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9844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06-21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教育发展史
教育发展史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
在线教育平台edX
在线教育平台edX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在线教育十点观察
在线教育十点观察
移动互联网破冰在线教育
移动互联网破冰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类创业公司概览
在线教育类创业公司概览
游戏设计给在线教育的3个启示
游戏设计给在线教育的3个启示
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教育发展史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中国教育发展史
目录

中国教育发展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一章   原始公社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

一、 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
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 古代学校的萌芽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
“成均”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
西周的学校: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
1、国学   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
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
2、乡学  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
二、 西周学校的老师和教育内容
西周教师:
教育宗旨主要通过老师来贯彻,通过教育内容来体现,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这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
古代的典章文物,有专官执掌,唯官有书、礼、乐、射、舞所用的器具,由典乐官执掌,唯官有器,欲学者必就官而学,因此学校老师都由官史兼任。
教育内容: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
西周“国学”与“乡学”的教学科目如下:
(一)“国学”的教学科目
1、乐教
2、三德
3、六艺
4、六仪
5、六舞
(二)“乡学”的教学科目
1、六礼
2、七教
3、八政
4、乡三物
三、 西周的幼儿教育和女子教育
幼儿教育:
西周时代的幼儿教育极为重视,贾谊认为,中国很早就有“蚤(早)喻教与选左右”的思想。“蚤(早)喻教”就是要求尽早实施教育,甚至提出进行胎教的主张。
“选左右”就是要慎重选择幼儿的师保。
西周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国子与公卿贵族子弟可以选任专门的师保,一般子弟只能受到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
女子教育:
西周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就十分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四、西周学校的管理制度
①入学的年龄及修业期限
入学年龄古籍记载不一,大概是因学生身份不同,而有先后迟早的差别。
修业年限,古籍无明文记载,据入学年龄推算,小学当为七年,大学约为九年。
②考查与奖惩
西周已有一套分年考查的办法,学生每年入学,隔年考查,
考查中发现有不受教者,报告大乐正,大乐正报告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入学习礼以感化之,如不改变,王亲自视学,以示警告,仍不发言为,则迁送远方,终身不齿。
“乡学”的考查由乡大夫负责。
③西周以前的学校,除子兼作习射,习礼的场所外,养老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西周更把养老与视学结合起来进行。天子和诸侯每年视学,同时举行隆重的养老典礼。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上的变化: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一般认为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
②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发生激剧的变化。
③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官学衰落的原因:
①一是由于王室、诸侯都在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
②二是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没落,丧失了进取精神,迷恋于腐朽奢侈生活,失掉了学习的兴趣。
名词:显学
孔子堪称首创私学的大师,他的私学创办时间之长久,规模之宏大,教育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最著名的,墨子也曾创办私学,规模和影响也很大,与孔子的儒家私学并称为“显学”。
私学产生的原因:
① 首先,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逐渐扩散于民间,这样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同时也有了可供学习的材料。
② 社会上不少人为了求得在经济、政治上的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
③ 私学的创办人又都以各式的“治国治民”方案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私学对教育的贡献:
①私学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较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③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密切的联系,改变了官学的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培养了不少有贡献的学者和治术人材。④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倡“有数无类,”并在私学中付诸实践,成为当时各家私学一致遵循的原则。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平民,使学校教育和人材成长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了。⑤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出现了诸如《学记》这样完整的教育著作。

第二节   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

第三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 教育的作用:
孔子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 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社会作用)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
②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
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
③治理国家只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2、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个人作用)。
名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
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评价有教无类:
①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
②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谈不上主张普及教育。孔子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
(三)关于教育的目的
名词:“学而优则仕”:
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成人,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无可怀疑的。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四)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有关这方面的科目占突出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虽然重点突出诗、礼、乐,但对其他内容也不忽视。《诗》、《书》、《礼》、《易》、《春秋》都向学生传授。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三、孔子的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二)启发诱导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十分有害的。
(三)学思并重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四)由博返约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孔子主张学生应该“多闻”、 “多见”,知识面要广。但是,知识面广,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
四、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原则:
(一) 立志乐道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
(二) 自省自克
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
(三) 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
(四) 改过迁善
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同时也有缺点或错误,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五、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
2、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 ”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正是对学生的热爱鼓舞他不知疲劳,全力教诲。
(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

第四节 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 墨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二、 墨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
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把教育作为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哀鸿,乱者得治”的三项根本措施之一。
他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宝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强调主观努力)
墨子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
2、教育目的内容的主张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有时也称作“兼士”。墨子培养的“贤士”与孔子培养的“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作治术人材。
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和技能、论辩才能的研究和训练.
3、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
“强说人”的主动精神。墨子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主张积极主动“强说人”,叩则鸣,不叩亦鸣,问则答,不问则讲。墨子则更进一步主张,对不来者也主动去教,这叫做“行说人”,就是送教上门。
“述而又作”的创造性精神。墨子不同意儒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述而且作”。他认为应该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又要创造变幻莫测新的东西,使善的东西日益增多。
名词:“察类明故”:
“察类明故”,发展理论逻辑思维。墨子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论辩才能,发展学生的理论逻辑思维。“察类明故”就是善于通过类比,探明原理,也就是“以见知隐”,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根据可见现象,推测内在的含义。
“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练精神,墨子特别注意道德行为的锻炼。要求学生“强力而行”,特别要珍惜光阴,不要虚度年华。

第五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孟子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二、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性善论
三、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作用
社会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社会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个人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种端倪。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
孟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
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
第一, 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 。与持志紧密相联的是“养气”,既要“持志”,又要“养气”。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第二,反求诸已。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已”。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第三, 改过迁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第四, 刻苦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要经过多次严峻考验,才能获得进步与提高,担负重任。
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他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下列几点:
1、自求自得。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2、专心有恒。孟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精力集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
3、启发引导。学习主要靠学生专心有恒,自求自得。教师也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4、 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第六节 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 荀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主张
二、 荀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作用
个人作用: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1、首先,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2、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把环境的影响称为“渐”或“注错”。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把人的这种个努力学习称为“积”“积靡”。
社会作用:
荀子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劝,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
在教育内容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
荀、孟教学不同主张:
荀子和孟子的关于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向”。
1、 在学思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荀子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这样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也是不同的。
3、 孟子曾把学习解释为保存和发扬先天固有的“善性”,荀子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
荀子教学方面的主张:
第一、 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荀子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
第二、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荀子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名词:虚壹而静)。荀子所谓的虚,不是虚无,而是指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见解,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所谓静,不是不动,而是指不能用毫无根据的梦想和感情冲动扰乱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第三、 解蔽救偏,兼陈中衡。(名词:兼陈中衡)。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
兼陈中衡
“兼陈”就是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

第七节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二、《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三、《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名词:《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全文仅有一千二百多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教师及师生关系。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
《学记》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 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
“教学相”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辨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二)尊师重道
儒家一贯提倡尊师,认为尊师才能重道,要重道必须尊师。
一方面要高度评价老师的作用,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又对老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能技巧。
(三)藏息相辅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四)豫、时、孙、摩
第一,预。就是预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以便禁于未发,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时。就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
第三,孙。就是顺序,也了就是通常说的循序渐进。
第四,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儒家普遍重视师友之间切磋琢磨。
(五)启发诱导
《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
第一,导而弗牵。老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会自然和谐,不引导不行,硬牵着走也会失败。
第二,强而弗抑。老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安易顺利。
第三,开而弗达,老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会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
(六)长善救失
《学记》则把这一思想发展为教育和教学的一项比较普遍的原则。
这就要求老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教学方法:
(一) 问答
问答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面来论述。
发问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答问要注意深浅适宜,详略得当。
(二)讲解
《学记》认为教师不能不顾学生实际而盲目地照本宣科,长篇大论,一味讲解不已,只有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才给予适当的讲解,讲解还不懂,就不要硬讲下去了。
(三)练习
儒家都重视练习,必须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习起,打好基础。
(四)类比
《学记》特别重视类比方法,从一事物推及同类事物。

第三章    秦汉的教育

第一节    秦代的教育

秦代文教政策:
(一)“书同文”“行同伦”是推行共同文字、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
“书同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字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
“行同伦”的目的是为了“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法度)”。这些措施进一步融汇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促进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设三老以掌教化”是为了对一般人民进行思想教化的政策。
(三)“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导致“焚书坑儒”

第二节   汉代的文教政策

汉承秦制,但在教育上则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为巩固“大一统”的重要工具。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
(二)“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是一项关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充实官吏队伍的政策
(三)“整理古籍,厘订文字”是一项统一文字和整理文化典籍的政策
意义: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是符合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的,因此不仅为两汉诸帝王所延用,就是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诸皇朝,也只是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大变动,所以我们说,汉代教育对以后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起了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作用。

