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7108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9-13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鲁向东
鲁向东
张春江
张春江
王建宙
王建宙
王晓初
王晓初
黄章
黄章
叶兵
叶兵
邓元鋆
邓元鋆
万飙
万飙
田溯宁
田溯宁
李跃
李跃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目录

[显示全部]

基本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田溯宁

姓名:田溯宁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学历: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博士
毕业院校:中科院、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
供职机构:中国网通(集团)股份公司
职务:CEO

个人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63年生于北京。

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辽宁大学生物系。

田溯宁
田溯宁

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87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并获资源管理学硕士学位。

1987年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资源管理专业。

1992年获美国得州理工大学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

田博士曾先后在ICF、TSTC等公司任职。

1994年参与创办亚信股份公司,任总裁。

1994年至1996年期间担任该公司总裁。

1999年6月离任亚信,就任新成立的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02年5月,新网通挂牌,任副总裁。

2003年11月,网通国际正式挂牌成立,出任总裁。

2004年1月中国网通集团南方公司成立,田溯宁任总经理。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委员。

职业生涯编辑本段回目录

1963年生于北京。
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辽宁大学生物系;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7年获中科院资源管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德州理工大学(TexasTechUniversity)资源管理专业,1992年获美国得州理工大学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其后曾在ICF,TSTC等公司任职。
1994年田溯宁博士在美国创办以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亚信公司。为实现把握信息革命机遇,实现科技报国理想的愿望,1995年田溯宁博士将亚信公司移师国内,最先将Internet核心技术带回中国,组织一批学有所成的留学生,专业从事Internet网络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在田博士的领导下,亚信公司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先后承建了CHINANET上海热线中国金融数据网和各省电信系统的互联网络等近百个网络工程,被称为中国Internet主建筑师。公司到1998年已经成为有员工450人,年销售额6亿人民币的国际性的民族高科技企业。

1997年亚信公司被美国Fidelity投资公司评选为世界上最有投资价值的企业之一。1998年田溯宁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成为新世纪的世界企业领导人。1999年亚信公司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500家高速成长的企业之一。

由于田溯宁博士管理亚信的成绩及对中国IT业的贡献,1999年3月,被聘为有"中国第三电信"之称的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裁。这是国家级电信企业首次从非国有单位聘请老总。

中国电信重组后任中国网通集团副总裁。2004年1月中国网通集团南方公司成立,田溯宁任总经理。

中国互联网十年思考 编辑本段回目录

互联网:中国与世界同步

1995年,美国网景公司的成功IPO成为互联网商业化的标志;也是在1995年,中国30个省市共31个节点的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设全面启动,打通了以多条高速数字专线形成的相互联接,推动了网络的商业应用和深层次技术的发展。以此为起始,互联网在中国已有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跳过了互联网发展的实验室和科研所阶段,直接驶入商业化的快车道,在这个重要的核心技术应用方面与世界保持了同步,这在中国最近几百年历史上是未曾有过的事情。

十年来,互联网迅速渗透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互联网用户从无到有,如今已达到1.03亿(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5年6月30日);国人从对互联网一无所知,到把它视为同读书、看电视、打电话一样的现代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历史上还从没有一个事物能像互联网这样,这么快就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方式,带来巨大的文化变革,深度改变经济结构和产业格局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

十年来,互联网培养出中国新一批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这批企业和企业家把一个个想法变成了产品与服务,更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前人无法理解的速度创造出巨大财富。从历史上看,中国企业家第一次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底蕴中寻掘出适用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规则,并运用到现代高科技企业的制度建设中去。企业家精神、成长型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纳斯达克上市和现代法人治理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传奇故事的精彩章节。十年中有14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创值出近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而这些企业和企业家也由于其财富创造过程的透明与规范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十年来,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在中国这片有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土壤中得以生根发芽。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执着梦想、不怕失败的“企业家精神”在互联网企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榜样(RoleModel)。中国青年的人生偶像更加丰富,不仅有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也有传奇式的互联网企业家如丁磊张朝阳陈天桥。高科技英雄的形象不再被比尔·盖茨等西方人垄断,越来越多如你我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跻身这一队伍。

十年来,中国互联网也在创造着独特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充分适应了中国互联网的商业环境,它表现于门户网站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独特的分账制度的确立,表现于游戏运营商有效的经销渠道的建立,以及电子商务公司线下与线上运营的结合、对“鼠标+水泥”商业理念的有效实践。

十年来,在中国,没有哪一个行业像互联网产业一样,成为中国高速发展与开放的符号,它表现出了中国经济与企业家群体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和独特性,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新的挑战。

中国:不明方向的领先者

互联网在中国,用十年搭建了一个新世界的雏形,但它到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是像传真、电话一样的技术革命,一种新的媒体,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抑或,它是否加剧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催生出更多的问题?

