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年:1958年7月
籍贯:山东烟台
毕业院校:北京邮电大学
张春江,在历任辽宁省邮电局副局长、信息产业部办公厅主任、电信管理局局长等职务之后,他在 1995年1月起任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局长、电信总局副局长、办公厅主任。2000 年初出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主要负责电信监管事务。2003年5月张春江被任命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的职务。2008年5月被任命为中移动集团公司新任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江一直被冠以中国通信业改革派的强硬人物,其作风雷厉风行执行能力超强,目前网通为中国上网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带宽。
个人履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入党时间:1985年6月
参加工作时间:1982年7月
毕业院校: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
曾任大连市邮电局副局长。
1993年8月任辽宁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995年1月任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局长、电信总局副局长、办公厅主任;
1998年3月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
1999年12月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主要负责电信监管事务;
2003年05月任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2004年06月任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2004年09月任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
2008年05月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
2008年06月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2009年12月26日,中央纪委负责人证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经理张春江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12月31日,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江涉嫌严重经济问题,中央已决定免去其现任职务。
2011年7月22日 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江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张春江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中移动前副总张春江放弃上诉 死缓判决于8月1日生效
张春江涉嫌严重经济问题被免职编辑本段回目录

张春江(资料图片)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009年12月31日电 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江涉嫌严重经济问题,中央已决定免去其现任职务。
张春江案起底编辑本段回目录
7月22日,中移动原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江因受贿746万余元,一审被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作为30年来中国通信领域唯一被定性为个人严重违纪的副部级官员,张春江落马,撕开了“垄断”色彩浓厚的电信行业的隐秘一角。
梳理张春江案,其大学同学宋世存、多年好友张锐及其妻,是司法机关认定的行贿人。三人与张结为利益同盟,通过朋友“关系”,寻租致富。
案发落马
在电信领域,张春江资历深厚。
自1982年从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下同)毕业后,张一直深耕电信领域,1999年就成为信产部副部长,年仅41岁。2003年5月,中国电信产业重组,张走马由小网通、吉通合并而成的新网通一把手。在位5年,力推网通整合上市。2008年5月,电信产业再次重组中张春江调任中移动党组书记、副总经理。