第三节    汉代的教育制度

一、汉代的官学
二、汉代的私学

第四节  汉代选士制度

一、汉代选士制度的演变
汉选士的利与弊:
利:
① 一方面是为了选拔干练的官吏,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
②另一方面也是扶持郡国教化,加强地方政治。在人民中间实施道德教化。
弊:
在察举制度下,士人能否当官,一般取决于能否被举;而能否被举,则取决于乡闾的舆论。以“声名取士”,是这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既然察举重视士人在地方上的声誉,因而“声名”与士子的前途关系极大,于是士人作伪求名之事也就层出不穷了。
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不得不请托权门,交游结纳,出现许多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并被操纵选举的官僚大族所利用,所以靠这种制度,选不到真正的人才。
二、汉代选举的科目和手续

第五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哲学社会伦理思想
二、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三、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
(一)教育对人性的作用
董仲舒  认为人性兼含善恶的要素。
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是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
(二)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董仲舒鉴于秦王朝对于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被推翻的历史教训,主张实行“德教”。  几乎把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于礼乐教化,政治上首要的事情就是“德教”。
四、关于道德教育
(一) 道德根源——天赋
董仲舒把封建秩序都说成是人性生来就固有的,是上天赋予的
(二)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正谊明道”
董仲舒认为封建道德——“三纲五常”及相应的忠、孝、仁、义等,都出于“天意”,是道德的基本内容。
他说一个人如果有义,那么,“虽贫能自安”,如果不“义”,那么,“虽富莫能自存”。“正谊明道”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正我”  董仲舒提出道德教育的原则——“正我”他认为道德教育中,“治我”要严,不要攻别人的恶,要自责而不要责人。
2、“强勉行道”   意思是说,奋勉地努力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一天比一天好,而且越发成功
3、“明于性情”   他认为在道德教育中,要诱发他们天性中所美好的,抑制天性中所厌恶的
4、“必仁且智”   提出重视教育而又必须德智相辅,通过智育进行德育的方法。此外他还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要紧密结合起来。
五、关于知识和教学
(一)知识来源——“内视反听”
董仲舒认为天在创造人类时,也赋予人以封建道德。所以“天道”寓于人心之中,天心和人心相通,认识了人的本心,也就认识了“天道”。人通过内心反省,就可以体会到天意。
(二)教学内容——“诗书礼乐”
董仲舒认为只有圣王才可能“发天意”“承天意”,人们学习的内容就应该是他们所制作的诗、书、礼、乐和封建的伦理道德等知识,至于自然知识那是不应该学习的。
(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圣化”  他从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开始,进而论及教学
2、“强勉学问”教学贵在强勉努力,刻苦钻研,才能前进,才能达到“博”与“明”的境地
3、节博合宜   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应该是节博合宜,节博结合循序渐进。
4、专一虚静  他认为学习必须专心一致,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

第六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哲学思想
二、 对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的批判
三、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培养目标
(一) “在化不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
王充重视教育对于人性发展的作用。他把人性分为天生的三等,他强调教育对人性形成发展的作用却是正确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通过教育使之定型。
王充肯定性可以变化,人性善可变恶,恶亦可变善,重要的是教育。
(二) “鸿儒”——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把“鸿儒”当作理想的培养目标。
“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以为只有培养博通古今、著书说的“鸿儒”,才对社会有好处。
四、 关于教学的思想
(一) 知识来源——“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王充反对生知之说,反对知识的先验论。他反对那种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说法,他认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事是古今所没有的
(二) 教学过程——“见闻为”与“开心意”
王充认为教学过程应包括“见闻为”的感性阶段和“开心意”的理性阶段
“见闻为”,就是说,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做,去直接接触客观事物。
所谓“开心意”,就是说,教学中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阶段,王充认为还必须把感性知识加以深化提高。
(三) 教学效果——效验
王充的“效验”就是以实际效果来检查知识真伪的论证功夫。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

一、 西晋初立国子学
西晋短期的统一,学校还有发展。
门阀世族,为了保持他们优越的门第族望,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
二、 北魏正式建立郡国学校制度
北魏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因此学校比南朝发达,北魏重经学,设有国子、太学。普遍设置州郡学,并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
三、 专门学校的产生
三国魏明帝时,卫觊奏请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员。
晋武帝教习书法。
南朝研究儒经的“儒学”、研究佛老的“玄学”、研究历史的“史学”、研究词章的“文学”四科并立
南朝开设医学。
四、 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
魏晋时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虽因战乱而显衰颓,但私人讲学之风并未稍减,家庭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五、 国内外文化教育的交流
国内各民族的文化教育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大交流,北方诸民族进一步加速了融合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南方及东北各邻邦都在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开始有更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致使汉朝以来“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完全实行,于是实行“九品中正官人法”。
一、 设置中正
郡置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
二、 品第人物
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评定等级。
三、 按品授官
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资料造成表册,定期交送司徒府以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是官位尊卑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

第三节 嵇康和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 嵇康的教育思想
二、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家庭教育思想
1、教育要及早进行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教起,越早越好。
2、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  他认为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爱得其所,爱得其法,把爱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
3、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他很注重环境习染对于子女的影响,告诫子弟要“慎交游”,要求审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
4、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  他认为从小学好语言很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教育

第一节 隋代的教育

第二节 唐代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 唐代的文教政策
二、 唐代的教育制度
三、 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承隋制,全面推行科举取仕办法,正式完成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从此科举制度成了知识分子入仕的基本途径。
(一)科举考试的手续
唐代通过科举进身的主要是中小地主(即所谓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出身资历按当时规定经过三个途径来取得: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二是由州县考送,叫做“乡贡”;三是由皇帝自诏,叫“制举”。
(二)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唐科举设科繁多,常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六科。另外,还不非常设的科目,如三礼、三传、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科等。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加武举。唐朝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唐代科举对国家的作用:
唐王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统一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以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有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
唐科举对教育的影响:
利:
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第二,科举考试主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淡学风和玄虚思想,这对于学校教育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这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第三,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
弊:
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第二,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                                                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第四节  五代的教育

第五节 韩愈和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一、韩愈的教育思想
关于师论
韩愈关于师论:
师与道  韩愈认为师是“传道”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其为教师。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重师道就可以卫道了。
道与业  韩愈所谓“道”,是指儒家道统;所谓“业”,是指古文六艺之业,“道”是儒家基本思想基本精神;“业”,是指儒家经书,是载“道”的工具。
教师的任务:
“传道”和“授业”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有许多疑惑之处需要教师去解释。“解惑”就是教师的第三个任务。韩愈认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授业”。因此,师与生的关系,就以“道”与“业”来衡量的。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什么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
关于学习方法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韩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他一方面强调博学,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学习其思想、方法,要活学。
二、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以明道,柳宗元认为文章是为阐明道理服务的,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漂亮、文采华丽、音节动听。这就是他的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的“文以明道”的思想,也是他的教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学习、教育、写作的目的在于明“道”。
二、交以为师,认为应免去师、弟子的虚名,而真正保持着师友关系,取长补短,相互为师。他的“交以为师”,以师为友,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这里包涵有学术讨论上的平等和民主的因素。
三、顺天致性,柳宗元认为教育儿童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这是一种自然主义倾向的教育思想。教育儿童,不能太过或不及,更不能人为地束缚或戕害儿童身心的发展。
四、博采众长,柳宗元主张广泛学习,博采众长。主张从各种著作中的不同特色和长处吸取丰富营养,加以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五、奋志厉义,鼓励太学生“奋志厉义”,作正义的斗争,对阳城整顿太学学风和太学生们大义凛然的正义之举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太学生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不能说是一种进步教育思想的表现。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 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
二、 北宋的“三次兴学”
(一)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北宋第一次兴学,是在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参知政事时。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一、令州县立学。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三、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
苏湖教法:
改变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学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习解经“至有要义”,能联系实际,或利用直观。他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二)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
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1068-1078年),王安石两次为相,在推行变法过程中,实行教育改革,这是北宋第二次兴学。
王安石对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
2、 整顿地方学校
3、 颁定《三经新义》
4、设置专门学校  熙宁改革中,设置了武学、律学和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
5、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
(三)崇宁兴学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执政时发起的。下令全国兴学,行三舍法,地方县学学生,经考试可升州学,州学学生每三个贡太学。并不断续增州县学生,扩充学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
三、宋代的教育制度
  宋代中央官除国子学、太学外,尚设有若干专门学校,分别由国子监和各职能部门统辖。
  律学
  算学
  书学
  画学
  医学
  武学
二、地方官学
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管理方面稍有改进,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长官。实行“三舍法”。拨给学田,保障经费。

第三节 宋代的科举制度

一、罢察举,重科举
宋代科举变化:
(一)宋代各帝取士只以科举,察举之法罢废。(二)宋初对于科举特别重视,取士名额增加。(三)宋代对于科举进士及第的待遇也超过隋唐,凡中进士者立即授官,不须再经吏部考试。
二、科举科目,内容及办法
宋代科举大体沿唐代之旧,宋初设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九科,而以进士科为最重。常科之外还有制科、武举及童科,均置废无常。
考试内容,宋初仍仿唐制,考试诗赋、贴经、墨义。
宋代科举改为三年一举行,此后成为定制。
三、科举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一、书院制度的起源
书院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重大作用。“书院”名称起用于唐代,其性质有官办、私办两种。但那时还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而是校刊、收藏经籍的场所。
宋既统一海内,乱世渐平,文风日起,士子纷纷要求就学读书,但当时政府尚无暇顾及教育,没有充足的实力兴学设校。书院就在这种形势之下兴起。它既满足了读书人求学要求,又为统治者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及其兴衰
六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
石鼓书院
岳麓书院
应天府书院
嵩阳书院
茅山书院
三、南宋书院的发达
四、书院的组织、教学和教规
书院形成许多显著特点:
第一、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第二、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蒞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
第三、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
第四、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第五、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

