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崩盘的秘密编辑本段回目录
虽然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生物技术公司即使在生物产业中都只是少数,可这一消息仍然引起了整个生物板块的大跌。接着,网络股也大跌了,没有人知道原因是什么,或许仅仅是出自跟风。生物科技和网络科技虽然都被称为科技,实际上相关性极小,没有理由要一起上涨或下跌。但是,这就是2000年3月13日至15日发生的事情——一小撮生物科技股的暴跌引发了整个纳斯达克的崩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连续三天暴跌100点以上。
有人如此解释纳斯达克崩盘的秘密:当时大部分纳斯达克投资者都采用了很高的杠杆,通俗地说,就是向证券公司借入了大量资金购买股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出现微小的下跌,证券公司就会逼迫其割肉,换回足够的现金。在第一天的暴跌之后,许多投资者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被强行平仓的边缘,不得不硬着头皮割肉。这一举动引发了更严重的暴跌。糟糕的是,许多证券公司还在做违法的超额透支勾当,即借给投资者太多现金,收取太高的利息,使得投资者处于非常脆弱、风险承载能力极弱的境地。于是,纳斯达克崩盘了。
2000年纳斯达克回顾 编辑本段回目录
从3月历史最高点到12月22日,那斯达克股市已下跌了51%,总市值由6.7成亿跌至3.3万亿,九个月的时间缩水3.4万亿,成为仅次于1973-1974年间最严重的熊市;4月3日微软反垄断诉讼案使纳指暴跌349点,创纳斯达克29年历史中单日指数最大下跌;4月14日,由于官方公布的通涨率高于人们的预期,纳指又挫355点,轻松将十日前创造的纪录刷新。虽然在喧闹的驴象之战中,美国人一分为二,不惜闹上了法院,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如今购买纳斯达克市场上的股票是一项危险的赌博。人们已经不再奢望像亚玛逊那样股价由18美元狂飙至355美元的奇迹会再次发生。今天,任何一个持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或朗讯公司股票的人都认为,定期储蓄的年收益率是多么的可贵。纳斯达克能否再创辉煌呢?答案或许是令人失望的,在短期内纳指可能会再向下探索,而市场要完全恢复,重续牛市则需要走更长的路。
资金面上,大量资金正在撤出纳斯达克,而在进场资金中投入到科技股的比例也不断降低。首先,机构投资者大幅降低其资产组合中科技股的比重,高盛在去年3月28日就宣布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股票转为其他资产,摩根斯坦利·添惠与Nortel Networks也相继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大选带来的政治不稳定使得外国投资者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纷纷做空头。不少国外投资者,特别是亚洲投资者已经将大批资金撤出了美国。在市场态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些资金不会重新入场。同时,与科技股的一蹶不振相反,许多传统行业股价却不断上升。毫无疑问,人们将会把资金投入到那些业绩优良的低价股上,如能源、医药保健、航空航天和国防。实际上,自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投资者就把资金转而投向那些利润不断增长行业,纳斯达克熊市最大受益者正是能源及公用事业类股票如Duke Energy与Exxon Mobil,医药类股票如Pfizer和其他传统行业如宝洁、可口可乐等。
纳德·戴维斯研究公司的全球证券分析师认为,在一个紧缩循环中,当经济形势恶化时,一次利率降低是不够的,从利率降低到对股市产生实质性的推动,至少存在一个6—12月时滞,即使联储明年年初真的降低利率,纳斯达克要重拾升势最早也要等到第三季度以后,这是因为科技产业中本身存在着销售收入下降的难题,据报道,去年全球芯片出货率由60%降到40%,移动电话销售量下降15%,个人电脑由1999年的20%降到12%,电信设备销售量2001年预计要比2000年再下降13%。
有人或许会问,难道纳指51%的跌幅还不够吗?确实,科技类股票的价格收入比已经有了相当大的降低,但是它真的已经跌到底了吗?纳斯达克100指数(包括该市场上最大的一百只股票)与过去12月中这一百家公司收入的比例大约是120,已从3月份的最高峰170下降了很多,但这一数值仍远远高于它5年的平均值92。历史上的经验表明对市场泡沫的消耗可能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所罗门史密斯·巴尼(Salomon Smith Barney)新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50年代到60年代早期的科技泡沫,电脑股票如IBM在1961年第四季度达到峰值,直到1964年才恢复。石油股票至今还没有恢复到它在1980石油股票泡沫时的高价。该公司的证券分析师说;“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一次会例外”。Brownbrothers Harriman Inc的证券分析师罗纳德·希尔,认为当分析家开始下调收益增长率预期时,熊市通常才走到一半,由于对纳斯达克的收益下降的预测始于10月,指数下跌始于3月,纳斯达克的熊市至少会持续到2001年5月。
2000年纳斯达克共有240只股票下市编辑本段回目录
上海5月28日消息:截至4月底为止,纳斯达克下市的股票已经有147只,是去年同期46只的3倍。2000年全年纳斯达克共有240只股票下市。
据大洋网报道,网络服务提供业者PSINetInc.、Drkoop.comInc.和Globe.comInc.因股价跌破下市门槛1美元而在上月下市。此前,内地在Nasdaq的搜狐网为了避免下市的命运,进行了一场艰苦的“保卫战”。
搜狐2000年中期赶上在Nasdaq上市的末班车,但随着纳指的下挫,搜狐的股票跌破了发行价,在今年初跌破了1美元,陷入了下市的困境。在国外的战略投资者纷纷?售搜狐股票时,内地的北大青鸟集团将购入英特尔公司持有的300多万股搜狐股份,占搜狐总股本的8.6%,北大青鸟因而成为搜狐的前五大股东之一,这也使搜狐的股价在一个月内盘升了50%,重回到1美元之上。这则消息被内地舆论普遍认为是海外资本淡出中国互联网企业,内地资本进场接盘的一个信号。
另据CommscanLLC统计,今年共有37只股票初次公开上市,较2000年的439只和1999年的561只大幅萎缩。目前除了已下市的股票之外,还有122只股价低于1美元。
按Nasdaq规定,如果股价30天内成交价都不到1美元,Nasdaq便会警告上市公司。如果受到警告之后90天的成交价都不到1美元,Nasdaq便将股票下市。股票下市之后,通常会在美国证券自营商公会所经营的店头市场交易。已下市的公司可以申请再次上市。但一旦这些公司离开了纳斯达克市场,他们就离开了公众的视线,失去了信用,将更难集资。
