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0962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2-18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万物商店》
《万物商店》
《新数字时代》
《新数字时代》
《孵化Twitter》
《孵化Twitter》
《2033年的生活》
《2033年的生活》
《现实已被打破》
《现实已被打破》
《Cypherpunks》
《Cypherpunks》
《急切的乐观主义者》
《急切的乐观主义者》
《网络智慧》
《网络智慧》
《从反主流文化到网络文化》
《从反主流文化到网络文化》
《全民书写运动》
《全民书写运动》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一起孤独》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脸谱网、推特这些自称社交网络的网站其实有违社交功能的初衷,一位知名学者称技术正一点点蚕食我们的生活,让人们更加隔绝孤立,人情味越来越淡。学者谢莉·图科尔甚至宣称使用社交网站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病态”。她说,技术声称可以促进交流,实际上却让人们在虚拟的世界里与现实隔绝,剥夺与真人交流互动的机会。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图科尔教授在她的新书《集体孤独》中,抨击了这个信息时代。她甚至认为社交网站让人失去理智,出现"病态行为",如在葬礼上玩儿iPhone。图科尔教授的新书代表了美国知识分子的反思,呼吁人们少上诸如推特这样的网站。

  一些美国知识分子也对网络活动日益活跃这一趋势表示担忧,俄亥俄州的肯特州立大学教授威廉•基斯特提及布莱顿的西蒙·班克就在圣诞节时脸谱网上发表了自杀留言。

  然而也有人为推特和脸谱辩护,称社交网站益处很多,例如,可以帮助分隔两地的人们更加容易的交流。

目录

[显示全部]

《一起孤独》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Hardcover]
Sherry Turkle  
  • Hardcover: 384 pages
  • Publisher: Basic Books (January 11, 2011)
  • Language: English
  • ISBN-10: 0465010210
  • ISBN-13: 978-0465010219
  • Product Dimensions: 9.3 x 6.1 x 1.5 inches 
  •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玩推特(Twitter)外交,我们马总统也要开脸书专页;不过,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玩社群网站是一种「现代形式疯狂」(modern form of madness)的行为,任由科技主导生活,最后会脱离现实、失去人性。 

    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的新书《Alone Together》(一起孤独)写道,现在大多数人会做的事情,过去可能会被认定是病态行为(pathological behaviour),社群网站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其实这是错觉,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例如,她在一场丧礼进行中,竟看到有人盯着iPhone。 

    特克举例,英国布莱顿(Brighton)42岁妇女西蒙巴克(Simone Back)得了忧郁症,去年圣诞节在脸书上留言她要自杀,但她超过1000个「朋友」却置若罔闻,甚至还有人用嘲讽的语气留言,即使有「朋友」住在她家附近也不去瞧瞧,最后她真的自杀身亡。 

    特克的这本书在美国获得极大的回响,她之前的作品也极受瞩目,如:《The Second Self: 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第二个自我:计算机和人文精神)和《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屏幕上的生活)。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Sherry TurkleSherry Turkle

    她常以心理分析的角度, 有时也带有法国思维, 来看电脑空间的发展。

      哈佛大学社会学与人格心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社会学 教授,也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研究电脑与人之间的关系。

      著有《屏幕上的生活:因特网络时代的身分证明》(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1995)、《另一半:电脑与人类精 神》(The Second Half:Computers and Human Spirit,1984)及《心理分 析政治学》(Psychoanalytic Politics,1978)。

    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拥有哈佛大学社会学暨人格心理学博士学位,同时也是有执照的临床心理学家。她在《虚拟化身》一书最后论及该书的研究方法时指出:她采取田野调查及临床研究两种方法并用。曾获国家科学基金会,麦克阿瑟基金会等研究资助。 所写有关电脑与人之间关系的文章出现在学术刊物和杂志上。

    简评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起孤独:技术以及亲密和孤独的再发明》(Alone Together:Technology and the Reinvention of Intimacy and Solitude)中,谢里·特尔克对400多名被调查者做了社会化媒体和手机使用习惯的访谈,结论是一个表演性文化正在形成,其中叙述性和分析性的自思越来越少见。这样一个文化去除了戈夫曼对“前台”、“后台”状态的区分,所有时刻都是“前台”,甚至于“你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表演”。内在的自我在丧失独处能力以后倾向于彻底消失,剩下的只有不同的外在的自我彼此来来去去反弹后虚无缥缈的回声。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谢里·特尔克给美国人重新贴上了“孤独的大众”的标签。

    期待科技更多,让我们更加孤独编辑本段回目录

      每天你检查email有多频繁?甫一醒来的时候?入睡之前?其间还有不少次么?如果你跟我们大多数人毫无二致,那黑莓手机闪烁的红光该是你每天早上第一眼所见——你有新的邮件!——亦是入眠之时眼前消逝的最后一抹色彩。email源源不断,叨扰不休——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声称自己的生活离不了它。再加上对Twitter、Facebook及其他社交媒体的痴迷,那些本应便利我们生活的科技却成了终极时间杀手:青少年平均每天使用科技设备达到7个多小时,而且仅是用来发消息给好友还要另花1个小时。

    The advantage to all that gadgetry, of course, is connectedness: email lets us respond on the go, and we are in touch with more people during more hours of the day than at any other time in history. But is it possible we're more lonely than ever, too? That's what MIT professor Sherry Turkle observes in her new book, Alone Together, a fascinating portrait of our changing relationship with technology. The result of nearly 15 years of study (and interviews with hundreds of subjects), Turkle details the ways technology has redefined our perceptions of intimacy and solitude—and warns of the perils of embracing such pseudo-techno relationships in place of lasting emotional connections.

