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证券市场领域,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投资基金品种的急先锋。目前800亿左右的规模已经占了股市流通市值的一定比例,并且还在发展之中,看来,基金发展之势势不可挡,它成为财政、银行以外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社会投资主体,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历史的逻辑,并且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一般投资者的可参与性,投资基金成为现在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中像储蓄一样普通的理财方式一定为时不远了。当前,管理层引导普通投资者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市的政策导向更是十分明确。比如允许保险机构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及时公布基金高派现的分红预案;券商融资政策允许券商用证券投资基金进行质押;继续缓征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印花税;等等。引导广大普通投资人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市,有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也符合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大趋势。从投资基金在海外的发展及其吸引投资者的情况看,从中国发展机构投资者及吸引广大居民购买基金的政策取向看,广大居民通过基金理财致富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特色与评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投资基金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当英国经历工业革命之后,中产阶级累积了大量财富,加上此时正是英国兴盛的时期,英帝国正极力扩张殖民地的版图,以谋求海外投资能获得更高之报酬,资金由英国流向美洲新大陆与亚洲等地区。但由于英国中产阶级人士对于海外投资市场不熟悉,所以投资风险非常高,经常发生钱财被骗的事情。为了保障投资安全,投资人士开始寻找值得信赖的人士,委托专业人士代为处理海外投资事宜,分散风险,由此投资信托事业雏形初具,只是尚未有公司组织,仅是投资人与代理投资人之间的信托事业。投机泡沫终于在上世纪30年代金融风暴中破灭。许多经营不善的投资公司纷纷倒闭,投资人血本无归。美国政府为了市场健全与保障投资人权益,于1934年通过“联邦证券管理法”,1940年通过“投资公司法”,使得美国投资/互惠基金市场更为健全,在上世纪二次大战后形成一股风潮。在欧美国家,基金已成为一般人常使用的储蓄或投资工具。美国在目前约有8000多种互惠基金;日本则是在1954年开始蓬勃发展互惠基金,目前约有3500种。互惠基金或单位信托基金为一种投资方式,即募集多数小额投资人士的资金,委托证券投资信托公司的专家分析研判投资策略并加以运用资金。基金的种类繁多,如果详细进行分门别类,可达数千种之多,就从买卖交易方式来区分,可以分成“开放型基金”与“封闭型基金”,此两种方式是目市场的基金两大主流分类方式。
作者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刘传葵,金融专业博士,著名证券基金研究专家,国内最早从事证券基金研究与实践的专业人士之一。1990年进入金融界工作,1993年起即从事证券基金研究与实践,先后在人民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工作。现为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副所长,并应邀担任中国易富网高级顾问等职。出版个人专著《中国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论》(38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投资基金经济效应论》(29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多部;在《金融研究》、《信报财经月刊》(香港)、《南开经济研究》、《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等知名报刊公开发表证券、基金研究学术论文、专业文章300多篇;已经累计公开发表100多万字文章著述。其证券、基金研究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多次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基金法》立法论证咨询会义,并应邀为多家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过基金产品设计论证咨询。这是作者首次撰写投资基金方面的通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