中国有着数量巨大而且高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不久之后,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就会超过美国,像手机和电话一样成为世界第一,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互联网产业竞争的主战场。但是,对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用户数量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仅仅是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应用的买家吗?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能否同微软的视窗系统、高通的CDMA标准一样,来主导行业的话语权呢?我们是否可以依托巨大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参与建立新的、由中国企业主导的世界互联网产业秩序呢?

在中国过去十年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高速发展,但无论在愿景、地位,还是在规模方面,均缺乏领导者。中国互联网企业家,这些时代的宠儿、商界的明星,如何才能拥有更远大的抱负,更广阔的视野、更坚定的信念与更宽广的胸怀,把握好历史给予我们的良好机遇,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扛鼎人物,建立可以担当中国、影响世界的伟大互联网企业并使之生生不息?

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依然没有根本上的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在技术上,几乎百分之百的互联网技术来源于美国;在商业模式上,几乎所有的商业应用均移植自国外(门户、在线拍卖和付费搜索来自于美国,即时通讯最早翻版于以色列人开发的ICQ,无线增值业务始盛于日本和韩国,在线游戏发源于美国,VoIP、Blog等新应用也先诞生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而中国独特的商业模式如门户网站与运营商建立的分账模式仍非常脆弱。

社会生活方面,互联网在表现出日益显著的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瘾、不良信息等许多负面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和监管者的关注。

如果将互联网产业比作马拉松的话,这十年我们仅跑了一万米。我们紧跟领跑者却难以超越,我们掌握了一些技巧但缺乏全面竞技的策略与能力。我们是不明方向的领先者。

宽带:互联网时代的蒸汽机


很难准确预测互联网产业在下一个十年究竟会发生什么,但可以断言,互联网产业下一个十年的主题都将基于的平台展开。

在过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网络连接方式以拨号上网为主,互联网传输速率大多在64K以下。在这样的连接速率下,人们设想的关于互联网的许多应用难以实现。这也许就是2000年互联网企业在资本市场遭遇雪崩灾难的主要原因。

过去十年中,全球电信公司在光纤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巨大资本,为宽带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年来,ADSL光纤以太网以及有线网三种主要的宽带传输方式迅速普及,互联网的接入速率从64K提升到2兆以上,从间断拨号上网到不间断高速连接。今天,中国宽带用户已达到5000万人,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宽带国家。随着移动3G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也必将走向宽带。

回顾工业革命的历史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今天的互联网。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们摆脱了自然的桎梏,而蒸汽机的发明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当蒸汽机被广泛应用到交通运输、航海、机器制造等各个方面之后,整个社会的面貌为之改变。宽带,从许多方面来讲也具有这种革命性技术的特征,它就是我们今天互联网革命时代的蒸汽机。

宽带给我们提供了过去未曾有过的速度与方便,使我们能够进行海量数据的传输,使时间、距离、产品、市场的意义发生改变。下一个十年,随着宽带的发展与普及,会有更多机会改变产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时代的“汽车工业”(蒸汽机在交通中的应用),互联网时代的“航海业”(蒸汽机在航海上的应用),互联网时代的“电力工业”(蒸汽机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方面的应用)等等,很多应用还没有开始,中国的宽带互联网产业在等待着中国的瓦特、爱迪生与福特。

对于互联网,我们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难得仅有的技术机遇,是21世纪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是中国赢得主动、引领世界的技术引擎。我们还没有把握的是——下一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但至少,我们已经立足于宽带这样一个想象力的平台,下一步的全球竞争将是在这个平台之上的创造力与实践的竞争。

企业家:任重而道远

十年前,不只在中国,全球互联网企业都面临过“生存或者毁灭”的问题。即便在这个产业已经繁华如此的今天,“生存或者毁灭”的问题依然存在。依靠现有的技术、商业模式筑起的门槛根本不足以让一个中国互联网企业长盛不衰,产业融合、技术变革更带来了大量机遇,使追随者随时都有可能超越领先者。正因为这一点,中国互联网企业从来不乏希望——只要生存,就可能繁荣。

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中,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有着独特的历史机遇和社会责任。互联网是全球的,而企业和企业家,是民族的。下一个十年,我们应该有机会诞生出具有中国理念的、引领世界的互联网企业;下一个十年,我们应该努力制定出具有中国产权的、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互联技术与标准;下一个十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应该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影响力。