第四节 辽金的教育

一、辽国的教育制度
二、金国的教育制度

第五节 元代的教育

一、元代“遵用汉法”的文教政策
二、元代的学校制度
三、元代的科举制度

第六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在知南康军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二、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主张
朱熹承袭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认为教育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
道德教育:
朱熹强调教育目的、作用,是要适应宋代以来调整和强化封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朱熹用理学思想论述教育目的、作用,就是为了论证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又把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必须遵守;又把违背或反抗封建道德的言行同归于“人欲”,必须禁止和根除。“存天理、灭人欲”,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
朱熹关于教学内容的主张,是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朱熹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须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
大学阶段是15岁以后。大学阶段使人明理的重要性,朱熹精心为此规划了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尤其是在浩繁的儒家著作中,提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作为“大学”的基本教材
四、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居敬穷理
所谓“居敬”就是正心、诚意、也可以说是“专一”。
(二)学思力行
(三)因材施教
(四)循序渐进
五、朱子读书法(名词)
朱子读书法六条,这六条是:(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已体察,(5)著紧用力,(6)居敬持志。

第七章 明代的教育

第一节  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一)崇儒纳士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在南征战中,懂得了读书的作用,认识到要取得政权,治理国家,没有儒学,没有儒士是不能成功的,因而在战乱时期就很重视文化教育,一方面他自己勤于学问,另一方成更注意罗致文人,留意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明王朝建立之后,对人才的选取更加重视,措施亦更加有力。
(二)创行八股取士
明王朝在思想领域极力推崇朱理学,并奉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对思想领域的不同学派加以排斥和压制,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从“四书”和“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三)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明王朝是以君主独裁为特点的封建专制政权。在文教领域里,朱元障实行了种种禁锢思想的措施。明朝对国子学和地方学校的教官和学生都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
二、学校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明代的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1、自隋唐行科举以来,历代考试科目均有进士、九经、开元礼三史、三传、学究、明法等科,而明代却只有进士一科
2、明代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当代的诏诰、律令、经史和时务策等三方面。明初经义以“四书”、“五经”为限,而“四书”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做为官方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不仅被定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学教材,而且成为士人仕进的唯一根据。
3、 明代科举分三场举行,每场所试内容和份量,乡试和会试完全相同。
4、 考试所用文体,规定一律要用“八股”。
八股特点有三:第一,“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四书”已与“五经”齐名。第二、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第三、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
三、科举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成为唯一的入仕之阶。既然科举如此重要,作为科举附庸的封建教育,必须以科举之需为其内容和目的,而科举对教育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八股”,八股既为试文固定程式,于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以教学八股为目的。

第三节  宋元明时的私学

一、蒙学和经馆
私学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识字和学习基本知识为主的“蒙学”,相当于“小学”;一类是在蒙学的基础上,学习儒家经典、理学著作,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经馆”等,相当于“大学”
二、蒙学教材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第四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心即理”、“致良知”学说和教育作用、目的的主张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
王守仁认为,宇宙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内之中。王守仁不承认有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王守仁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多次提到“存心”、“尽心”、“明心”、“收其放心”、“求得其心”一类的修养方法。
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即是明心、存心、求得其心、即是支人欲,支习染,即是存天理,去人欲。
王守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而他的理论基础则是“致良知”说。
“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三、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
为了实现其目的,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无不可学。
名词:训蒙教约
“训蒙教约”,其训练标准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目。所设科目为歌诗、习礼、读书三项。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知行并进
王守仁在上曾提出“知行合一”说,这是与其“心即理”“致良知”说密切联系的一哲学观点。王守仁所谓的“知”、“行”基本是封建道德观念的“知”、“行”,他认为这种知行应当合一,而且本来是合一的。
(二)自求自得
王守仁为了达到使学者“致良知”“明人伦”的目的,强调要引导学生“各得其心”,学习贵于自得。
要达到自求自得,必须采取独立思考的方法,提倡怀疑,不盲目迷信书本、圣贤,并勇于坚持。
王守仁多次提到为学要循序渐进,不可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在教学上要顾到学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王守仁认为,良知到什么水平,教学就到什么水平,与循序渐进相联系,王守仁还强调因材施教。
王守仁从他的良知说出发,认为乐是心中本体,教学必须引起儿童的乐学情绪,鼓舞儿童兴趣的方法进行教学。
王守仁对当时儿童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批判。

第八章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第一节   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二、教育制度

第二节  清代的科举制度

一、科举考试制度和办法
二、科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科举考试吸引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族地主及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
清代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影响最大者乃是科举内容采用八股程式。八股文题必须取之于“四书”、“五经”。
面对这种考试,作为科举准备场所的各级官学,只能以应付此等文章为务,不仅经世致用之学不能顾及,就是“四书”、“五经”,经义及文史书籍也不能基本弄懂,因此中央、地方官学虽设,只不过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已,一些士子侥幸中式,亦多为无真才实学者。

第三节 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

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形成:
十七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思潮,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他们以批判的、求实的精神,抒发了深刻而新颖的社会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历史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别开生面”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观点,对于官方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见解和主张。
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 批判理学教育理论,进步思想家首先从批判程朱陆五的主客观唯心主义教育理论入手具体论述改革教育的意见
二、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家在人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进步思想家亦强烈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他们把理欲统一起来,认为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之中。他提出人生应当达情欲,顺应和满足作为自然人的本能要求,反对理学家冷酷的、虚伪的禁欲主义。
(二)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进步思想家对于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非常重视。
他们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到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
(三)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进步思想家教育内容的主张和其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为了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他们积极提倡“实学”,反对理学家的空疏义理之学。
进步思想家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共同特点是重“实”,但其具体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四)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
进步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原则从而和理学家“主敬”、“主静”,“读书穷理”的学习态度和治学方法根本对立。
(五)初步民主的教育主张
进步思想家抨击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对当时教育上的专制主义和科举学校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的思的教育改革意见

第四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二、教育思想
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和教育作用
人性论:
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过程中,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因此人性是“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人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日生日成”以至于善的。
教育作用:
王夫之认为“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是通过后天的实际活动取得的,这也正是人和禽兽只有先天本能的重要区别。
知行观和教育过程
王夫之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王夫之在知行二者中更注重“行”,而认为不能离行以为知,要在行上取得知识,要在行上检验知识。
王夫之“行先之后”,“行可兼得知,知不可兼行”的主张,是教育上的一条重要原则,正确地反映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
王夫之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关系。他以为学要博学而思要深入,学要尽量吸取过去的成就而不可任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思要注意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可为过去的框子所拘牵。学习的知识面愈广阔,思考愈可深远,愈可贯通。深入遇到困难,感到不够深刻就会愈益了解博学的必要。二者同时并重,互相促进,这样才可使学习有进步。
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
1、立志   王夫之和其他学者一样,主张为学要以立志为先。
2、“有序”和“不息”相结合王夫之认为,教学不但要“习”,还要注重“时”,教学既要循序渐进,不躐等,不速成,又要有恒心,不间断。
3、因材施教 王夫之主张教者必须了解受教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教育。
4、自勉与自得王夫之主张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绝不能降低标准去迎合苟且偷安的心理;学生对自己也应坚持高标准,不能要求教师降低要求,来迁就“俯从”自己的“易为”“无知”,否则将使学生陷于“不知不能”的悲境。作用:教师负有“正人心”的重要任务,条件是1、教师必须在实际行动与道德行上,能作学生的榜样。2、王夫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正确的知识,能够“温故而知新”。