此时,张春江正值“知天命之年”,外界多猜测其不久后将接任即将退休的王建宙,成为中移动一把手,前途光明。
然而,2009年12月,却突然传出其被查的消息。
目前公开的报道显示,当年12月,张春江的公开亮相仅有两次。12月3日,张春江就遏制手机黄色信息表态。12月17日,张春江最后一次出席公开活动,在“祝福祖国”文明公益短信传递活动启动仪式上致辞。但据知情人透露,彼时张春江已甚是不安。12月2日,他的好友宋世存已被河北沧县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当天,办案人员查封了宋的住所并进行了搜查,张春江与宋世存的“借款”单据、银行账户汇款记录、别墅房款交纳凭证等重要证据浮出水面。
虽然并不知道办案进展,但敏感的张春江“觉得宋被查应该和自己有关”,2009年12月11日,其主动向中纪委提交了一份书面材料,提及了其有可能涉嫌违纪、违规的问题,并表示随时接受组织调查。
2009年12月25日,张被中纪委双规。
这并不是张春江仕途生涯中首次遭遇“暗流”。早在2006年,中纪委就曾调查过张春江在昌平区香堂村的一处房产,该房产是张为其母亲购买的一处小四合院,被人举报。此事最终不了了之。3年后,张再次进入有关部门视线。
亲密朋友
让张春江极为敏感的宋世存,是张的大学同学,二人交情甚笃。
两人同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宋年长张春江11岁,河北乐亭人,是二人就读的北京邮电学院载波7711班班长,张春江的前妻姬蓉也和二人同学。
在电信领域,宋世存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其和张春江同于1982年从北京邮电学院毕业,1984年,毕业仅两年,宋便成为时任邮电部副部长吴基传的首任秘书。张春江也较为顺利,1985年便开始担任大连市经济开发区邮电局副局长。
在张春江的仕途早期,宋世存扮演了重要角色。据悉,吴基传上任后首次到大连考察时,在大连市邮电局下属电信中心局当局长的张春江被安排一同接机,得以与吴基传见面。在随后的考察中,张春江以突出的业务能力受到吴基传赏识。
此后,张一路顺利升迁,1993年被提拔为辽宁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1995年入京,担任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局长、电信总局副局长,1998年3月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次年即成为信产部副部长。
宋世存的人生,却在1991年,出现重要转折。当年,其因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罪被查,后获刑4年。
1994年,宋世存出狱后,仕途无望,下海经商。
宋世存的这一人生拐点,或间接影响了张春江未来的人生轨迹。
根据司法材料,张春江案的一条重要脉络,正是其和好友宋世存之间的“权钱”往来。
首单买卖
据记者了解,1994年,出狱后的宋世存下海经商,第一笔生意,就找上了时任辽宁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的张春江,让张帮他联系手机销售业务。
据记者了解,当时在国内,手机尚属紧俏商品,手机购销由邮电管理局统一管理,具体由其下属的邮电器材公司统购统销。
宋世存找到张春江后,张便给时任辽宁省邮电器材公司经理的周家广打了电话,说宋世存想做手机业务,让其给予关照。
经张春江的介绍联系,宋世存向辽宁省邮电器材公司供应了约两万部手机。
这笔生意,宋赚了100多万。
随后,1995年1月,宋世存在北京成立北京铱镝电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经营范围是电子、通讯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经济信息咨询等业务。但有电信业内人士透露,这家公司在业内并不知名。
居间调停
2003年,宋世存的视野转向当时热销的“小灵通”手机。当年,中国小灵通品牌UT斯达康在推出10多款自主研发、生产的小灵通手机。宋世存在香港注册了力晋公司,代销该公司的小灵通手机。
2006年左右,因小灵通手机市场萎缩,宋世存找UT斯达康结算时,UT斯达康欠其1000余万元的提成款未能支付,宋世存几次索要未果,便将此事告诉了好友张春江。
此时,张已担任网通一把手,同意帮忙。后宋世存约张春江、UT斯达康当时的负责人吴鹰一起吃饭。席间,张春江谈到“老宋挣钱不容易”,当对方表示有困难,只能给一部分时,张春江又对宋说“差不多就算了”。
不久,UT斯达康给宋世存公司的账户汇入80余万美金。
UT斯达康之所以卖张春江这个面子,当时UT斯达康的董事长吴鹰认为,是因为张春江“是中国网通公司的总经理,能够影响UT斯达康公司与各地网通公司之间的业务”。据相关材料显示,自2003年至2007年,中国网通集团从UT斯达康公司,采购了价值达95亿余元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终端。
对此,张春江并不否认,张在证词中说:“作为公司一把手,能够影响UT斯达康与各地网通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
