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2140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11-15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Robert Cailliau
Robert Cailliau
乔纳森·弗莱切
乔纳森·弗莱切
迈克尔·哈特
迈克尔·哈特
V. A. Shiva Ayyadurai
V. A. Shiva Ayyadurai
Scott Fahlman
Scott Fahlman
Alan Emtage
Alan Emtage
互联网中年危机
互联网中年危机
Rick Adams
Rick Adams
Mark P. McCahill
Mark P. McCahill
Peter Scott
Peter Scott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Scott Fahlman - 笑脸符之父 
Scott Fahlman首次使用 :-) ASCII 符号表示笑脸,希望借此在消息中活跃气氛,如今,所有人都在即时消息,聊天以及电子邮件中使用这个符号。
1982年9月19日上午十一时四十四分,为了避免大家在BBS上的误解,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师法尔曼(Scott Fahlman)首次打出了微笑符号“:-)”。他最初创造把这个符号定义为发言者是在开玩笑,现在则被更多的用作表示发自内心的愉悦和会心一笑。对应的,他用“:-(”来表示发言者是严肃的;当然,这个符号很快被象形的赋予了“悲伤”的含义。更多的类似符号被其他人发明出来,并形象的赋予不同的含义: 

:)(微笑简版) 
:((悲伤简版) 
:p(吐舌头) 
;-)(眨眼微笑) 
:D(张嘴大笑) 
:=)(更大的鼻子) 
8-)(戴眼镜的) 
#:-)(头发乱蓬蓬的) 
^_^ 
^^ 
^o^ 
^_~ 
>_<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Scott Elliott Fahlman (born March 21, 1948, in Medina, Ohio, U.S.) is a computer scientist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He is notable for early work on automated planning in a blocks world, on semantic network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in particular, the cascade correlation algorithm), on the Dylan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on Common Lisp (in particular CMU Common Lisp). Recently, Fahlman has been engaged in constructing a Knowledge Base, "Scone" based in part on his thesis work on the NETL Semantic Network.

Fahlman is credited with originating the first smiley emoticon, which he thought would help people on a message board at Carnegie Mellon to distinguish serious posts from jokes. He proposed the use of :-) and :-( for this purpose, and the symbols caught on. The original message from which these symbols originated was posted on September 19, 1982. The message was recovered by Jeff Baird on September 10, 2002 and is quoted below:

19-Sep-82 11:44    Scott E  Fahlman             :-)
From: Scott E Fahlman <Fahlman at Cmu-20c>
 
I propose that the following character sequence for joke markers:     :-)        
Read it sideways.  Actually, it is probably more economical to mark things that are NOT jokes, given current trends.  For this, use    :-( 

Though credited with originating the smiley emoticons, he was not the first emoticon user; a similar marker appeared in an article of Reader's Digest in May 1967.[5] In an interview print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in 1969, Vladimir Nabokov noted, "I often think there should exist a special typographical sign for a smile--some sort of concave mark, a supine round bracket".
Fahlman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and master's degree in 1973 from MIT, and his Ph.D. from MIT in 1977. His thesis advisors were Drs Gerald Sussman and Patrick Winston. He is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ahlman acted as the thesis advisor for Donald Cohen, David B. McDonald, David S. Touretzky, Skef Wholey, Justin Boyan, Michael Witbrock, and Alicia Tribble Sagae.

From May 1996 to July 2000, Fahlman directed Justsystem Pittsburgh Research Center.

Smiley Award
He and his colleagues, in the fall of 2007, created a student contest, a student award to foster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assisted person-person communication.

1982年9月19日:经不起开玩笑吗?:-)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2:恰好在午前1144分,Scott Fahlman把下列电子信息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系的电子公告版上:

19-Sep-82 11:44 Scott E Fahlman  :-)
From: Scott E Fahlman

我提议采用以下字符序列作为开玩笑的记号:

:-)

请斜着看。实际上,考虑当前的趋势,标记不可笑的事物大概比较经济。为此,请用:

:-(

张贴之后,Fahlman随即就成为公认的基于ASCII码字符的表情图标的发明者。从这两个简单的表情图标(emoticons)(由单词emotionicon组合的混成词)开始,世界各地涌现出另外许多图标,在电子邮件、短信和即时通信中表示快乐或者烦恼。

然而,Fahlman不是第一个使用印刷符号表达感情的人。这种做法至少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当时,莫尔斯码(Morse code)符号偶尔作同一种用途。还有其它例子。

1881年,美国讽刺杂志Puck用手工排字公开发表了现在也许称为表情图标的东西。除了Ambrose Bierce,不止一个语言艺术家建议,使用他称为“窃笑点(snigger point)--  __/  --来表达滑稽或者讽刺。

不过,现代表情图标的谱系还是直接追溯到Fahlman,他说,在读完人们写在留言板上笑不出来的“啰啰嗦嗦的谩骂(lengthy diatribes)”或者专门贴出来的讽刺——这大概就是他现在出名的自己的信件中引用的“考虑当前的趋势”——之后,想出这个主意

为了纠正这一点,Fahlman建议使用:-):-(,以便在应该幽默对待和比较严肃处理的类型之间区分各种贴子。

Fahlman的原贴失去二十多年,人们以为永远消失了,直到从一卷旧的备份磁带恢复之后,这样才巩固他对优先权的主张。

Source: Various

当 Web 表情走入现实编辑本段回目录

使用三个简单的字符,Scott Fahlman 将表情带入 Internet。1982年, Carnegie-Mellon 大学的 Fahlman 第一次在 BBS 帖子中使用字符表情,开启了在 Internet 中使用表情的浪潮,从那以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诞生并逐渐走入现实世界。


Emotibles 公司的 iPod 耳塞

让苹果的纯白色调拥有了色彩。该公司还生产表情贴,别针等小玩意儿,创意十足。

 

表情面具

由韩国 Hongik 大学的学生设计开发,使用 LED 显示表情。

 

时间旅行者的表情

出现于1881年的 Puck 杂志

 

快乐的把手

伦敦的平面设计师 Peter Gibbons 在 Copenhagen 的一扇门上发现了这个快乐的把手

 

汽车表情

将 LED 消息板装在后窗,使用遥控器变换表情,微笑,眨眼,谢谢,倒车,抱歉。

 

联网的硬件表情

以下设备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可以用某个网页或手机 Ping 它一下。你的四个表情之一会在几千里外你的爱人那里闪烁,告诉他(她)你现在的心情。

 

我的心情像章

让人想起那个特殊的时代。如果领袖也这么可爱...

 

心情戳记

这个价值6美金的硅胶印戳可以将你的心情盖到纸上,揉一揉还能变形。

 

有纸化电子邮件

这些用凸版印刷机印制的卡片可以通过真正的信箱邮寄给你的朋友。

 

AOL 时代

这些只有使用 AOL 的人才熟悉的表情,穿在身上会显得非常 AOL。

 

40岁主妇的隔热手套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ott_Fahlman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0180/14390
http://www.comsharp.com/GetKnowledge/zh-CN/TeamBlogTimothyPage_K532.aspx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Scott Fahlman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Scott Elliott Fahlman,Scott E. Fahlman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