第五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二、对理学教育的批判
颜元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战斗性。他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批判。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概括起来说他认为有三大祸害,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和败坏社会风气。
1、所谓“毁坏人才”,他认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多不学无术。
2、所谓“灭绝圣学”,是指,训诂、禅宗教育日盛,则孔门实事实理的学术便日见衰竭。
3、所谓“败坏风气”,是说传统教育,主静、读书、造成社会道德、经济和人才的衰败。
三、教育思想
(一)关于教育作用
颜元是从社会政治和人性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
1、他认为,教育培养人才是治国的基础。
2、颜元还认为,教育作用在于预防和去掉“引蔽习染”。他认为去掉引蔽习染,恢复人的善性,正是教育所应起的作用。
(二)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
培养人才的目的
颜元要求培养实用的人才,培养专业人才。
颜元的教育内容是和他教育目的的主张紧密相连的。既然颜元强调培养实用人才,因而其内容亦强调“实学”。
所以三事、六府、三物就是颜元所讲的“实学”,便是他所主张的教育内容。
其实,颜元在谈教育内容时,多指“三物”而言。而在“三物”中又以“六艺”为最基本。所以六艺是他主张的最基本的教育内容,这也就是他屡次提及的“礼、乐、兵、农。”
(三)关于教学方法
颜元极为重视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强调“主动”、“习行”,从而和“主静”与偏重语言文字的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
所谓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通过实际活动,通过具体的事去学去教。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筋骨强固,增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而且可以有道德涵养的功用和经世致用的价值。
教人为学既然主动,就必须注重习行。“习”是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他认为只有习行才能取得真正知识,也才能实际应用所教所学的知识。
“格物致知”是颜元习行原则的主要方法。他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格物致知”,认为“物”就是客观实际存在的具体事和物。“格物”就是亲自去接触这个事,去做这件事,就象用手去格杀野兽,身实习之。实行之。只有通过“格物”,才能达到“致知”,获得真正知识。
价值:
颜元教育思想,基本立场仍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唯物主义观点也有某些不彻底性。但从其主导思想来看,毕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新的市民阶级的利益,敢于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向统治思想的理学宣战,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唯物主义教育理论和主张,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并产生过深远影响。

第九章 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清末封建教育的腐败、没落,外国列强对中国文化教育侵略的开始
一、清末教育的腐败、没落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矛盾加深。
(一)科学制度的腐败舞弊司空见惯
(二)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
(三)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二、龚自珍、魏源等对清末教育的批评和改革主张
(一)龚自珍,改良教育的主张
在教育上,他反对教育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他批评当时教育出来的人,都是些无识无学而又狂妄自大的人,指出了科学制度已到了穷途末路。
他主张应该研究有价值的学问,应该从空谈心性的 “宋学”和繁琐的考据之学中解脱出来,研究实际问题,参加实际斗争。他呼吁要改功令,以收真才,提倡用政治、经济方面的实际问题,考试学生,了解其通达古今时事与否。
(二)魏源学习西方,培养人才的思想
他认为,要改革清朝腐朽的政治统治,就必须革除社会上的两大弊病,一是“人心之寐”,一是“人才之虚”,在培养人才上要有务实和求实的精神,要有实际的本领和能战斗的能力。因此,对当时盛行的宋学、考据之学提出批评。
他认为为正确的治学方法是“及之而后知”就是只有接触了那个事物,才可以得到那个事物的知识。他极力反对知识分子追求不切实际的学问,国家举行科举考试也应以实际问题测试士子。
《海国图志》是一部中国最早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及其他情况的系统著作。
三、外国侵略者对华文化教育侵略的开端
(一)利用不平等条约,夺取在中国办教育的特权
(二)开办教会学校
(三)利用出版机构,举办“慈善”事业

第二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教育

一、 对封建主义教育的冲击与批判
二、 太平天国的文教改革
(一)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
在其革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中,太平天国施教的对象包括所有群众——男女老少。
对于妇女、士兵及所有的农民群众,都实行广泛的教育 太平天国这种不分贫富、贵践、男女平等的普遍的教育,是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
(二)改革教育内容,编辑新教材
太平天国基本上废除了原来以孔孟之道为中心的教育内容,经过删改的儒家经书虽然是可以读,也可以教了,但太平天国官方并未镌刻,没大量发行。作为教材,还主要是他们自己编的官书。主要有《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三字经》、《幼学诗》、《御制千字诏》等。
《三字经》对于自然科学知识除童蒙教材中包含了一些以外,在学馆中也要学习西方文明科学技术知识,许多革命将领的子弟都曾学习过外国语、机械学、地理学等。
(三)改革考试制度
太平天国选择人,才主要是在革命实践中进行,在建都南京后,为解决务方面人才的急需,也曾延用了科举取士的办法,但却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废除了封建门第出身,妇女同样可以参加考试,一八五三年曾特为妇女开设女科。
(四)文风与文字改革
太平天国还下旨改革文风和文字,主张文章要朴实明晓,反对浮文巧语,在文字上也改了数十个字,多是因避讳,但有的也起了简化作用。
三、洪仁玕的教育主张
洪仁玕的文化教育改革:
(一)批判了封建文化习俗。他认为在文化教育上,中国存在着各种“骄奢之习”,必须“移风易俗”,并且要“自上化之”
(二)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他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不务实学,专事浮文”而西方文化教育是重视科学技术的,主张学习制造火车、轮船、钟表等近代科学技术。
(三)“德才兼备”的教育目的和“三宝”的教育内容。洪仁玕认为要永保太平天国的江山,必须培养“德才兼备”的“文武兼通”的人才,他认为贤才必文武兼备,要文可兼武,武可兼文,这才是太平天国所需要的“新民”、“新人”。为培养这种人才,他提出施以“三宝”教育,主张以宗教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学艺术作为教育内容。
(四)主张办新式学校,赞赏西方教育制度。

第十章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教育是洋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又符合清朝统治者的利益。一八六二年,清政府在北京开设京师同文馆。这是一所洋务学堂。以后,洋务学堂不断开设。在洋务运动中遍设的洋务学堂,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第二类是军事学堂,第三类是技术学堂。后两类亦可合称军事技术学堂。
对同文馆评述: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同文馆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学校,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初创时有英文馆,后增加法文馆和俄文馆。
同文馆的课程,外语居于首位,以后课程有所增加,同文馆的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在学校管理上,受外国列强控制。学校经费由海关拨款,而海关则由海关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掌管,管理学校的大权也逐步落入外国人手中。
同文馆的性质:
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文馆和它以后出现的一批洋务学堂,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的开端。它不仅具有了新的办学形式,而且在外国学校演进为综合性学校以后,增设了一系列自然科学课程,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制度之中,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留学教育
洋务派除办学以外,还开了我国公费留学生的先声。他们曾派不少留学生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学习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留学活中,最著名的是容闳率一百二十名幼童留学美国。
洋务教育的影响:
洋务教育具有深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是在不改变封建教育的根基的基础上,增添些西方新教育的因素,其成效是可怜的。但从中国教育的演进来考察,洋务教育,办了中国第一批新式学校;“西学”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被正式列入教学内容;培养了一批近代第一批新式知识分子等。洋务运动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

第二节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顿封建传统教育;二是兴办洋务教育;三是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他参加主持起草了《奏定学堂章程》,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同时力促废除科学制度,积极推行不断完善清末新学制。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叫“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个思想集中地反映在《劝学编》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他认为,中学的作用在于“固其根柢,端其识趣”是必须学好的。然后择西学。他把中学中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其中,他尤其强调“明纲”。
西政的赋税武务等制度:
西学包括西史、西艺、西政。西史、亦即西方各国历史;西艺与西政,按他自己的解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算、会、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第三节 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维新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的争论
二、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创办的学校
名词: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于一八九一年到一八九五年由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设立,是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形成就法理论,培养变法人才的重要阵地。万木草堂施教内容,有中国经史、诸子之学,也有包括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内在西学。是德、智、体、美兼而有之。从教育方法上来看,他教学还具有“循循善诱”、“至诚恳恳”、“诲人不倦”的特点,讲课十分生动,振奋人心,在教学的组织管理方面,康有为自任总教授、总监督,还在学生中选举三至六人为学长,分别在各科协助他教学。图书、仪器也由学生自己管理。
名词:时务学堂
时务学堂:一八九七年十月,由熊希齡、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被聘为中文总教习,谭嗣同唐才常任分教习。时务学堂办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有变法思想,有广博的知识。这个学堂的功课分普通学和专门学。普通学科有诸子学、经学、公理学和中外史治学及格算诸学之粗浅者,专门学分三部分: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
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光绪帝谕自下科为始,乡会试用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进士、举人、秀才的考试,原来的八股文一律改为策论。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还开设考试经世致用的学问,——经济特科(法律、财政、外交、物理学)以选拔新政人才,
(二)在北京设立京师太学堂,
(三)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
(四)派人出国游学
(五)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学堂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
意义:从这些改革措施可以看出,有关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富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对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进行了重大冲击,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展本主义的愿望,他们教育主张得到了某一些实现。