没有哪个时代比我们现在更需要企业家精神。“创新”、“勇气”、“不怕失败”、“责任”,这些人类社会的关键品格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把握机遇、担负责任的精神源泉信仰基础。我们没有时间抱怨和等待,我们只有更加积极地去适应、去调整与创造。我们有了初步的成功之后,应该探寻更有意义的人生,担负更重的企业责任,释放更强大的奋斗动力。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果说这是一个中国复兴的世纪,我们恰逢其时。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也许可以从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汲取思想、沉淀信仰,来建造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并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梦圆香江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5年1月20日,是中国电信史的一个重要日子,香港电讯盈科成为首家有国企股东的境外电讯公司,这也是中国网通国际化的第三颗重要棋子。

网通总裁田溯宁是国内公认的“浪漫主义”企业家,在过去数年间,田溯宁从一个不懂技术也不懂金融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中国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之一。他很早就将国际化定义为网通的发展目标之一,并渴望用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来改造网通,将这个原本充满了传统气息的固话运营商最终转变成为一个新型的国际电信公司。


当年在最艰难的时候,田溯宁执掌下的小网通曾“蛇吞象”--吃下亚洲环球电讯,花8000万美元买下一张价值十几亿美元的东亚电信大网,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大城市都是它的登陆点。


即使是在海外上市的关键时刻,他也未曾放弃与李泽楷商讨收购香港电话公司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田溯宁为网通赢得了相当的国际声誉,这从网通IPO时受资本市场追捧的程度就可见一斑。


赫赫有名的新闻大亨默多克进入网通董事会,并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更是让人对田溯宁刮目。


许多人认为,网通公司的发展轨迹,与田溯宁的个人特质是分不开的。田溯宁喜爱英国文学,还热爱网球和骑马。习惯用英语交流,对于国际规则了如指掌,擅长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扩张,熟悉他的人说,田溯宁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有一种“革命的理想主义”。和他在一起,总是会被他的热情所感动。


1963年出生的田溯宁,曾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博士,1995年创办了亚信公司并任首任总裁,1999年起又率先打破国有企业的常规,任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裁,直到目前成为整合后的中国网络通信集团总裁。田溯宁未曾受过太多的责难。事业上的成功让他雄心勃勃,他甚至立下誓言,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通过宽带来分享高科技的快感。在公众面前,田溯宁更多地扮演着一个演说家的角色。


在田溯宁“泛亚电信商”的理想中,电盈的国际化角色将成为网通开拓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的跳板。网通主体业务在北方,在南方却建有一张宽带网。网通未来战略重心在东亚,以境外迂回战略把内地东南沿海市场与香港、台湾的电信市场连成一体。这里也是目前亚洲最火热的电信市场,此举对亚洲各大电信商都是强大威慑。


在成功上市后,田溯宁又成功实现对电盈的参股,无论外界怎么评价,网通国际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人物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被称为中国因特网建筑师的田溯宁是丁健的最好搭档。1993年其与丁健共同创建了以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为主的亚信公司。当亚信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飙涨的时候,田溯宁早已欣然前往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担任总裁。作为国家级电信企业首次从非国有单位聘请的老总,田溯宁也成功地完成了由管理私企到管理国企的转变。肩负着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项使命。田溯宁希望通过网通自身的发展,能够给国企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田溯宁总给他的同事一种他们在从事一场伟大革命的感觉。这源于他对于信念的执着——他诚恳而雄心勃勃地相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将改变中国的历史。

资本与创业的故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田溯宁商业生涯四个关键的转折背后,都能看到“资本”的身影。如今,他引领的中国宽带产业基金,成为了更多创业者的造梦人。在他看来,宽带是新时代的“蒸汽机”,是电信、媒体、互联网和IT四大行业大融合的基础,也是在错失数次机遇之后,中华民族实现突破性发展的重要契机。

与资本结缘的三次创业

我第一次创业是在美国留学期间。虽然我学的专业是草原生态学,但受当时的高科技浪潮影响,我创业的想法已经非常强烈。有一次开会的途中,我遇到一位北美草原分类协会的会长。聊天时我得知他开发了一个软件,可以进行支票扫描,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下飞机时,我们创业的思路已经成型了。随后我们两人成立了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BIS)这家公司,他拿出20万美元作为注册资金,我们各占50%的股份,他负责技术,我负责市场营销和公司管理。

半年之后,公司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生平第一次面临金融危机问题:公司账面上还剩下16万美元。按照法律,虽然我当初没有投入一分钱,但由于拥有这家公司一半的股权,还应该拿回8万美元——这样的产权问题,让当时的我怎么也弄不明白。经历了这个过程,我慢慢知道了股权和股东是怎么回事。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创业,却也是我第一次成功的融资。我的天使投资人,就是那个在飞机上认识的人。