      当然,电子设备的优势在于连通性:email让我们百忙之中还能作出回应,我们每天从未在如此多的时间内与如此多的人保持联系。但或许我们也从未如此孤独?这正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Sherry Turkle在她的新书《一起孤独(Alone Together)》中所观察到的,该书对我们因科技而改变的人际关系作了引人入胜的刻画。在这一将近15年的研究结晶(包括与数百位研究对象的访谈)里,Turkle细述了科技是如何重新定义我们对亲密与孤独的观念——并且警告说,接纳此类伪技术关系以替代持久的情感联系是极其危险的。

    Turkle talks to high-school students who fear having to make a phone call, an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who become distraught when their toy robot pets "die." She wonders how her daughter will remember their relationship 40 years from now, if every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m happens via text message. But for Turkle, a psychologist by training, the biggest worry is what all this superficial engagement means for us developmentally. Is technology offering us the lives we want to live? "We're texting people at a distance," says the author, the director of the MIT Initiative on Technology and Self. "We're using inanimate objects to convince ourselves that even when we're alone, we feel together. And then when we're with each other, we put ourselves in situations where we feel alone—constantly on our mobile devices. It's what I call a perfect storm of confusion about what's important in our human connections."

      Turkle与那些害怕必须打电话的高中生交谈过,也与那些玩具机器宠物“死了”时会心烦意乱的小学生交谈过。她想弄明白若是每次与女儿的长途联系都是通过短消息,那女儿如何还会记住她们之间的关系40年之久。不过对Turkle这位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而言,最大的担心还是所有这些肤浅交往对我们身心发展的影响。科技能提供给我们想要的生活吗?“我们在远处发消息给他人,”Turkle解释道,她同时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科技与自我倡议”的指导者。“我们借助无生命的对象来说服自己:我们感觉在一起,即便当我们独处的时候。然后当我们彼此共处时,我们却将自己置身于孤独的环境中——总在使用着移动设备。我称之为对我们人际关系什么更重要混淆不清的一场大劫数。”4

    What can't be denied is that technology, no matter its faults, makes life a whole lot easier. It allows us to communicate with more people in less time; it can make conversation simple—no small talk required. It can be therapeutic: robots are now used to help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Japan, they're marketed as a way to lure addicts out of cyberspace. But it can also be seductive, providing more stimulation than our natural lives make possible—our days suddenly an interconnected chain of messages and connections and constant stimulation. (Compared with a hundred retweets and a flurry of text messages, a single conversation over dinner seems awfully boring.) "The adrenaline rush is continual," Turkle says of our wired lives. "We get a little shot of dopamine every time we make a connection." One high-school student she spoke with put it simply: "I start to have some happy feelings as soon as I start to text."

      不可否认,无论科技存在怎样的过失,它确实让生活变得简单多了。它让我们花更少的时间却能与更多人通信;让交谈变得简单直接——省去了寒暄之语。它还具有治疗功能:机器人如今可用来帮助照看老年人;在日本,机器人出售用来诱使网瘾者脱离网络空间。但是科技也具有诱惑性,相比我们的自然生活,它提供了更多刺激感——我们的日子里突然出现了一系列的信息、连接与持续性刺激。(与一百个转推和大量短消息相比,一次餐桌谈话似乎太过乏味。)“肾上腺素快速分泌频频发生,”Turkle这样评论我们的连线生活。“每次连线,我们就注入了一小针多巴胺(译注: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由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与上瘾有密切关系)。”她访谈过的一名高中生直截了当地说:“一开始发消息,我就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

    But are any of those feelings on par with the kind we feel when engaged in real, face-to-face intimacy? Online, you can ignore others' feelings. In a text message, you can avoid eye contact.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is generation of teens is less empathetic than ever. That doesn't spell disaster, says Turkle—but it does mean we might want to start thinking about the way we want to live. "We've gone through tremendously rapid change, and some of these things just need a little sorting out," she says. If she has her way, the dialogue will start here—and not just on somebody's computer.

      但是这些感觉中有一种能与我们实际生活中面对面的亲近等同吗?在网络上,你可以忽略他人的感受。在短信里,你可以回避眼神的交流。不少研究发现这一代青少年最缺乏同情心。Turkle说,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灾难,但确实意味着我们或许应开始思考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急速转变,有些只是需要进行一番梳理分类。”她如是说道。倘若她言之有理,那此次对话将从这里开始——而不仅是在某人的电脑上。

    社交网站让人情淡薄编辑本段回目录

      They call themselves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but now it appears that the likes of Twitter and Facebook could be downright anti-social. A leading academic claims that the technology is threatening to dominate our lives, making us more isolated and ‘less human’. Professor Sherry Turkle has even branded the use of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 form of ‘modern madness’.

      由导演大卫 芬奇执导的好莱坞电影《社交网络》因贴近当今“微生物”们的虚拟网络社交生活、还以Facebook总裁肖恩帕克为原型题材成为本届金球奖的得主,还作为第83届奥斯卡最佳热门,继续成为外界的焦点。虽然,最近Facebook总裁肖恩帕克终于“现身”指出电影并非完全根据他的现实经历所改编,部分情节纯属虚构,虽然关于社交网络的话题炒了又炒,又有科学家指出“社交网络”(facebook twitter等)名义上是帮助网民社交生活更加丰富,实则却将自己与真实世界完全隔绝开来,使得“人性缺失”“与世隔绝”,教授Sherry Turkle甚至称这些所谓的社交网站为“现代科技的畸形产物”。

      She argues that, under the illusion of allowing us to communicate better, technology is isolating us from real human interactions in a cyber-reality that is a poor imitation of the real world. Professor Turkle, of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the U.S., is leading an attack on the information age with her book Alone Together. The professor even suggests social networking can make us mad, citing ‘pathological behaviour’ she has witnessed, such as mourners at funerals checking their iPhones.