第四节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二)论教育的作用:康有为认为历史是变化发展的。他认为当时中国应该由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转化。转化的关键是变法,变法之第一步在教育。在人的培养上,他认为学习改变人的善恶。
(三)变科举,废除八股的主张。康有为认为当时的科举制度立法过严,用八股、试贴、楷法这一套严格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体载、甚至答卷的字体,束缚了士子的头脑,使学者学不到真才实学,对于武试,他指出中国培养和选择军事人才,还用一千多年前唐翰的旧制,无法对抗西方的洋炮洋枪、非改革不可,
鉴于上述,他主张文试要“立废除八股”、“罢试贴”、“勿尚楷法”,以中国文学、策论、外国科学代之。武试要停止弓刀步石及旗兵弓矢,用武备学校培养人才
(四)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性的教育制度,
康有为认为,一方面要废除八股,改科举,另一方面要大力兴办学校,他认为废除八股好似治病,但病去掉后,身体不一定很健壮,还要“培中气”,这是最积极的办法。他说兴学校就是起培中气的作用,只有遍设各学,才能才艺足用,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他曾介绍了欧、美、日、德兴学的情况,建议“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
(五)《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大同书》攻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按康有为的理想,这个教育制度,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享受的,并且皆为公费。
评价“大同书”
《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也反映了很多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对学生道德训练的要求,封建色彩还较明显。但是康有为在书中提出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美好的愿望而已。
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作用、目的
梁启超和他的老师一样,认为变法一方面要说服皇帝宣布改制,一方面要靠教育以开民智。他还特别重视确定教育目的,认为国家施行国民教育,是使教育成为制造国民的工具,他提出了国民教育的思想,主张培养“特色的国民”,使他们有能力参加与物竞天择的斗争。论废八股,变科举,兴学校,他公开批评以八股为中心的科举考试制度,主张创办资产阶级性质的学校,他特别重视儿童教育,十分赞赏西方儿童教育,主张为孩子办新式学校,学习要循序渐进,先识字,次辨训,次造句,次成文,不躐等也。教育内容应该丰富多彩,要合乎儿童年龄特征。要改进教学方法,他建议孩子一天学习不超过三小时,使其不太劳累,防止造成他们对于求学的畏难情绪。建议为孩子们编辑一套蒙学书籍,在《论幼学》一文中还专门为八~十二岁儿童拟了一个教学程序表,把孩子从早晨八点上课至下午五点散学的全部活动分十一项作了具体的安排。论子女教育,他认为中国女子不学,是国弱的原因之一。对女子学习的内容,他认为凡男子可学的,女子都可以学。
论师范教育,他认为师范教育是各种教育的基础。师范学校应该办在大学之先,与小学同办,首先培养小学教师。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作用
严复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赛社会学说的影响,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那个国家的民力强弱、民智高下和民德的好坏。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教人以自强,给人民以智慧,救国之道,“惟急从教育上着手”。
论学西学
在教育上,他极力提倡学习资产阶级新学,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不仅提倡学习西学的科学知识,而且主张效法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认为他们做学问的基本精神是“实”与“用”,就是要根据客观的事实探求真理,贯彻学以致用的精神。在自然科学研究和方法上,他还特别提倡实验的方法。
严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他认为洋务派讲西学,不过是抄袭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真正的“西学”,要包括西方的“民主”,“政体”,“科学”
论学制
为全面学习西学,他主张改革中国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制度。他提出了关于教育制度的设想,是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一)蒙学学堂;(二)中学;(三)高等学堂预备科;(四)留学;(五)师范学堂,先在各省设立师范学堂,以后再设高等师范学堂,以培养师资。

第五节 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 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废除
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改革科举内容。第二步是递减科举中额。第三步是科举制度完全废止。
二、 清末的新学制的建立
也就是“壬寅学制”
又一学制称为“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各级各类教育的情况:
(一) 直系教育:从蒙养院至通儒院,共三段七级。各级主要情况:
(二) 师范教育:分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两极
(三) 实业教育:分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实业、师范、学堂三类
三、 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四、 教育宗旨的厘订
五、 新教育制度的实质和新学堂的兴办
评价新教育制度:
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教育的瓦解,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制度在形式上正式确立,这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史上有其重要意义。中国教育,从此才有了统一的教育宗旨,完备的互相衔接的学校体系和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管理机构,这是从封建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重要一步,对以后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这个学制虽然具有资本主义教育形式,但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的精神。虽然具有了资本主义的形式,比起原来的封建教育制度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封建主义的实质是相当浓厚的地保存着,这个学制从学校体系,课程设置、教育行政组织都抄自国外(主要是日本)不切合中国实际,课程中除读经讲经占了大量的学时以外国语受到持别重视。
性质:
以癸卯学制为主建立起来的新教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建立起来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教育制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与经济在教育上的反映。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一、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抨击
资产阶级革命派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教育是剥夺人权的奴隶教育,清朝统治者所开设的学堂都是奴隶学堂,所用的教科书都是奴隶教科书,教育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各色各样的奴隶。
二、对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救国”论的批判
十九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开民智、普及教育做为变法图强之第一步,维新运动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普遍展开,他们依旧宣传这种主张。一九0五年保皇派的重要人物严复和革命派领袖孙中山曾展开一场辩论,孙中山指出,严复教育救国的主张,是不实际的空想,主张先革命后教育同改良派作了类锐的斗争。
三、开展社会教育,举办革命学校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类锐的批评保皇派的“教育救国”的思想,并非忽视教育的作用,他们在致力于武装斗争的同时,努力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主张通过教育去启发民众的觉悟,唤起民众的革命热情,培养革命人才,认为这是革命面功的必要条件。
除了广泛的社会教育活动以外革命党人十分重视举办学校。
其中最有名的是爱国学社,爱国女校和大通师范学堂。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一、发布教育改革令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及课程表。
“暂行办法”的基本精神就是要使教育符合共和国民宗旨,按着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改革旧教育。
“课程之标准”,具体规定了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法令。
二、 颁布新的教育方针
临时教育会讨论并通过新教育方针。一九一二年九月二日,正式公布实行。新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三、制定新学制系统,改革旧课程
一九一三年,教育部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十七或十八年。共分三段四级。
比较:
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它缩短了年限三年或四年,取消了毕业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癸卯丑学制中普通中学、中等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都规定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女同学,从课程的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童切身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南教改的影响:
利: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要求,是资产阶级新教育反对封建的主义教育的一次重大胜利,有着历史进步意义。
弊: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教育的改革上也有许多不彻底的方面。壬子癸丑学制和各种学校教育法令,很多是参照日本的办法;在课程方面还保留了很多封建主久的因素,如修身课和伦理对女子还是更多地强调地贞淑教育,在学习内容和程度上也很多低于男子。

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蔡元培的教育活动:
一九0二年四月,上海成立教育会,蔡元培被选为会长。
一九一二年一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被任命这教育总长。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一九二七提四月,蒋介石叛变革命,成立国民政府,他任大学院院长,研究院院长,国民政府委员等数职。
蔡元培的教育主张:
1.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把教育也分给成两份: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他又说普通教育的目的,应该“养成健全的人格”,“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在办教育、发展学术上他一贯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可以兼容并包。他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聘请教员要“以学诣为主”,其他条件如思想、派别、年龄、资格、国别等都是次要的条件。认为应该应允有不同学术的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社会钳制思想,独尊儒术,造成多年思想界一片死寂的现象。为无论何种学派,苟言其之成理持之的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3.教育应该独立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发展个性、培养人才的工作,它有其自己的规律,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成效。由于帝国主义军阀对教育的不良影响,因此他把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蔡元培关于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反映了他反对军阀分子控制教育,希望按照教育规定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更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
4.“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
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应该使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他批评中国旧教育“是教者预定一目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他认为这种教育是应该改变的,新教育应该懂得儿童身心的发展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教育之,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教育者。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助,教师的责任只是在学生感到困惑时去帮助他们。


第四节 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与封建主义教育侵略的扩张

一、帝国主义的文化教育与封建主义教育结成反动同盟
二、庚款兴学和培养高等华人(名词庚款兴学)
三、建立文化教育侵略的联合组织——中华基督教教育会(名词)

第五节 文化教育战线古与反复古的斗争

一、 北洋军阀政府的复古主义教育
袁世凯纂夺了革命政权后,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大力推行复古主义教育
复活封建买办的教育宗旨
一九一五年以总统的名义颁定“教育要旨”
把教育宗旨概括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七项。这个教育宗旨复活了一九0六年清王朝公布的教育宗旨,是教育上的大倒退。
恢复尊孔读经
辛亥革命以后,很多学校已经废除了尊孔读经。但到一九一三年六月,袁世凯发布命令,恢复学校祀孔典礼。而且各中小学校均加读经一科,按照经书及学校程度分别讲读。由于教育部编入课程,封建儒学的教育内容在学校大力恢复。
实行双轨制,恢复等级性
北洋军阀政府规定小学实行双轨制。一轨是实行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学习四年以劳动人民子女对象;一轨是为升学办的“预备学校”,以有产阶级子女为对象,学习七年,附设在中学内,中学实行文实分科。
高等学校实行文实分科,高等院校添设经学院单独建制,按经分科。
袁世凯在教育上的复古主义措施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为其复辟帝制服务的。
二、新文化运动对复古主义教育批判
袁世凯欣起复辟倒退的逆流,立即受到进步人士的抨击,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个新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的孔丘。
新文化运动中对孔子的批判。
首先揭露了孔孟之道的罪恶。
其次,指出孔子学说,产生于封建专制时代,是为封建专制政治服务的,批判孔子就是要批判专制政治的灵魂。
第三,从经济上分析儒家学说所以能在中国统治几千年的原因和必然动摇的历史趋势。

第十二章    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一九二二年的“新学制”