权力掮客
除帮宋世存直接获利,张春江还为其的“掮客”身份提供帮助。
对此,检方指控的事实一共有四笔。
2007年,宋世存的一个朋友想与中国网通公司合作,在天津滨海新区建IT外包业务基地,找到宋帮忙。张春江亲自主持召开专门会议,表示全力支持该项业务。但终因天津方面的原因,业务没有做成。
约在2007年,代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的销售员找到宋,让宋联系给网通做传输线缆的保险业务。张春江想促成合作,但因网通与保险公司分歧较大而无果。
2008年,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改制的要求下,中国网通公司拟出售下属的5家酒店。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有意收购,宋世存表示可以帮忙联系,如收购成功要给提成。后张春江给网通公司负责此项业务的时任实业管理部经理池泉国打招呼,让其接待并给予关照。此事后因新世界的资金问题没有做成。
2009年,宋世存的朋友王卫红想承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的办公楼项目,找到宋世存,通过张春江联系,二人与四川移动老总李华(目前亦因受贿被查,但据记者了解并非由张案牵出)见了面,后因该项目已经招标承包,没有办成。
这4笔指控,虽然请托人最后都未如愿,但张春江在被调查中承认,他与宋世存有默契,宋世存找他办事,他知道宋世存有利可图,就出面帮助他。
朋友裙带
熟知张春江和宋世存亲密关系的人,找到了一个和“垄断”的电信业做生意的便捷之道找宋世存帮忙,通过张春江“打招呼”,几方各得其利。
宋世存称,帮其他公司联系,他要拿提成,来找其联系业务的公司都知道他和张春江的同学关系,并希望得到张的关照。
有些公司确实看上了宋和张的关系。曾找宋世存帮忙的相关人员在证词中称,因宋世存在电信行业人脉广,其公司就与宋签订协议,由宋帮助联系业务,宋拿佣金。“宋世存经常提起和张春江是同学,关系非常好。”
宋世存给张春江的回报,并不体现在每一次帮忙之后,而是一种长期的感情和金钱投资。
宋世存曾多次对张说,“需要钱就找我”,但张春江“并不会马上去要”。
收受好处
检方指控的张春江收受的宋的好处,主要有4笔资金和1幢价值283万余元的别墅。
2003年春节前,张春江在家中收受宋世存给予的人民币20万元。
2006年4月,张春江和宋世存提到,其儿子在国外读书,每年学费好几万。宋世存“心领神会”便提出帮助解决学费,张随后同意,并将姬蓉的账户信息给宋。很快,宋将20万美金汇入张妻姬蓉的账户。
2007年9月,张春江的老部下兼情人王晖在北京玛丽女子医院做手术,张让宋送来人民币2万元。
2009年,张春江向宋提到他的母亲要来京看病,宋世存表示他来解决医药费,后将10万元用报纸包好,送到张的家中。
金额最大的一笔,是张春江在2004年收受的一幢由宋世存购买的别墅。
据宋世存证言称,2004年初,张春江让其购买两套相邻别墅。宋世存选定了大兴区庞各庄镇的丽水佳园A20和A26号两幢别墅,将A20的户主写成了张的儿子,张春江给了宋近50万元,其余房款全部由宋支付,其又出资对别墅进行装修,并购置家电,前后花费300余万元,后两家分别入住。2005年,张春江让宋将A20号别墅的户主改成其母的名字。2006年,因中纪委调查张春江在昌平香堂村的房产,张怕出事,迅速从别墅搬离,还让宋编写了一份由张春江出资购买别墅的虚假记录,记录中写明他多次向宋支付房款。案发前,张春江将别墅退还给宋世存。
宋世存案发后向办案人员称,张给他50万是为了掩人耳目,万一以后房子被查出问题,他可以说是让宋先垫付。张春江还曾对他说,他沾上房子就倒霉,他住的房子被人告过豪华装修、超标准住房等,中纪委一直因房子的问题查他。
暗度陈仓
张春江案的另一条线索,来自商人张锐及其妻子杨蕊宁。张锐比张春江小4岁,亦为张春江好友,二人结识于张春江在大连任职时。
张锐1962年生于北京,上世纪90年代初下海经商,推销小型交换机,因此与在大连任职的张春江相识。
依托电信行业发家后,张锐的业务范围涉入电信业设备采购、广告招标、电信增值服务等,迅速积累财富,近年来频频以“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身份高调亮相各种活动。其位于工体北门的有璟阁餐厅,是著名的徽派餐厅,曾入选北京都会十大顶级时尚餐厅。他在碧水庄园的别墅,据称有如博物馆。
张春江到北京任职后,张锐在生活上没少帮助张春江,因此两人关系密切,“这些年,张春江一直在电信行业当领导,我也经常让他出席我生意上的饭局,虽然什么事也不说,但张的身份对我帮助不少”。
张春江被控与张锐及其妻子的“生意往来”仅有一笔,即网通公司的形象广告招标。
2004年,中国网通对公司形象创意及相关广告代理进行招标。张锐妻子杨蕊宁担任董事长的阳光加信公司参与了竞标。为了确保中标,阳光加信公司将准备好的几条广告语告诉张春江,其中便有“中国网宽天下”。在总裁办公会上,评标小组演示了两家公司的广告创意,张春江表态“中国网宽天下”的广告创意不错。
参与该会的人说,“因张春江是总经理,对选择哪个公司有决定权,其他人没有提出异议”。随后,网通与阳光加信公司签订了广告代理合同。这个广告,让阳光加信公司在3年时间内,从网通公司获取了2.5亿元的广告费。