      有专家称,这些披着“方便社交外衣”的大大小小的社交网络正是以帮助网民交朋友的名义生存,但是他们的存在的效果与现实大大相反,科技反而隔绝了现实生活,网络社交网站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十分蹩脚”的模板,绝对不能代替现实世界的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Turkle专门写名为《Alone Together》(一起变孤独)来抨击社交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残酷现实,他指出:“这种毫无意义的虚拟社交正在侵蚀着我们正常的社交活动,它会让我们变得‘疯狂’和形成病态的行为,比如捧着一个iphone死都不肯放下等等。”

      Other American academics have criticised the growing trend of internet activity. One, Professor William Kist, of Kent State University in Ohio, has cited the death in Brighton of Simone Back who posted her suicide note on Facebook at Christmas. Not one of 42-year-old Miss Back’s 1,058 ‘friends’ on the site called for help. Instead they traded insults on her page. However, defenders of Twitter and Facebook claim social media has many benefits and has, for example, led to more communication for people who are separated by long distances.

      由人情淡薄社交网络造成的人间等惨剧不绝于耳,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位网民Simone Back 圣诞节在自己的Facebook上宣告自己即将自杀,却无一名网上朋友(他网上朋友有1058人)制止他的自杀行为,最后Simone Back 还是离我们而去等等惨剧。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反对社交网络的作用,但是支持者还是觉得这些社交网络可以联系“远距离”朋友的感情。

      (编译:韦方苑)

    《环球科学》:2050年我们和机器人结婚

    基于对人们如何坠入情网的研究发现,人类与机器人的结合或许不会太令人费解。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尔(Helen Fisher)以研究爱情而出名。她认为,爱取决于3个要素:性、浪漫和眷恋,而这些要素可以被一切事物所激发。一本书或一部影片就可以激发起人的性欲——根本无需人类去触发。“你可以对你的土地、房子、想法、书桌、酒精或其他任何东西产生眷恋。所以,很正常,你也可以对机器人产生依恋。要说浪漫的爱情,你甚至可以疯狂地爱上一个根本不知道你存在的人,这足以说明我们对爱有多么渴望”。

    然而,费希尔和利维都同意,大多数的人还是会按常规方式去恋爱和交欢。但利维仍然认为,会有人由于种种原因,出现感情和性生活方面的空白,他们会从机器人的陪伴中受益。他谈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在《第二个自我》(The Second Self,主要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一书中提到的一位化名“安东尼”(Anthony)的学生。安东尼试图找个人类女朋友,但更愿意和机器交往。利维说,他要把他的书献给所有男男女女的“安东尼”们,还有那些由于无法与人交往而失落、绝望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与机器人建立某种关系的时代即将到来。

    不过,这种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健康与否仍然值得商榷。正如特克所说:“如果你孤单,但又害怕亲密关系,那么和机器交往可以使你既保持独立又不会寂寞,让你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就算不需要友情,也一样可以拥有伴侣。这可没什么值得庆贺的。在我看来,与机器人的这种关系的诱人之处,正是与人交往中所缺少的。”

    特克认为,应该由人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机器人。她解释说:“安东尼这样的人需要的是经历,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对种种复杂而又艰巨的挑战。”利维声称,社会缺乏足够的人力来解决孤独、赡养老人等社会问题。对此,特克的意见相左。她认为:“如果我们像投资其他事业那样,卖力地去雇人来照顾老人,这些困难就根本不成问题了。”

    费希尔和特克都认为,人类和机器人的婚姻实属无稽之谈。但利维却反驳说:“倒退100年,如果你提议男人娶男人的话,你肯定会被扔进疯人院的。美国12个州的跨种族婚姻禁令,也是直到20世纪下半叶才由美国政府宣布废除的。这些都印证了婚姻本质所发生的变化。”

    至于他妻子的想法,利维笑着说:“她根本不相信会有人爱上机器人。直到现在,她仍十分怀疑。”利维太太的反应不无道理——不过话又说回来,科幻电影《复制娇妻》(The Stepford Wives)中斯戴佛小镇里那些脑子里塞满反对程序的机器人娇妻,没准也会那样想的。

    为何互联网没有让我们变笨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知道我不是唯一对互联网持乐观态度的人,但有时我的确有这种感觉。

    一群头脑聪明、思维缜密的知名科技分析人士纷纷在新作中表现出了对互联网的焦虑或悲观情绪。2008年4月,乔纳森·齐特兰(Jonathan Zittrain)的《互联网的未来以及应对之策》(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nd How to Stop It)面世。同年8月,安德鲁·基恩(Andrew Keen)的《非专业媒体的信徒:博客、MySpace、YouTube和当今其他的用户产生内容如何摧毁我们的经济、文化和价值观》(The Cult of the Amateur: How Blogs, MySpace, YouTube, and the Rest of Today's User-Generated Media Are Destroying Our Economy, Our Culture, and Our Values)上市。光看标题,书中内容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今年一月,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的反Web 2.0宣言《你不是新奇玩意》(You Are Not a Gadget)出版。上个月,尼克·卡尔(Nick Carr)的《浅水区:互联网对我们的大脑有何影响》(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出炉;此书源于他为《大西洋月刊》撰写的一篇文章,名为《谷歌让我们变笨了吗?》

    即将上架的还有谢丽·特克尔(Sherry Turkle)的《一起孤独》(Alone Together),它检视了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他们如何与亲友交流,如何思考并形成个性。一段时间以前,我曾经听特克尔谈论过这本书;下面引用她很具有代表性的一段话(来自《前线》访谈):“我们是否希望孩子们拥有社交技能,能够面对面地互注视、协商、对话,在大家面前毫不拘束?……如果是的话,那么请让他们别花那么多时间在网上。”