一、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一) 打击了封建教育,提出新的培养目标
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和反封建教育的斗争,军阀政府撤销1915年颁布的《教育纲领》,删去了读经的规定及内容,“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修身大本”的条文,教育组织提出新的教育宗旨应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二)在文学革命和普及教育要求的推动下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三) 男女平等教育权的确立,各教育团体的建立和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改革
二、壬戊学制
结束了辛亥革命后教育上的混乱状况,学制缩短小学年限和设三年制初中有利于小学和初中的普及。取消大学预料设年限制综合高中,提高了中等教育的水平,以满足对中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水平。职业教育单成系统,代替实教育并大大加强。课程无男女校之区别。小学国文改为国语,修身改为公民,并加强了手工、图画课,中学加强了人文科学和理科的课程。
主要缺点:
是在移植美国综合中学制上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实际,因而在实行中困难很大,本欲加强的方面如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反而被削弱。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的产生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重新考虑中国的教育问题。
首先是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其次是新的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由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活动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提出
其中有关教育方面的为:“保护童工和女工”,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
四、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和工农教育运动
(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党团干部,开展工农运动,先后开办了少数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有湖南自修大学、湘江学校、平民女子学校等。这些学校既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也是地方党活动的据点,学员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参加实际斗争。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农运动,随着工农运动的开展,工农教育运动也得到迅速发展。

第三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革命教育

一、 广东国民政府的教育
1924年国共合作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宣言中关于教育方面提出:教育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女权之发展,励行教育普及以全力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整理学制系统,增高教育经费并保障其独立。
1925年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由于广东省在国民政府控制下,革命教育在此能够得到较为自由的发展。
1926年2月广东国民政府设立教育行政委员会,并拟定了一个“教育方针草案”,提出十四条具体纲领。
教育行政委员会在一九二六年三月通过设立教书编审委员会,四月成立教育法规委员会,准备编审教科书,制定教育法规。
二、 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
国共合作后,革命形势发展很快,为适应形势的发展的需要,建立革命武装,进行北伐战争,在共产党人积极支持参与下,建立了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其中著名的有农民运动讲习所、上海大学、黄埔军校。

第四节 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和反对封建主义教育斗争的发展

一、 收回教育权运动。
二、 对教育上复古主义的反击

第十三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一、 教育方针和政策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各根据地都提出了发展教育的方针和有关规定。总的精神为:实行普及教育,培养革命干部提高群众觉悟,建立劳动人民的新教育。
二、 教育行政制度与学校系统
1931年苏区临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中设立教育人民委员部。部中设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和艺术四个局,初等及教育两局管理。
学校系统,主要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两部分。
三、 各级各类教育
(一) 全民的识字运动
(二) 干部教育
(三) 儿童教育
四、中央文化教育建设大会及有关的问题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统治地区的教育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所谓根据三民主义而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宗旨”。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完全背叛了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而成为反共反对民族民主革命和为建立国民党独裁统治服务的手段。
二、贯彻三民主义教育的措施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康耻之思想灌输
整顿学风,严格训练
教育行政制度与学校系统
教育行政制度采用大学院制由大学院总理全国教育事宜,将各省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以大学校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一切学术事宜。
在学校制度方面基本上仍继续实行1922年公布之学制后的鉴于中学采用综合中学制存在许多问题,师资和物资设备均无保障,学生来源成问题,学校管理顾此失彼。
所以,废除综合制度分设中学、师范、职业三种学校。
三、各级各类教育的实施
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四、改革教学的实验活动
改革的实验活动中
(一)试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
(二)推行设计教学法实验道尔顿制
(三)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五、二十年末到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




第三节 鲁迅的教育思想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鲁讯即对封建主义的教育进行类锐的批判。鲁迅认为新教育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应该培养一代新人,去改造社会,推翻吃人的筵席建立新生活。
鲁迅非常重视和关心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许多深刻见解
首先他认为要教育儿童必须要理解儿童。其次他认为对儿童一定要加以指导给以正确的教育。第三、鲁迅认为应该使儿童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鲁迅从1920年开始即执教于高等院校,是我国著名的教授,鲁讯在高等教育的教学中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首先鲁迅通过教学既教书又教人,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信念去影响学生,鲁迅还非常重视通过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能力,鲁迅在讲课中很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他都是先发讲义给学生。既不是照本宣科把内容塞给学生,也不是嚼得稀烂后喂给学生,而是有重点地讲解。

第四节    杨贤江论教育

杨贤江笔名李浩吾,他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理论的人,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根据唯物观,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论论述了教育的性质,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以社会的经济阶段为基础的”。教育是帮助人营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这是教育的本质。
杨贤江针对当时超阶级超政治的一些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专写了二节论述教育与经济和教育与政治,他认为“教育这种上层构造自是依据经济构造成以成形且跟随经济发展以变迁的”,杨贤工在《亲教育大纲》中还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关于教育的论述。
并且根据二十年代苏联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教育的几要旨

第十四章  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

一、抗战教育纲领、方针与政策
(一) 抗战教育纲领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教育的纲领为:“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的的新制度新课程”。实行普及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
(二)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毛泽东同志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文教统一战线和知识分子政策
文教统一战线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为抗战的文化教育服务。对知识分子采取大量吸收放手任用,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四) 教育要为人民服务,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五)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工农知识分子
(六)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二、各级各类教育
(一)干部教育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大量的干部学校,其中著名的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泽东青干校等。
(二)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发展不平衡,在华山、山东、战前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一定数量的中学。在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中等教育主要是师范学校。
在中等教育中还有少数职业学校。
(三)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
二、敌后抗根据地坚持抗日教育反对奴化教育的斗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统治地区的教育

一、 国民党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
二、 国民党政府教育上的应变措施
三、 新县制的实施及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

第三节  伪满的奴化教育

第四节  爱国学生的民主运动和解放区教育的发展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的加深和学生的民主运动。
二、 解放区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他的生活教育包括三个论点,即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受什么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社会即学校,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教学做合一。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第六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论点
1、 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
2、 “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和联络,须有最高的热诚,参与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
3、 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
4、 职业教育贯彻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
5、 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地位应是一贯的、正统的和整个的。
6、 办学体制应政府统制(统筹之意)双管齐下,学习制度应专科一贯,学习互进。
7、 实施全面职业教育。

中国教育发展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一)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袁世凯倒台后,范源濂为教育总长,他表示要切实实行元年所发表的教育方针。1916年9月,教育部撤销1915年颁布的“教育纲要”。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并撤销了1913年宪法草案中所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学校的教学开始加强科学教育,重视实验作业,增加了实用和职业的教学内容,民国初年所制定的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 

(二)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新文化运动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同时,积极地宣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主张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主张男女同学。按1912年所定学制,只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到1915年,袁世凯公布《国民学校今》中,只准许小学一二年级内男女合班上课,三年级以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得同班。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由于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步解决男女教育平权的问题。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的议案,要求增设女子高等小学、女子中学等。1918年6月,教育部通过各省区酌量地方情形,分别办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请推广女子教育案”。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女生。1921年以后,各大学都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中学实行男女同学虽然较为迟缓,但一些比较进步的中学如广东的省立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也实行了男女兼收,甚至同班的办法。这些措施,尽管距真正的男女平等教育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两千多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三)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等新文学,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于是,教育界人士强烈要求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年会议决《推行注音字母以期语言统一案》,要求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19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当时,在北京,蔡元培等创办的孔德学校自编了国语读本,江苏省自行通过“各学校用国语教授案”,开始用国语教材。中华书局出版的《新式教科书》,也用了一些白话文。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随之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采用了语体文。这样,大、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渐地被淘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重大的改革。 

(四)大学的改制 

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着手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他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李四光等著名学者到校任课;改革预科,调整专业,将学门制改为学系制度;将年级制改为选科制,实行学分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设评议会,实行民主管理;筹设研究所,组织各种研究会,鼓励科学研究;首先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采用白话文讲义,帮助学生办刊物,成立各种学会等。这些改革,使北京大学思想活跃,气象一新。北京大学的改制,引起全国高等学校的反响,有些做法当时即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上议决照办。以后,各大学也逐渐按北京大学的制度办理。 

(五)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旗帜鼓动下,教育界思想也十分活跃,涌现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教育团体。主要有1915年在美国建立,1918年迁回国内的“中国科学社”,1915年由各省教育联合会及特别行政区教育会代表组成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917年由国内教育、实业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1921年冬由实际教育调查所、新教育共进所、新教育编辑所合并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1923年成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这些教育团体从不同的方面开展教育改革运动,对1922年学制改革。对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学改革实验 

(一)试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 

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分别是用以测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方法。起源欧美,五四时期被介绍到中国。1918年江苏省立师范附小主任俞子夷编《毛笔书法测验》,为中国编制测验之始。1920年廖世承、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用智力测验考试报考学生。192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教授麦柯尔来华,与东南大学及北京各大学师生合作编了智力与教育测验约30种。后陆志韦又订正法国比纳—西蒙量表,共包括65个测验。同时国内各地举行智力测验与教育测验实验。1923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社内设立“施行教育心理测验讲习会”。192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设测验部,江西省教育厅设江西儿童智力测验局并在南昌、九江及各地举行测验,1931年6月“中国测验学会”成立,并发行“测验杂志”,但因“经费支细,致工作未能如期完成”[1]。后来有关这方面的活动,除师范院校设有“教育测验与统计”课外,在30年代就已经消沉下去了。 