2000年网络股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泡沫最后一班车 搜狐等网络公司纳斯达克上市
2000年,对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新浪、网易、搜狐踩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声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其后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终于也存活了下来,存活下来的公司也进入了青春期,多年后继续在中国互联网业界掀起阵阵风云。
这一年的3月10日,由许多科技股票构成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指数上扬至5000点,与1999年1月以来相比翻了一倍,其成分股股票市值增长超过3万亿美元。这也是这轮科技狂潮引领的牛市行情的最高点,其后市场快速下跌。
2000年,互联网冬天的开始
1998年夏,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提出,“是美国的资产价格膨胀,而不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构成了对世界经济的更大威胁。美国股市场今年又有了15%的收益,与前两年相比竟然增长了65%,而这并不是泡沫出现的惟一迹象。”
2000年3月中旬,受美联储调高利率及微软遭地方法院拆分这两大事件的影响,以技术股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遭遇重挫、不断下滑,网络经济危机全面爆发。3月初的市场高峰过后,股票市场损失越4万亿美元,网络公司的失业人数至少达到112000人。到4月末,缺口达31%,出现了历史上最惨重的损失。到同年9月21日,纳股指数迅速跌至1088点,创下了3年来的最低纪录。与2000年3月10日的历史高峰相比,跌幅达78.8%,重新回到了1998年前的水平。
纳股的连续下挫,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得靠风险投资为生的新兴互联网业遭受灭顶之灾,整个互联网业愁云密布、寒气逼人,但灾难并没有就此停止。就像倾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从2001年到2002年,互联网业的危机很快波及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电信制造业和运营业。许多通信企业股票下跌,盈利状况恶化,纷纷宣布裁员,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之中,成为重灾区。
有媒体报道,“在1999年互联网正热的时候,许多新上市的公司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同网络挂钩。他们有的索性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 .com,有的在公司名字前面加上i或者e,以示公司是同网络有关的。这是因为在那个时期,只要一个公司同网络挂上钩,不管这个公司是赚钱的还是赔钱的,不管这个公司的主营是什么,股价都会被炒得直冲云霄,发行新股时也会被抢购一空。”
“自从4月份纳斯达克指数狂跌之后,许多新近创立的公司选择不再同i或者e去挂钩,有的经营网络生意的公司甚至把DotCom都从公司的正式名字中去除了。并表示,我们不需要这些前缀后缀来拉抬我们公司的身价,那些东西都是多余的。”
踏空网络股行情的巴菲特继续表现悲观,在2001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市场价值仍然高于实际经济水平的三分之一。
这一年 纳斯达克240只股票下市
2000年4月13日,新浪首次走上了纳斯达克的舞台,成为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的互联网门户网站,每股定价为17美元。开盘价为17.75美元。
6月30日,网易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开盘价15.3美元,收盘时,跌破发行价,跌至12.125美元,跌幅21.77%,成交4772800股。网易上市时比起先行上市的新浪来很大程度上并未被看好,因此并未受到投资者热捧。2001年,网易陷入经营财务危机,股票一度跌破一美元,面临摘牌危机。2002年后,随着无线业绩的大幅增长,网易利润迅速飙升,股价也开启了第一轮上升攻势,从1美元左右一路拉升至15美元以上。
7月12日,搜狐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由于赶上的是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最后一趟车,发行当天搜狐就跌破了开盘价。随着纳指的继续下挫,搜狐股票很快跌破了发行价,在2001年初跌破了1美元,此后,股价长期在1美元以下徘徊,随时有被摘牌的危险。
按纳斯达克规定,如果股价30天内成交价都不到1美元,纳斯达克便会警告上市公司。如果受到警告之后90天的成交价都不到1美元,纳斯达克便将股票下市。股票下市之后,通常会在美国证券自营商公会所经营的店头市场交易。已下市的公司可以申请再次上市。但一旦这些公司离开了纳斯达克市场,他们就离开了公众的视线,失去了信用,将更难集资。
多年后,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形容自己那时的境况是:30%的精力应付董事会,40%的精力应付媒体,只有另外30%的精力用在产品上。
在张朝阳看来,那些蓝眼睛、白皮肤的董事会成员骨子里十分傲慢,他们对中国人充满偏见,根本不信任他这个董事长以及搜狐的中国管理团队。每次开董事会,张朝阳都要被质问:从哪里赚钱?而如果公司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财务问题,他这个负责人就会被赶下台。因此当时的张朝阳,每一天都是在危机感中度过的。
尽管艰难,这些公司终于熬了过来,也许在那时,谁都没有想到中国的互联网会发展到如今这样。
三大门户网站2010年最新发布的财报分别如下:搜狐Q2总收入1.4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新浪Q2净营收9940万美元,净利同比增长89%;网易Q2总营收1.99亿美元,同比增长55.5%。
后来有媒体在回忆的时候时候,泡沫是互联网无法回避的一个词语。纳斯达克从5132点跌至最低谷的1108点,4000点让一穷二白打天下的互联网快速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