    这些作家大多声称互联网让人们获益良多,但他们的著作却极力强调它的缺点及其带来的困扰。如果一个昏睡了20年的人在今天醒来,打算通过这些书籍来对陌生的“万维网”有个一知半解,那他恐怕会开始坐立不安,不知道互联网为什么到现在还没被关掉。这些书就像是法庭上的非当事人意见陈述,而被告正是现代技术。

    我要驳斥这些书籍和它们带来的总体印象,说出一些不被主流人群所待见的观点:我要为科技而欢呼。看看现在我们的这个世界吧:

    在没有极权主义的发达经济体中,由于经济成本低廉,技术上亦已得到普及,大多数人能够随心所欲地利用任何可通过数字传输的形式或媒体——文字、音乐、图片、视频、代码等等——进行自我表达。世界上其他相似社会中的人几乎都可以即时、免费地接触到人们所创造的一切。

    人们可以方便、即时地接触到包罗万象的大量免费信息,并以一定的精确程度对信息进行分类。

    人们还可以方便地寻找到过去的朋友和同事,结识新朋友,与他们联系。即便时过境迁,也仍然能够维持联络。

    地球上,大量的极度贫困人口终于告别了妨碍自身发展、恶化痛苦状况的信息与通信真空。如今,全球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45亿。全球化专家过去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便是,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从来没有打过电话。现在,还有人会这么说吗?

    新型的网络技术和方式正在改变工作环境,使得组织内的声音更加多元化、更加平等。

    科技领域熊彼得式的激烈竞争使得设备、应用程序和服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而很多创新注重于开发强大、易用而有趣的工具。在我们的期望中,科技应该取悦我们,而不应让我们感到沮丧。

    这与20年前大不相同——相去甚远。总体来说,这难道不是好消息吗?特克尔说:“我觉得在这次访谈中,我的部分角色是为怀旧赋以美名。”好吧,我觉得我的部分角色是为进步正名,让它重新成为让人歌颂赞美(而不是贬低轻视)的事物。

    卡尔和特克尔尤其焦虑的是,那些“粘着你,永远粘着你”的技术会导致不良习惯。我理解他们的观点:如今分散注意力的东西越来越多。但神经科学家史蒂文·平克尔(Steven Pinker)在《纽约时报》的评论说到了点子上:“……注意力的分散不是新现象。解决方法不是抱怨科技,而是应该养成自控的方法,就像面对生活中的其他诱惑一样。”

    平克尔大胆地自称为狂热的科技发烧友,他写道,“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通过Twitter、电子书预览和网络百科全书来管理、搜索、访问不同规模的集体知识成果。”

    “这些技术远不会让我们变笨,它们是唯一能够保持我们头脑灵活的东西。”

    我也是个狂热的爱好者。我并非科技空想家,不会认为单凭科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也不会认为它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当我回顾信息技术在过去20年为我们带来的福祉时,我深深地感谢它、热爱它,即便是在读过近期出版的一些书以后,我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

    我曾经引用过朱利安·西蒙(Julian Simon)的预言:“在大多数国家,在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将会越来越好,永远都是如此。”下面是这句话的科技版,不妨称为“麦卡费推论”:“信息和通信技术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为绝大部分使用者的物质水平、精神状态和认知程度做出积极贡献,不论他们年龄大小、状况如何。”不知道齐特兰、基恩、拉尼尔、卡尔和特克尔是否赞同? 

    安德鲁·麦卡费(Andrew McAfee)是麻省理工学院数字企业中心的首席研究科学家。他的著作《企业2.0:用新型协作工具来解决企业的棘手问题》于2009年11月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他的个人网站是andrewmcafee.org,Twitter是@amcafee。

    丹纳•博伊德的数字人类学观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者:KASHMIR HILL2011-02-16来源于:福布斯中文网图片来源:Forbeschina.com评论:0条通过与年轻人间的沟通交流,丹纳·博伊德已经能够成为了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不要让马克·扎克伯格知道。

    QQ空间订阅最新信息字体:大|中|小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工作就是明知故问。”丹纳·博伊德(danah boyd)说,在微软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她交叉着腿、光脚坐在荧光绿的椅子上,俯视窗外结冰的剑桥马萨诸塞州查尔斯河。她的雪地靴被踢在一边。这位33岁、体型娇小的互联网和年轻人研究专家穿着一件蓬松的棕褐色毛衣,银质耳坠在她耳朵上摇晃着,头上戴着一顶有如波西米亚小白狗耳朵的绒毛帽子。

    为什么她名字开头是小写呢?这可不是印刷错误。在2000年从布朗大学获得电脑科学学位毕业后,她就依法改了名字,因为她“从政治角度反感大写化的重要性”。

    你可以不屑一顾或是大笑,但博伊德是个非常抢手的人种学家,她帮助科技公司针对青少年用户开发在线产品和制定隐私政策。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也是她即时聊天工具上的好友。她曾在Friendster、谷歌、雅虎和英特尔等公司工作。每年她都花数月时间进行“实地研究”,调查美国的青少年如何使用科技——她好比是青少年们的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美国女人类学家——译者注)。在2009年,博伊德成为发现受过教育的白人和亚洲人正在远离社交媒体网站MySpace、转投Facebook现象的第一人。

    对于互联网剧烈地改变着文化这个传统观点她并不认同;我们只是在寻求通过数字的方式复制离线行为。“我们有关科技的问题甚少是与科技本身有关的。”她说。目前她即将完成一本于2012年出版的书籍写作,这本书揭露青少年和社交媒体之间的误区(误区五:小孩子并不重视隐私)。马克·扎克伯格应该会去买一本,“他非常聪明,但是我们对关于世界的某些哲学观点存在根本差异。”博伊德说——实际上就是两人对待隐私的态度(扎克伯格拒绝对此做出评论)。