(二)推行设计教学法和实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都是作为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学法介绍进来的。 

设计教学法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教育哲学系主任克伯屈等人所创,1917年输入中国。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曾议决过“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1927年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设计教学法的中心人物克伯屈访华,在上海、北京等地讲演并大力介绍设计教学法。一时这种教学法颇为风行。当时设计教学法实验主要采用不分科的“作业中心的大单元教学”和分科的“设计式的各科教学法”两种形式进行。 

道尔顿制为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在美国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所创,从1922年起中国开始介绍道尔顿制。最早实验道尔顿制的是上海吴湖中学,以东南大学附中等校的实验最著名。据统计,到1925年全国实验此法的中小学有57所。1925年柏克赫斯特来华讲学,扩大了道尔顿制的影响。 

1931年美国教育家华虚朋来华,介绍文纳特卡制,这是一种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混合的教学制度,曾在当时陈鹤琴主持下的工部局小学试行,对某些学校的教学有过一定影响。 

(三)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清末以来关于学校教学方法的问题,一直称为“教授法”。陶行知首先在南京高等师范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来些知识,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陶行知这个观点后来发展成为基于杜威的教学观点而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但是当时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带普遍性的同题,作为教学规律和科学概念“教学法”比“教授法”更能反映教学过程的实质,所以为教育界所接受,此后,均将教授法改称期“教学法”。 

此外,这时一些学校还开展对各科教学法的研究。1927年各省市有专设实施小学者,明确规定其任务为实验新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实验都比较零碎,成果不大。 

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 

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925年8月黄炎培曾提出一个“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划”,随之职教社又提出“试验农村改进计划”。目的是:“期以教育之力,改进农村一般生活,以立全社会革新之基。”在列举的2I项事业中,第一是“研究改良农事,推行试验有效之农作方法”。第二“研究增进工艺效能”。第三“推行义务教育,凡学今儿童,不论男女设法使之就学”。第四“对年长失学者,施以平民教育”等[2]。并于1926年7月以沪宁线上昆山的徐公桥为第一试办区域。办法是在徐公桥成立乡村改进会,下分总务、建设、农艺、教育、卫生、娱乐、宣传7部,试验期6年。1928年开始试验,主要工作为:建立农艺试验场,设立农具农产品陈列室,散发改良种子,组织信用合作社,借低利贷给农民,建立公共诊疗所等;教育方面,建立4所公立小学,2所私立小学,2个流动教室,开办夜校(教材用《农民千字课》,加授农民常识、公民常识、乡村信条),以及建立阅书室,立格言牌,举行露天识字、讲演等。于1934年试验完毕交地方办理。 

此外,中华职业教育社还在镇江黄墟、吴县善人桥、沪郊等地办理过农村改进实验区。为了培养从事农村改造工作的人材,职教社在徐公桥办了讲习所。1933年秋在沪西清河泾创办农村服务专修科,在浙江余姚县诸家桥办了“浙江诸家桥农村改进试验学校”。 

中华职业教育社想通过农村改进的办法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当然是改良主义的幻想。不过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区把发展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采取“富政教合一”的方针,这是它的独特之处。 

(二)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3]。为了实现这个理想,陶行知在1927年创办了晓庄中心小学、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3月改名晓庄学校。 

1932年陶行知草拟了《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提出工学团要把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实施六大训练,即:普通的军事训练、生产训练、科学训练、识字训练、民权训练和生活训练。同年,他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青年夜校后改为共和茶园)、儿童工学团(儿童识字班)、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儿童工学团采取小先生制,还把失学儿童组织起来,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办法,叫自动工学团。学习内容主要是陶行知编的《老少通千字课》。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鱼池的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试验停止。 

陶行知所提倡和实验的乡村教育,虽然提出了六大训练,但实际上他的着重点在于普及识字教育。晓庄师范是有影响的学校,自此全国各省开始创办乡村师范。 

(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 

1926年10月“平教会”选择河北定县翟城村作试验区。1930年“平教会”总会成立县实验区,并系统地提出其乡村教育观点。针对中国农村的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主张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采取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三大方式。1932年晏阳初替蒋介石拟定了《县政改革方案》。1933年河北省政府将定县作为县政建设实验区,设县政建设研究院于定县。“平教会”实验部主任亦即县政建设研究院的实验部主任兼定县县长。“平教会”还在湖南、四川、广西等地开展过平教实验,取得不少成效。 

(四)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只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伦理关系是人的“天然基本关系”,乡村是伦理社会的基础,从而提出了改造社会要从乡村着手的“乡治”主张。这就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办法就是由“乡村运动者”,通过政教合一的途径,用乡农学校去实行对农民的精神陶冶、自卫训练和生产知识等的教育。 

1929年由河南省政府决定,在河南辉县创办“河南村治学院”,由梁漱溟任教务长,设农村组织训;练和农村师范两部,培养基层政权人员和乡村教育人员。1931年在山东省政府支持下在山东邹平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培养乡村服务人员和实施乡村建设的试验区。1933年3月山东省政府划邹平、荷泽两县为县政建设实验区,兼乡村建设实验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就与两县政权合而为一了。由县政府下办学公文,在各区组织乡农学校校董会,开办乡村学校。乡农学校分初高二级,对象包括青少年儿童、成人、老年人和妇女。内容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各乡农学校共同课程,如识字、音乐和精神讲话等;二类是因地因校制宜设置的课程,如自卫组织、自卫训练以及有关生产技术等。 

(五)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 

邰爽秋是“民生本位教育”的倡行者。针对中国当时贫穷愚昧状况,他主张“救国先救穷,教民先教富”,把发展人民生计、改进人民生活作为民生教育的出发点、中心和归宿。从1933年开始,邰爽秋及“念二运动促进会”、“中国民生教育学会”先后在沪西农村、重庆巴县农村等地开展民生本位教育实验十几年。基本做法是:以“沪西农村念二社”和巴县“中国民生建设实验院”为实验机关;以全体工农民众为教育对象;以发展民生的经济活动为经,以文字、公民、休闲、自卫、救国等教育活动为纬;实行“经济分团”、“混合教育”、“就地施教”、“全年施教”等教育组织制度;采用互教互学、自教自学、巡回教学和综合教学等方式方法;坚持知识技能并重,读书做工兼顾,提高工农民众文化素质,培养农村建设实用人才。民生本位教育实验适应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及其发展需要,效果显著。

教育的历史发展新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涂艳国

[摘要]根据人的发展和解放的程度,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一“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一“自由个性”三个发展阶段。以此为主要依据,可以将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三个时期。本文概述了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教育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历史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历史,是人追求解放与走向自由的历史。根据人的发展和解放的程度,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一“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一“自由个性”三个发展阶段。马克思对此有过集中而精辟的论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以此为主要依据,我们可将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三大时期:一是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是未来的理想教育。

一、古代教育

人类开始自己特有的发展历程之后,首先经历的,是一个以各种群体纽带为依托的非独立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包括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漫长时期。马克思把这个阶段的特征,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

所谓“人的依赖关系”,主要是强调这一时期人的发展是以人与人之间的比较直接的依赖关系为依托的。这种依赖关系,构成这样或那样的群体纽带。而个人就依附于这些特殊的群体之中,以这些群体的分子或成员的身份存在和发展,而不是作为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个人进行活动。这种“人的依赖关系”,从社会关系体系来看,是以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并且与这些基本制度所借以存在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直接相关联。正是由于这些基本制度、基本关系以及自然经济形式的性质和特点,才形成了人的发展方面的这种特殊的依赖关系。而说到底,这一切又都取决于这一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马克思明确指出:“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就是说,劳动生产力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生产过程以直接手工劳动为主要内容,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数量有限,分工从自然分工发展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部门间的社会分工;但在总体上说,仍是粗线条的,社会生产的领域狭窄,交往很不发达。这样一种生产力水平,最终决定着社会关系体系的状况,并通过社会关系体系规定了这一阶段人的发展方面的“人的依赖关系”,也通过它所决定的物质文化条件而直接影响到这一阶段教育的发展。

1.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它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这种教育,我们称之为原始的教育。原始的教育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的照管到狩猎父亲的教导,从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到照管家畜或聆听长者讲故事和氏族巫士唱赞美诗,“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自然的、非制度化的学习方式,在世界广大地区内一直流行到今天;这种学习方式,至今仍是为千百万人提供教育的唯一形式。”所以,原始的教育方式并不局限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有了学校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但那是极少数人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仍然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教育的。这是古代教育的基本方式。

2.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便产生了一部分人专门管理生产、掌管国事、从事文化科学活动的可能,使社会上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一方面推动了生产,产生了文字,出现了科学艺术的萌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奴隶制的形成。正由于生产上出现了剩余产品和文化科学的发展,才为专门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因而,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因而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到了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奴隶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毫无人身自由。所以,学校教育被奴隶主阶级所独占;所有的学校,都是奴隶主阶级用来培养他们自己的子弟成为统治人才的场所。根据《礼记》等书记载,我国在夏朝已有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学校的设立。但“学在官府”,政府垄断了文化和教育的大权,奴隶的子弟是无权问津的。从学校产生的时候起,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教育的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还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与任用等方面。