贿水长流
同样,张锐夫妇并未在当时向张春江表达“感谢”。张锐对办案人员称,他和张关系密切,“我对他的性格脾气非常了解,他平时做事小心谨慎,如果我直接提出来给他送钱,依照他的做事风格,他在表面上肯定会拒绝”。
但是“机会”是有的。2004年,姬蓉和儿子回国期间,没有车用,张锐购买了一辆丰田佳美轿车给姬蓉回国时使用,平时则放在张锐公司的车库里。
2006年底,张春江将20万元作为车款给张锐。
因张锐租用张春江的房子用来做员工宿舍,2007年春节,张锐以折抵房租的名义,将20万元退给张春江,但随后2年的房租,张锐照付。
2008年7月,张春江和妻子姬蓉离婚。离婚后,张春江曾对张锐表示,他经济困难。张春江还说,姬蓉要搬出去买房住,他感觉愧对姬蓉,想帮姬蓉买房子,准备向宋世存借款。张锐则说,宋世存经常打着他的旗号做生意,借宋的钱影响不好,有瓜田李下之嫌,“不如我帮你解决”。其后,张锐夫妇以“借款”的名义送给张春江250万元。
张锐如此解释“借款”的真实意图。张锐说,他和张春江认识这么多年,他和妻子的公司沾了不少光,赚了不少钱,“我们对他心怀感激”。
张锐承认,如果直接说送给他钱,像他这样级别的领导肯定不好意思收,以借款的名义让他好接受,实际上是送给他,张春江心里也明白。“而且我感觉我和张的关系,要比张和宋的关系近,张有需要找宋解决,我不出力也不好”。
为情所“困”
身为中国电信行业的“巨头”,张春江给身边人的感觉,并非唯利是图之人,其行事风格也向来谨慎。
张的律师周新广举例称,网通上市时,管理人员共获得了1.47亿股期权,张春江本人获92万股期权,但他主动将期权上交。“这表明张春江主观世界里,并不是拜金主义”。
有接近张案的人士表示,2004年左右,其任职网通公司总经理时,分别下发《致各省通信公司主要领导同志的一封信》和致系统内部各位同志的信。信中表示对于一些声称是其朋友、同学、亲戚的人向企业推销产品时不要理睬,信中还提到其弟弟和妻子姬蓉的哥哥与通信行业有一些业务往来,希望各公司不要与他们有任何经济往来。
虽然对“裙带”危害有清醒认识,但张春江依旧因“朋友之情”落马。在请托者、中间人宋世存和权力拥有者张春江之间的互惠关系中,垄断电信行业难以进入的门槛亦是关键背景,为“朋友裙带”的存在提供土壤。
律师周新广认为,张春江只是基于老同学、老朋友的面子,在不违反法律,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行与方便,“并非只为谋利无视法律,无视原则”。
张春江供述,宋世存曾多次说过,赚的钱等两人老了一起花。但如不出意外,张春江将在秦城监狱度过余生,而宋世存不久也将面临审判。他的另一好友张锐也被另案处理。
“追查”张春江编辑本段回目录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秦珊
在电信业内,张春江一直被认为是个“讲政治”的代表,而此次突然被中纪委旧事重提,被业内人士认为有超越商业因素之外的背景。“不要有执念,有时候太想做一件事情反而会弄巧成拙。”一位前网通领导隐晦的感叹道,“时事弄人。”
12月26日,中纪委证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张春江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中组部12月31日宣布免去张春江所有职务。
关于张被调查的原因莫衷一是——中移动发布公告称张春江被调查与中移动回归A股无涉;另一“绯闻”创业板公司神州泰岳也公告说与其无关。某消息灵通人士向本刊表示,张氏被查源于2002年电信行业重组网通整合吉通时存在的巨额账目问题。但另外有人更倾向于相信是2008年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合并时的财务问题,因为如果是前述那桩陈年旧事,“事情会相当复杂,水深不见底”。
在采访中,数位被访者均称张春江“有气度、有能力、想做事”,在言谈中为张春江感到惋惜,称出事前张一直升迁迅速,而且颇有前途的样子——1993年上任辽宁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6年后就升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其时仅41岁,业界人士对其的评语是“年富力强,做事利落果断”,颇得当时信产部部长吴基传赏识。
张春江在任上对电信行业改革的发展做出很多努力。作为基础产业,电信业沉疴痼疾颇多,牵一发动全身,改变极难,但张年轻,志向远大,又是北京邮电大学1982级的专业出身,成了部里少有的积极改革派,业界专家对他在任时几次改革的规划和行动的评价是:“对电信行业的发展和判断把握清晰”。譬如一直严重阻碍行业发展的互联互通问题,他曾作此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面临着调节国内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等多种关系。调节国内企业间的关系才是政府工作的重心,通过对国内企业间关系的调节能间接调控市场,而互联互通正是调节的重要手段。”场面话之下暗藏机锋,表明他既明了电信产业割据的现实,又有改变现状的决心,也许那时他的志向就不是在电信业的疆域里呆多久。