    “她的名字在科技领域一直都被提及,且往往伴随有虔诚的感情,”问答网站Formspring通信部门主管莎拉简·沙切蒂(SarahJane Sacchetti)表示,“她组建的青少年焦点小组使她了解年轻人如何使用互联网,并且她能以缜密和合理的方式对此进行探讨。”

    博伊德拥有伯克利大学信息研究博士学位,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凭借与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和互联网社交权威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的辩论崭露头角。特克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卓越的均衡器,在其中用户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构自己的性别和身份。博伊德回应称种族和阶层的差别在数字空间同样存在。

    在新出版的书籍《一起孤单》(Alone Together)中,特克采纳了反乌托邦主义的观点,谴责机器扰乱人类相互间的关系。博伊德在此问题上再次与其针锋相对。“科技只是反映和放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好的、坏的和丑的。”她这样说道,并以目前困扰社会的网霸(cyberbully)问题为例,“恃强凌弱问题现在并没有恶化。科技只是使其更加容易被显现,并留下证据。”

    这并不是说青少年在上网时所做的一切都很明显。当青少年在Formspring网站上遭遇匿名网霸问题时——“为什么你不憎恨克里斯丁(Kristen)呢?”或者“为什么你这么淫荡?”——博伊德对此进行了分析。她分析了Formspring的登录数据,认定部分恶意问题是由一些遭受攻击的年轻人所提出的。博伊德推测这是在唤起关注,是一种聚集朋友们来维护自己的方法。她将这种行为称为“数字式的自我伤害”。

    博伊德在微软研究中心的工作类似于在学院的工作。她所获得的奖金取决于她撰写的文章的曝光率或其所获得的奖项。她能够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年还能有一个月的电邮公休假,期间她不仅无视所有收到的电子邮件,还将其全部删除。

    如果你想看到博伊德生气的话,只要在她面前提及扎克伯格所说的“隐私不再是一个社会准则”就行了。他们两人在2004年时就已经相互添加对方为即时通信软件上的联系人,当时扎克伯格特意邀请博伊德去喝咖啡以了解她对Friendster用户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的观点。她表示,人们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并举例说,一个她认识的少年在Facebook上活动后,不是退出账户,而是直接撤销。

    博伊德认为国会应该关注在线隐私。“Facebook是一个社会机构,机构要被规范”——但是这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例如,一项保护未满13岁儿童隐私的法律行不通,因为孩子们会谎报自己的年龄。

    “人们以一种非常合理、理智的方式对互联网结构情况做出应对,”博伊德说,“我的职责是发现它,并以一种让你明白的方式将其阐述出来。”

    独处是否终结编辑本段回目录

      连线迷狂

      这是一个连肥胖症都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传染的时代。能传染的,还有背痛、戒烟、自杀、性行为以及政治态度。如同反安慰剂效应,父母彼此交流后对过敏症的担忧加剧是导致孩子表现出过敏症状的诱因,而多进账1万美元还比不上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快乐更有可能让你更快乐——这是《连接:社交网络的惊人力量以及它们如何形塑我们的生活》(Connected:The Surprising Power of Our Social Networks and How They Shape Our Lives)一书得出的结论。两位作者中的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是哈佛大学社会学、医学及健康政策教授,今年刚被评为《时代》杂志“百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过去人们总是在讨论个人选择和社会控制之间的对立。”他宣布,“而我们的研究经验认为,我们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结是问题的另一个关键。要明白我们是谁,首先得理解我们彼此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样一组数字大概最易于表现近10年来人们联结方式的变迁,以及技术在其中的深远触角:2000年,46%的美国成人日常使用互联网,5%的人有家庭宽带,50%的人拥有手机,没有人无线上网,没有人具有“技术支持的社交网络”。到了2010年,79%的美国成人使用互联网,家庭宽带的普及率达到64%,82%的人都有手机,无线上网的人的比例上升至59%,而每两人中就有一个在经营自己“技术支持的社交网络”。

      一年半以前,根据Facebook的营运总监提供的数据,Facebook用户的主页上平均每人有120个朋友链接。现在,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了130,离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邓巴数字”已越来越近。通过研究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人类的组织历史,罗宾·邓巴提出一个假说,认为人类大脑中处理语言和意识的皮层的进化状况最多只能支持150个社交关系。2009年,他比较了有上千个Facebook朋友的人和只有上百个或更少Facebook朋友的人在Facebook上与这些朋友的联系状况,结论是,这两类人的实际社交联络数量和质量没有显著差别。

      然而,尽管真正有意义的社交关系就那么些,人们仍然不停地在添加自己Facebook的朋友链接,心理学家称之为“友瘾”(Friend Addiction),或者干脆直接命名为“Facebook成瘾症”(Facebook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FAD)。2010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一项名为“24小时不上线”的最新研究中,200名大学本科生被要求在24小时内放弃使用所有的媒体设备,之后以书面形式报告自己的感受。结果,他们的文字陈述总共多达11万字以上,大约相当于一部400页的英文小说。研究者们发现,几乎无人抱怨无法看电视、看报纸或者听MP3,学生们写的最多的是他们对无法发短信、打电话、查看即时消息、发邮件以及上Facebook的深切沮丧。对他们来说,尽管只是24小时,但失去了这些联系哪怕一秒钟,似乎都意味着失去了朋友和家人。一个学生写道:“我感到全世界就剩下我一个人,我被我的生活放逐。这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纽约时报》上个月则刊登了另一个故事:一对父母禁不住女儿的苦苦哀求,在她11岁时就给她买了一个手机,而他们原先打算的年龄下限和安徒生笔下小美人鱼的家族传统一致,是15岁。文章中专家的妥协性建议是,尽量不要在孩子14岁之前给他们买手机,如果真要买,也最好买功能最简单的,既省钱又省心。