在封建社会,教育的阶级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封建国家官僚机构与奴隶社会相比,更加复杂和更加完善。为了维护这样的国家机器,就必须加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封建社会的等级性,又以世袭的方式、血缘的纽带维系,并涂上宗教色彩,所以特别明显和牢固,富有束缚力,成为封建社会统治的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在教育上的突出反映,就是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奴隶社会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与对立。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脱离。学校与奴隶一开始就无缘,而奴隶正是当时社会中的直接生产者;能进学校的,却又是与直接生产过程无关的统治阶级的子女。奴隶主阶级,主要依靠对奴隶的占有权享有奴隶的全部劳动及其成果。因此,奴隶主要生活得更好,不是靠改进生产,而是靠占有更多的奴隶。这就决定了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不仅相脱离,而且极端鄙视生产劳动。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在社会上所处的卑贱地位,使他们从事的活动和技艺也同遭鄙视。我国的孔子骂“请学稼”的樊迟为小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反对学习实用的生产知识。欧洲有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份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古埃及的纸草书,上面写着一位父亲劝儿子读书的话:“要用心学习书写,这会使你摆脱一切艰苦劳动,成为一位有名望的官员。”。可见,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在当时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了。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从历史的观点看是不可避免的,它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然而,也正是这种观念作祟,使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长期相脱离,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奴隶社会的学校,是这一传统的起点;封建社会的学校,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传统。随着社会生产和文化的发展,这一传统越来越成为限制社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因素。

二、现代教育

社会发展继“人的依赖关系”之后,便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个基本阶段。所谓“人的独立性”,是说在这个阶段上,“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一切人身纽带至少都表现为人的关系);各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自由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人不再是以附属于某一群体(阶级、等级等)所特有的身份生存和发展,而是开始以独立的个人的身份来安排和决定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但是,在这种“人的独立性”前面,又是有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这一限定语的。这便是说,所谓人的独立性,并不是真正的独立,而是“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对人的依赖转化为对物的依赖。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的这种矛盾状态是受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体系及其商品经济形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一方面,这一阶段上存在着普遍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同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异化、人同自己的活动的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同他人的异化。这些异化,严重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人的发展通过全面的、以个人身份进行的交往关系的建立,而在总体上出现了广泛的可能性。而人的能力,也在总体上获得了广泛的拓展,形成了“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种“全面的能力的体系”,是与生产力在机器大工业阶段取得的巨大进步相一致的。而且,与“全面的能力的体系”相对应的,还有“多方面的需求”,人的需要也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和不断满足。不过,“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也好,“多方面的需求”也好,都是从人的发展的总体上说的;就具体的个人而言,情况就不同了。个人发展的片面化和畸型化,不同阶级的成员个人发展的重大差别和不平衡,是总体上的全面性赖以形成的基础。全面的“体系”,是由这些片面的成份构成的;人的总体上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人发展的片面性和扭曲为代价的。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变化很快,而且越来越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的不断变革,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体系,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这样的社会条件,促使人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人对物的依赖性不断减弱,人的能力和需求不断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的独立性与依赖性、总体全面发展与个人片面发展的矛盾不断缓解。与此相适应,为现代社会培养新人的教育,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早在16世纪,德意志就有不少公国颁布了普及教育的法令。后来,欧洲的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法令。不过这些早期的关于普及教育的法律,大多数不具有强制性,因而对普及义务教育的作用十分有限。19世纪中叶以后,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的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大都具有强制性。如185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义务教育法,1870年英国的《初等教育法》,1872年德国的《普通教育法》,1881—1882年法国的《费里法案》,1886年日本的((小学校令)等等。正是这些具有强制性质的法律的实施,使得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及了初等教育。在20世纪中后期,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次大战后完成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国家由教育的极端落后向普及教育迈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完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并快速地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显然,学校教育的普及,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既对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又满足了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了人的解放。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教育的阶级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它主要为新型的资产阶级服务,不反映或很少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但是,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对教育权的争取,随着现代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教育的阶级性日益淡化。在此情形下,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成为社会的公共话题,也成为政治家们优先考虑的社会问题。例如,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人的受教育权利不断扩大;而为了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现代社会已经并在继续作出巨大的努力。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不仅把儿童的受教育权看作是基本人权和生存权的一部分,而且规定:“教育应以充分发展人格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为目的。”1959年11月20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作了规定:不仅强调了儿童的权利,而且强调了双亲、社会、国家应承担的义务;不仅强调了教育的社会需要,而且强调了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1989年11月20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JL童权利公约》,进一步强调了儿童生存、发展和受教育的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使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进步。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在现代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就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马克思曾说:“建立在机器工业上的生产力,……整个生产过程不是靠生产者的技巧,而是科学在技术上的应用。”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既要培养统治和管理人才,又要培养大量的劳动者;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增加科学技术教育的分量,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地位,使之成为现代教育的中心;在教学方法上,则要采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演示、实验、实习等方法。于是,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如马克思在绞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之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逐步结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现代教育的生产性和经济功能,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因此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条件。许多国家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产性事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许多国家的经验也证明,优先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现代教育兴起以后,特别是在公共教育制度形成以后,随着学校大量增加,需要确定一定的规范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并在学校职能健全以后,解决上下级别学校衔接、不同类型学校分工以及办学权限之类的问题。于是,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措施应运而生,促使现代教育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教育的早期,以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出现了制度化教育的端倪;教育系统的形成,教育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教育“制度化”的进程;教育研究的进展与教育经验的积累,使“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

随着教育“制度化”的实现,在教育系统中,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及教育实体内部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都形成一定的标准。在教育系统、教育实体与教育过程中,按标准和规则操作,并逐级实行规范管理,从而尽可能排除了教育系统、教育实体和教育过程以外的干扰,尽可能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教育活动有序地开展。这样,就使教育事业不免带有同其他“制度化”事业共有的特征:一是划一性,即标准化,导致正规教育“十分死板”;二是封闭性,即以自身特有的标准、规则和规范,构筑壁垒,形成对其他系统、其他实体和其他过程的排他性,导致正规教育“十分狭隘”。如何克服制度化教育的划一性和封闭性带来的消极影响,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未来教育

未来社会人类将进入“自由个性”的发展阶段。所谓“自由个性”,是指人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而且摆脱了“物的依赖性”,从而真正独立地、自由地存在和发展自身,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人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

自由个性的实现,是以共产主义的社会关系体系为依托的。而共产主义的社会关系体系,首先是要从根本上废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消灭雇佣劳动制度,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联合劳动,并且将废除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以产品经济形式代替商品经济形式。马克思所设想的这种共产主义的新型社会关系体系及其产品经济形式,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客观基础的。他明确写道:“这种联合不是任意的事情,它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发展为前提。”这种物质和精神的条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取得的生产力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而达到的。对于“自由个性”本身来说,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物质文化条件的充分具备,无疑也具有直接的意义。马克思在提出“自由个性”这一范畴时,强调它是以“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为基础的,这里至少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必须具备应有的“社会生产能力”;其次是这种生产能力应该在新的社会关系体系下为人们所掌握,成为真正为“自由个性”服务的“社会财富”。

在这个发展阶段上,人的自由发展(自由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将在相互联结中达到统一。马克思把“个人全面发展”看作是“自由个性”的“基础”;只有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才能自由地实现他的个性。过去那种片面的个人,畸型化的个人,是难以“自由”的,因为他的“个性”已经残缺不全,扭曲变形。反过来,个人的全面发展,又必然以自由发展为前提;只有当个人真正获得发展的自由时,他才有可能突破片面的局限而达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自由个性”这一阶段上,必然是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伴随着这种统一,各种“异化”现象将被消除。无论是人的能力的拓展还是人的需要的满足,都将广泛自由地得到保证。这个阶段上出现的,将是一种新人。

与这种新人的发展和培养相适应,未来教育将是一种新的理想教育。它将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弘扬自由个性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并不是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突然冒出来的。马克思说,“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因此,现代教育正在朝着未来理想教育的方向发展。事实上,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发表的《学会生存》这篇著名的报告里,就提出了一个指导教育发展方向的基本思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个性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一重要报告里,再次重申了上述基本思想,并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内源发展的真正需要。”该报告对21个世纪进行了展望,认为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和储存及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唧这种着眼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强调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已经和正在渗透到不少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教育改革之中,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教育历史形态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从总体趋向上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以人的社会实践逐步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境况的历史,也是人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肯定的历史,是人由偶然的个人逐步走向自由个性的历史。教育发展的历史,同样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从总体趋向上说,人的教育权是逐步扩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因素是逐步增强的;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逐步凸现的。教育总是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包括提高人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培养人的能力与素质、提升人的地位与价值,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前进。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5)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教育发展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中国教育发展史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