2001年,电信行业进行了建国之后范围最广、幅度最大的一次资费调整。当时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中国电信,作为邮电系统最正统的嫡系,它能量巨大,改革阻力可想而知。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正是张春江,他亲自主持5次大型座谈会,征求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各方面的意见和支持,最后方案成功施行。
生活中的张春江是个典型的山东汉子。酒量极好,为人豪爽、仗义。官居副部长时,他还曾参加一位媒体记者的婚礼,并担任证婚人。2003年离开信产部之前,他曾私下对属下说:“我不会扔下这几百号兄弟(指他分管的部门人员)”。后来作为国企高层领导,面对媒体也常有幽默之言。他任网通董事长期间,曾在香港股东会上被记者穷追猛打追问关于3G发牌与重组的消息,张春江表示没有新消息,如是再三,张说:来自北京的最新消息只有一个,就是今日凌晨3点起至上午11时,北京下了一场大雨。这种相当柔软的方式使其颇受媒体界好评。
2003年5月,张春江就任中国网通集团总经理。这并不是轻省差事,当时网通的整合正遇坚冰,他的任务是整合小网通、中国电信分拆出来的北方十省以及吉通,人员众多、关系盘根错节。此前2002年5月网通集团象征性挂牌成立,时任中国网通总经理奚国华来自上海贝尔,在任一年重组工作都未有太大起色,困难可想而知。一直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张为什么毅然前往?有说法是信息产业部曾有官员到企业就职的常例,杨贤足、周德强都是从副部长之职到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就职,张也希望走这样的路;另一种说法是,张希望做完这件困难的事获得积功,转到地方政府任职,例如2004年后期时曾有传言说其将出任黑龙江副省长。
1999年2月,一个名为“中国高速互联骨干网——宽带IP网示范工程”的项目受到国务院办公会肯定,这就是后来的小网通——同年8月,中科院、铁道部中铁通信中心、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和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人民币1.98亿元。尽管当时的政策没有放开,小网通靠着政府背景还是在2001年2月完成海外私募,包括新闻集团、高盛、戴尔、新鸿基集团等海外投资方共注入3.25亿美元的资金。1994年归国、一直有着“宽带产业”梦想的田溯宁,就任新成立的原中国网通(小网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但这家得天独厚的企业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即使随后几年得到150亿贷款,到2002年仍然已经录得净亏损14亿。
张春江上任后,大刀阔斧处理难题。他明确给网通提出融合、改制、上市三大目标。为此,网通内部进行一系列调整。对吉通,网通按1∶1比例付出4.8亿元收购吉通全部国有股权,把吉通变成全资子公司;为了整合小网通,网通内部又重新成立了网通北方、网通南方和网通国际3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公司,网通集团控股。之后网通IPO时,采用了6+2+1上市方案,也就是由网通北方6个通信公司加上网通南方的上海及广东两省市公司再加上网通国际包装组成的资产上市,之后再回购没有上市的其他分公司。
“小网通合并之前巨额亏损,合并之后网通替其承担所有债务,然而到上市的时候,小网通原来的股东就‘1:1’地成为新网通的股东。这样的方式的确是挺奇怪,让人怀疑。”一位当时经历此事的人表示。这次上市操作也疑是此次张被查的直接原因。
张春江艰难的完成上市过程,接下来几年却迎来人生低谷。由于移动对固话的代替明显,主要经营固话业务的运营商日子非常难过。同样是主要经营固网的中国电信,虽然在王晓初的带领下开始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即使拥有电信行业相当出色的众多人才,精兵强将打拼,也仅仅是勉强维持生计;网通则人员众多,虽然完成整合但内部组织、管理各方面都并不通畅,运营没有太大起色;同时在企业管理上,网通内部对张本人的反对声音很大,据说还有人上访,中组部都曾派人到网通调查情况。
但事实上,张对中国电信业改革进展有着更高的期望,对自己也有着更高的期许。进入2008年之后,从全国两会到各种场合,张都在积极呼吁进行重组。2009年5月23日,中国电信行业第三次重组终于启幕,张春江进入中移动担任党组书记和副总裁,位居于中移动总裁王建宙之后——由于王建宙已届退休年龄,所以张春江接任的可能性极大。
在电信业内,张春江一直被认为是个“讲政治”的代表,而此次突然被中纪委旧事重提,被业内人士认为有超越商业因素之外的背景。“不要有执念,有时候太想做一件事情反而会弄巧成拙。”一位前网通领导隐晦的感叹道,“时事弄人。”