      然而,现实的统计数字展现了另一股挡不住的潮流。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0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5年前,美国45%的18岁以下青少年拥有手机,到2009年,这个比例已上升至75%,其中12岁年龄组拥有手机的比例从18%上升到58%。

      在有手机的孩子们中,平均每人每天打5个电话,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都要发50条以上的短信,1/3的人每天超过100条,每个月超过3000条。2009年6月,一个名叫TextPlus的iPhone免费应用程序发布,其功能是可以无上限地免费发短信,不仅可用于iPhone,还可用于本来没有电话功能的iTouch,短信传输费用由程序开发商直接支付给AT&T电话公司,条件是短信可附带广告。程序发布后,80万下载用户在不到两个月内发送了8000万条短信,平均每天160万条。程序开发商不得不承认,这笔电信费用实在不能与广告收益相抵。

      伴随着手机即时消息在孩子们中的普及,2006年问世的“高频铃声”于去年在互联网上再度疯狂流行。尽管人耳的听力范围一般来说是20赫兹到2万赫兹,但对于25岁以上的成人来说,1.5万赫兹以上的声音就基本听不到,而孩子们则对高频声音更敏感。在那些课堂等禁止开机的场合,这种1.5万赫兹左右的“高频铃声”成为许多美国青少年收发短信的护身符,比震动模式还有效。

      不仅在美国青少年中,就美国总人口而言,这也是一场已经持续近10年且还在不断蔓延的连线迷狂。早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一位研究“技术压力”的专家菲利普·尼科尔森(Philip Nicholson)曾提过一个问题:假设你现在必须在切掉一根手指和余生放弃使用计算机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你会选择什么?反复的随机调查表明,1/3的人宁愿放弃一根手指。“麦克卢汉曾说过技术是我们身体的延伸,现在我们知道了如果这一逻辑发展到极致之后会发生什么,放弃使用电脑等同于截肢。”戴维·申克(David Shenk),《信息烟尘》(Data Smog)一书的作者在接受采访中告诉本刊,“而未来的情况在我看来还会跟过去一样,无论是在好的方面还是在坏的方面。”

      连线的代价

      “30年前,他抱着一台TRS-80家庭电脑,我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泪水。‘这台电脑对我来说意味着
    一切,’他说,‘是我寄托希望的地方。’我就这样开始了对他的访谈,心里想着我大概能从他那里学到点电脑发烧友如何使用他们的新设备的知识。然而,访谈结束时,我的问题改变了:个人电脑在什么地方提供了这样一种与人之间的深切联系?电脑到底有什么以至于它能够给人以希望?”谢里·特尔克(Sherry Turkle)那时还是刚在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系任教的一名教师,她有从哈佛大学获得的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的双博士学位,却仍然感到技术和人性之间的关系神秘莫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刚刚萌芽的时候,她第一个提问道:我们如何使用技术?外在的物质机器如何改变了我们的内在自我?

      从1984年苹果的麦金托什电脑问世之前,直到Twitter风行,手机普遍上网,她在这个领域研究了30年。2006年,她将当下的连线迷狂命名为“在线文化”(Always-On/Always-On-You)——不仅人人一直在线,而且人人被要求、被预设为一直在线。“网络成瘾”这个词在她看来描述这个现象的力度是不够的,“这是一种受限于技术的使用价值的思考方式,而从更深刻层面看,自我其实已被技术重塑为一种新的状态”。2008年,她在《技术装置的内在历史》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亲密民族志学(Intimate Ethnography)的概念,说:“人们从来都很难不按照某种说明书式的标准脚本去讨论技术,但实际上,真正对人们有影响的、人们心目中重要的那些事情往往与技术的原初意图没什么关系。”她认为,因此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技术在人性和自我中的内化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外界的感受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而自我对“在线文化”最重要的内化结果之一就是:我们逐渐丧失了独处的能力,她说:“手机给了我们随时随地进行联系的能力,于是我们越来越少有机会经历情绪控制的锻炼。以往是,我有了一种感受,我要打电话给我的朋友,而现在人们则倾向于变成,我想体验某种感受,我要打电话给我的朋友。我们需要先联系朋友,才能体会到我们的感情。我们越来越缺乏独处的环境来进行自省和自修,最后我们忘记了有关独处的一切。”

      她说,对于青少年来说,独处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承袭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以各种形式履行的、核心在于独立面对世界的成人礼传统:“11岁到14岁是一个孩子最有可能从父母那里获得一个手机的年龄,然而11岁到14岁对于一个都市少年来说,也是他头一次独自进行城市漫游的年龄。这种漫游意味着你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你要对自己负责,如果害怕了,你要独自去体验那些情绪,然后转变成学会自治和有责任概念的成人。青少年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完全被隔离来完成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谢里·特尔克说她曾带她15岁的女儿去巴黎旅行,想让女儿体会她自己年轻时那种“因为与所来自处完全断绝了联系的一个未经稀释的巴黎印象”,结果她女儿却认为自己更乐于体验一个“连线巴黎”。“她给在波士顿的朋友不断发短信,有一天我们在旅馆里准备吃晚饭,她的一个朋友从波士顿打来电话邀请她第二天一起午饭,她简单地说,‘明天不行,但周五可以’。她的朋友完全没有意识到她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无论是情绪上还是社会联系上,我女儿压根儿就没离开过波士顿。”谢里·特尔克回忆道。

      而从另一方面看,父母也不愿意放弃能够方便实现的与子女的联系,数据显示有一半的父母习惯于通过手机随时监控孩子的方位,“现在,手机和联网技术使得所有代际的人全都坐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同一条船里往下游漂”。

      孩子们贪享连线状态,成人们则更易于被过度连线状态困扰。在一种即时问答的交流模式和交流期待成型后,迎面而来的就是如何一直保持快速应答状态的挑战。“人们感到一种要不断刷新邮箱、接收信息更新的压力,许多人因此无法把工作和休闲分开,恨不得度假也要随身携带办公桌。”谢里·特尔克说,“快速回复、多任务处理甚至已经取得了文化价值上的地位,被看做有能力的表现。在效率原则的指引下,我们否认长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情的价值。15年前,倘若一个同事在与我面对面谈话时突然开始阅读一封私人信件,我会觉得受到了冒犯,而现在,如果一个电话打到他的手机,立刻接起来才符合行为规范。”

      在这种语境下,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提出的“Google是否使我们变笨”的问题获得了意义。尽管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对895名各行业专家、学者的一次意见调查表明,81%的被调查者认为互联网增加了人类知识,使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求知机会,然而,宏观层面上的知识共享和增长并不能直接推论技术对个体的影响。尼古拉斯·卡尔所提出的个体层面上的种种疑难,如无法集中注意力,深度思考和分析能力萎缩等,仍然有待互联网研究者们的回应。而他本人为完成《浅薄》一书的写作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则可谓釜底抽薪:控制电子邮件的进出,不用手机,关闭Facebook和Twitter账号,搁置博客。一段时间后,他终于感到了思维上的“集中与平静”。

      “如果说厌倦是电视一代的普遍情绪,那么孤独就是网络一代的普遍情绪。”婴儿潮一代、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从自身经验出发,在《孤独的终结》一文中如此断言。一天看6小时电视使得“电视一代”无事可做时也无法体验惠特曼所说的“闲散”,而连线文化哺育出来的“网络一代”即使在写个人作业时也无法独处,一缺乏陪伴,他们就感到不安和悲哀。“我们失去了保持宁静、享受闲散的能力,而一天100条短信则让他们失去了保持独处、享受孤独的能力。事到如今,人们不再相信独处的心智。”他说。

      全球村中的巴比塔


      社会学家戴维·里斯曼(David Riesman)1950年就在《孤独的人群》一书中提出,美国文化中的自我概念正在经历从“内向性”向“他向性”的转向。然而,他没有预料到的是后来技术的发展将会把他者维度推向怎样的一个新高潮。在2011年即将出版的新书《一起孤独:技术以及亲密和孤独的再发明》(Alone Together:Technology and the Reinvention of Intimacy and Solitude)中,谢里·特尔克对400多名被调查者做了社会化媒体和手机使用习惯的访谈,结论是一个表演性文化正在形成,其中叙述性和分析性的自思越来越少见。这样一个文化去除了戈夫曼对“前台”、“后台”状态的区分,所有时刻都是“前台”,甚至于“你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表演”。内在的自我在丧失独处能力以后倾向于彻底消失,剩下的只有不同的外在的自我彼此来来去去反弹后虚无缥缈的回声。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谢里·特尔克给美国人重新贴上了“孤独的大众”的标签。

      美国密歇根大学今年5月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今天的年轻人与80年代和90年代的年轻人相比更缺乏同情心。研究者分析了最近30年1.4万名大学本科生的调查数据,发现使用同一个统计量表测出来2000年以后学生们的同情心指标大幅下降,降幅达40%。在被问及如何解读这一数据时,研究的主导者萨拉·康拉特(Sara Konrath)回答本刊记者提问时说:“我们一开始是在总人口中发现了这个趋势,后来才进一步把样本集中在年轻人身上。当前,一方面我们通过技术与更多的人接触,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却经历着同情下降,这看起来的确是一个悖论。问题在于,当我们对人际关系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时候,技术到底是帮助我们获得更紧密的联系,还是使我们的人际关系碎片化?Facebook、Skype
    以及其他工具的确可以用来达到前一个目的,但人们往往只是用来建立浅层关系,进行表面互动。”

      “这种互联网对个体自我造成的悖论——一方面越来越广泛地联结,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孤立——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到什么改变的可能性。”戴维·申克告诉本刊记者,“我们享受了超级联结状态的种种好处,但是碎片化、压力、注意力涣散也将如影随形。”他说,13年前,他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当记者,那时他头一次在信息过量冲击的高压下提出了信息时代“碎片症”(Fragmentia)的概念:一种认知障碍,源于个体在不间断接触片断性信息和世界时感到自己被切断了与一种整体感之间的联系。他说:“如今,这种被隔离感还将继续下去,而且广告、搜索引擎等技术的发展还将继续迎合我们过去所做的选择。”

      在戴维·申克看来,信息技术既把人们带进了麦克卢汉所说的全球村,同时也在村里修建了一座巴别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正被捆绑到一个巨大的电子基础设施上,可是这颗连线星球也正在这种整体性下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实际上,这本来就合情合理。就如同一个大型的鸡尾酒会碎裂成一连串的小型谈话——酒会的规模越大,小型谈话也就越多——所以当人们被抛入同一个虚拟村庄时,他们也照常行事。为了维持亲密交流,为了维护各自的复杂性,人们就在这个全球摩天大楼里分裂成了一簇簇的小团体。”

    为何我们乐于使用Facebook ,Google和Twitter?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之前已经评论过Sherry Turkle的新书《群体孤独:为什么我们更愿意依赖高科技而不是周围的人,关于青少年使用网络,社交媒体和互联设备》。Turkle 认为现代科技被滥用了;她警示说,这些新的工具会损害青少年的感情成长,类似Nick Carr所说的会对我们的智力造成损害。我不知道她到底对不对,但我发现她的研究有一部分还是很有新意的: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担心孩子们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电脑上的?