张春江歧途之困:身陷小网通整合泥潭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9年12月31日,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江涉嫌严重经济问题,中央已决定免去其现任职务。据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张春江42岁任信产部副部长,可以说是当时最年轻的副部长,其后仕途一直遭遇瓶颈,这期间的心理变化也许是他后来误入歧途的原因之一。
当张春江被调查的消息一传出,与中国移动关系极其密切的创业板新贵神州泰岳立刻成为市场怀疑的重点。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内部已经审查了一批与神州泰岳关联的中高层干部,中国移动数据部门可能会有一批干部牵涉其中。
12月28日,神州泰岳停牌,该公司相关人士出面表示,公司与张春江事件无关。29日,神州泰岳再次刊登澄清公告称,媒体所传的张春江被双规的起因源自公司,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过在12月29日,神州泰岳的股价在复牌后还是逆市下跌了4.49%,收于104.68元,而当天上证指数涨了0.72%。
飞象网总裁、通信业内资深人士项立刚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神州泰岳只是一个小公司,而且张春江不管业务,因此应该不会与神州泰岳搅在一起。
离奇被查
资料显示,张春江现年51岁,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此后长期在电信领域工作。据悉,张是中国运营商高管系统中较为年轻的一位,同时也被称为中国通信业改革派的强硬人物,其作风雷厉风行。
2000年,42岁的张春江出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是当时较为年轻的副部级干部。2003年5月,张春江出任电信重组分拆后的中国网通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主管中国网通北方十省固定通信网络,包括固定电话和宽带业务。张春江在任期间,中国网通完成对小网通、吉通公司的融合重组,并成功在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
2008年中国电信业重组,中国网通并入中国联通,张春江5月调入中国移动担任党组书记和副总裁。2008年6月,张春江担任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中国移动公告显示:张春江在上市公司中领取的报酬为月薪10万港元,折合年薪120万港币,此外还包括每年18万港元的花红。
而张春江调入中国移动,有观点认为其将是中国移动集团总裁王建宙的接班人。因为中国移动集团总裁王建宙已经59岁,按国资委规定的央企领导人60岁退休年龄计算,只有半年时间了,而张春江出生于1958年7月,才51岁,根据张的资历,因此被认为是王建宙的潜在接班人。
原因猜想
除了神州泰岳之外,坊间对于张春江突遭调查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有报道介绍,项立刚称,张春江被查可能与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的合并有关。其间张春江等一批财务高管虚报网通业绩,目的是在联通重组网通后,使张有希望出任新联通一把手。但结果事与愿违,张春江出任了中移动二把手。而新联通高管在审查网通财务时发现有作假问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激化了矛盾。
不过项立刚在12月29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否认了自己有上述说法,他称:“我根本就没有接受什么媒体采访。”对于此次张接受调查的原因,他表示:“并不清楚,而且应该以官方说法为准。”
认为张被调查的另一个可能原因则可能与当年整合小网通有关。开始就有一大把历史包袱,张春江铁腕整治了小网通、吉通,但整合之后的网通并没有顺利走上盈利的道路,网通的业绩也因为整合而不佳,随后则是网通另一高管田溯宁的离职,使网通有了表面的顺利,但后面则有隐患。对此,有消息称,对张的调查,中纪委早就秘密开始了,而且是张春江到中国移动之前。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发布消息而已,因为怕影响中国移动的股价。不过张春江整合小网通与吉通一事,距现在已经有些年头,因此目前也难以证实。
此外,手机“黄毒”的稽查也被大家认为是张春江事件的一个“风向标”。虽然2009年12月3日,张春江还曾就遏制手机黄色信息表态,但事实上,他在此前长达一年半的履任期间,对手机“黄毒”等现实问题几乎无动于衷。