    When I was an adolescent, there was a very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mount of time you spent in front of a computer and the number of your peers, male or female, who wanted to hang out with you (trust me; my field work on this matter was extensive). That is just not the case anymore. These days you're not a weirdo if you know too much about digital technologies; you're a weirdo if you don't know enough about them.

    当我还处于青春期的时候,你花在电脑上的时间和你同龄伙伴的数量有着负相关的关系,这些同龄伙伴不论男女,只要愿意和你一起出去的都算(相信我,我对此有过广泛的研究)。但现在不是如此了。现在,懂得很多数码科技并不是怪人,不懂才奇怪。

    How would you react to someone who didn't know what Facebook was, or how to use Google ( GOOG - news - people )? If they weren't Amish, or very poor and rural, wouldn't you suspect them of being part of a particularly strange cult (after all, most cults have websites now) or a family that decided at least a dozen years ago to go live off the land?

    对于一个不知道什么是Facebook,或者不知道怎么用Google的人,你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对方不是阿米什人(译者注:由于宗教信仰,拒绝现代化的一部分群体,他们生活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中部Lancaster县,是欧洲后裔),或者很贫穷居住偏僻,你难道不会觉得他们来自一个特殊的奇怪的宗教团体(其实,大部分的宗教团体都有自己的网站了)或者是一个十几年前就决定要过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的家庭吗?

    In a short space of time, a few digital resources have become something between enormously popular and pervasive in America. These include Google, Facebook, the Apple ( AAPL - news - people ) iCosystem, Amazon and Twitter. These are not resources for the geek elite; they're used by essentially everyone. They're collectively responsible for a huge amount of computer sales and screen time. More fundamentally, they've turned screen time from a signal of geekiness, a job requirement or a necessary evil into a straightforward aspect of modern existence.

    在很短时间里,一些数码资源开始在美国从广为流行走向普及。包括Google,Facebook,Apple, iCosystem,Amazon,和Twitter。这些资源不是为极客天才服务的;他们主要是为普罗大众的。他们共同构成了大量购买计算机和在屏幕前消耗大量时间的原因。更为根本的是,它们把屏幕时间从极客的标识,工作的要求,或者一个必要的坏事,变成现代存在的简明的一面。

    How did this happen? It wasn't by fiat; we don't live in North Korea. And it wasn't by hype or clever marketing. Those help spark demand, not sustain it; you can'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Network effects were important in explaining the success of some of these, as were brilliant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nd exploiting platforms, but I want to highlight something else all these resources have in common: They all delight their users. They don't delight all of them every time, of course, and some constituencies very much dislike each of them, but overall I don't think it's too strong a claim.

    这是怎么发生的?不是靠法令;我们并不是在朝鲜。也不是靠炒作和精明的 市场推广。那些只能引发需求,但不能维持需求;你不可能一直愚弄所有人。网络效应是解释它们成功的秘诀很重要的一点,同时也是构建和开拓平台的精明的策略,但我想强调的是这些网站的其他一些共同点:它们都能取悦其用户。当然不是能让所有的人随时都满意,而且有些用户还很讨厌其中的网站,但是总体来讲,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

    They do so, I believe, by being some combination of simple, social and useful. But I don't want to dive deep here into an examination of technology delight. I just want to stress that it now exists, and that it's a wonderful, unexpected and underappreciated phenomenon.

    我认为它们是靠把简单有效和社交化融合在一起来做到的。在此我不想深入探讨检验技术愉悦。我只想强调它确实存在,而且这是个奇妙的,出人意料的尚未被认识的现象。

    For most of their history,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entranced geeks and dismayed the rest of humanity. The geeks built the kind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at they wanted to use, even when they were trying to build for others. It's only in the past few years--the eras of the Web and especially Web 2.0--that technologists have escaped from that trap and started delivering resources that delight normal people rather than alienate them.

    在它们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信息技术的大门只向极客们敞开,其他人都不能进入。极客们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软件和硬件,尽管他们也为其他人设计。仅仅在最近的这几年--网络时代,特别是Web2.0时代--技术员们才脱离了这个陷阱,开始将精力放到如何取悦一般用户而不是疏离他们。

    This is without question a good thing. Turkle, Carr and the other tech pessimists might have some good points, but we shouldn't let them obscure the big picture. The world of technology has passed an important tipping point: It's expected to delight us now, not frustrate us. Users are increasingly going to expect and demand that the techs they use make sense to them. This will be the case at home and (more slowly) at work; once normal people see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don't have to be frustrating and alienating, they're going to lose patience with those that are.

    这显然是一件好事。Turkle ,Carr 和其他科技悲观论者或许有其他好的看法,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科技界已经越过了一个重要的临界点:现在应该是取悦我们的时候了。在家用领域是这样,(逐渐地)工作场合也会如此;一旦普通人都认为信息技术不一定是令人沮丧和拒人千里的,他们就会对那些晦涩的技术丧失信心。
    This feels to me like a one-way street. I can't see how we'll ever retreat back to technologies that alienate us, just like we won't go back to buying cars that break down a lot or cathode ray tube TVs. We can look forward to more, different and greater delights from technology, rather than more tools built by geeks for geeks. How is this not great news?

    对我来说这像是一条单行道。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回到让人感到疏离的技术上去,就像我们不会再去买常常坏掉的车或者阴极射线管的电视机一样。我们可以期待更多不同的更好的技术带来的愉悦,而不是极客给极客们设计的难用的工具。这难道不是个大好消息?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amazon.com/Alone-Together-Expect-Technology-Other/dp/0465010210/ref=ntt_at_ep_dpi_1
    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007/0002501.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8

    标签: Sherry Turkle 《一起孤独》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Alone Together》,Alone Together,《集体孤独》,《一起孤单》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