中移动原副总张春江被判死缓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江,因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北京依镝电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阳光加信广告公司相关负责人给予的财物746万余元一案,昨天下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落槌。张春江因受贿746万余元,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贿赂来自多年老友
张春江现年53岁,曾历任辽宁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后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去年9月10日,张春江因涉嫌犯受贿罪被逮捕,目前被羁押在秦城监狱。
今年7月12日,张春江一案一审开庭。河北省沧州市检察院指控显示,张春江分别接受北京依镝电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世存,以及北京阳光加信广告公司董事长杨蕊宁及其丈夫张锐给予的财物,全部受贿款物折合人民币共计746万余元。
张春江和宋世存、张锐的关系密切,是多年老友。宋世存是张春江在北京邮电大学的老班长。张锐则是张春江在大连任职时认识的朋友。
曾收受别墅又退还
记者了解到,张春江多次收受宋世存的财物,分别是人民币32万元、美元20万元和价值约283万元的别墅一套。张则利用其职务便利,为宋世存承揽辽宁省邮电器材公司手机供货业务和为宋向网通公司的供货商追要欠款等提供帮助。
有报道称,该别墅是张春江准备和女友结婚用的。但据记者了解,这套别墅购买于2004年,当时张春江并未和该女友走到一起。这套别墅加上装修、家电的费用价值300余万元,后来张春江支付了约48万元。检方认定宋世存该笔实际贿赂款达283万余元。
2006年初,因有关部门调查张春江的房产问题,张春江为了掩饰,于2006年6月将别墅退还给宋世存。
张春江从好友张锐及其妻子处收受的财物达270余万。2004年,张春江帮助张锐妻子的公司——北京阳光加信广告公司成为中国网通公司的品牌宣传代理商提供了帮助,使得该公司在其后3年时间从网通公司获取了超过2亿元的广告费。
辩护律师称量刑重
据悉,庭审时,张春江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请求法庭考虑到他认罪态度较好,对其从轻处罚。
张春江的辩护律师周新广认为,检方指控张收受宋世存别墅一套、美元20万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周新广说,在别墅的购房款上,张春江的供述和宋世存的供述有出入,张春江称其为此还曾支付过购房款120万元。但法院认为,根据房产公司的收据、银行存款凭条、对账单等书证,以及张春江的供述,足以认定该事实。
昨天,沧州市中级法院审理认定,张春江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张春江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鉴于张春江在庭审中认罪态度较好,案发后赃款赃物已全部追缴,对其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张春江的辩护律师则认为量刑过重,但是否上诉还要看张春江本人的态度。辩护律师还认为,张春江在被双规前,已把自己有可能涉嫌违规违纪的问题向中纪委做了汇报,应认定为自首。但相关部门认为,张并未主动交代有关犯罪事实,中纪委是根据举报和对行贿人的调查,才掌握了张春江的案件线索。
张春江的辩护律师还表示,纵观近年来的一些高官贪腐案例,与张春江涉案数额、情节相近的案件都判的是无期徒刑,因此相比之下,律师认为对张的量刑过高。
■张春江个人履历
1993年8月任辽宁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995年1月任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局长、电信总局副局长、办公厅主任;
1998年3月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
1999年12月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主要负责电信监管事务;
2003年5月任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2004年9月任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
2008年6月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tech.sina.com.cn/t/2010-01-05/10053737934.shtml
http://cn.china.cn/article/n495742,f7d90c,d2471_11945.html
http://tech.sina.com.cn/t/2011-07-23/090458255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