1993年,我和丁健相识,随后在达拉斯注册了亚信公司,这是我的第二次创业。1995年回到中国时,中国的互联网刚刚萌芽,一共只有几千个互联网用户。虽然我们的初衷是做信息服务,但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极端缺乏,所以亚信开始着手建网。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发展得非常迅速。1995年亚信只有三个人,到了1997年,公司已经发展到了几百人,收入有两亿多元。

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公司收入很多,但是现金总是不足,甚至没有钱发工资。这让我非常费解。回头来看,这其实是因为当时亚信的商业模式有很大的问题。当时我们签订合同后,就开始建互联网的接入站点,但客户只付20%的定金,其余的资金需要亚信来垫付。在项目少的时候还能够周转得开,等到公司越来越大,现金流就会出问题。

这时候,我们才第一次接触到了风险投资的概念。当时,我们见了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第一人”的冯波。他告诉我们,亚信面临的问题,几乎所有硅谷的公司都会经历。亚信需要的就是风险投资。

这个概念让我非常激动。与亚信六个核心成员商议后,我们决定引进风险投资。1997年10月,亚信融资1800万美元。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资本的启蒙过程。例如,公司到底该怎么估值?亚信到底值多少钱?谁也弄不明白。后来才发现,当时签订的条款并不公平,例如:有一个对赌协议:如果亚信2000年实现不了规定的净利润,股权的安排就很不利。回头来看,这个对赌目标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由于这个贸然签订的“对赌协议”,我们作为亚信创始人的股权也被大大稀释了。

但如果当时不签这个“不平等”协议,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协议签订两个月以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了,此时再想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这1800万美元,即便亚信不会死掉,它的发展也会大大受阻。

在当时,亚信承载着成为“中国互联网建筑师”的梦想,如果没有这一笔风险投资,这个梦想是无法实现的。另外,投资方为我们建立了很多规则,例如要求亚信建立基本的预算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这些,亚信的发展也很难想象。

当然,当投资人主导一家公司的发展时,也难免带来一些短视。因为投资者需要每天都有利润的增长。亚信是中国最早涉足互联网的企业,却在随后的发展中错失了很多机会——错过了搜索,错过了电子商务,也错过了门户网站……这方面可总结的教训的确很多。即便如此,那次融资依然是必然的选择。

1999年,亚信正在筹备上市,这时广电总局、铁道部、上海市和中科院共同成立了网通,请我出任网通CEO,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在网通的创业与资金的关系就更密切了。因为亚信基本上还是做软件,资金需求不大。而电信公司每年的投资都要上百亿元,当时网通要在16个城市建一个环绕的网络,需要42亿元人民币,而网通的股东只有不到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其中还有很多光纤入股。

但我的运气不错。当时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新型电信公司正如日中天。有了亚信的经验,我们开始主动寻找融资。BCG(波士顿咨询)等咨询公司帮我们做了一个建设中国光纤网的宏大计划,然后开始了融资的道路。经过三个月的路演,网通融到了3.25亿美元。半年之后,互联网泡沫破灭,电信公司的市值也跌得一塌糊涂。

正是这3.25亿美元,再加上我们向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贷款一共70亿元,帮助网通建立了全国第一代的光纤互联网。这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好的新一代光纤网络,从北京一直建到武汉,从武汉一直连到广东、汕头,随后又建了海底光缆。这样一个“宽带的梦想”,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真是无从谈起。

用资本促进产业整合

在我的创业经历中,资本尤其是股权投资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我很幸运,但很多不那么幸运的人,也许错过了,创业的梦想也就幻灭了。2005年,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后我到底要做什么?怎样才能把握住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怎样才能把我过去的经验利用起来?我想,应该做一个投资基金。2006年,我从网通辞职,建立了现在的新平台:中国宽带产业基金。

我始终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中,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作用甚至要远远大于在美国。中国面临着一种复杂的情况,市场经济的变革和高科技的变革同时发生。一方面不确定性很大,另一方面机会也非常多。用什么去抓住机会,把握不确定性,将它们变成伟大的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有远见的投资者和企业家的合作。我们这一代人,用几十年时间经历了西方两百年的历程,这让每个人的一生变化都充满着传奇色彩。而变化才刚刚开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行业融合。

首先来看电信行业。贝尔发明电话一百多年了,移动电话最早是贝尔实验室发明的,发明之后二三十年没有人使用,然而在最近的10年中,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2000年,计划部门在做规划时,预计到2007年中国将有5000万个手机号码;而今天,这个数字是接近5亿。

再来看媒体、IT和互联网行业。从报纸成为产业,到广播时代、电视时代,目前进入互联网时代。如今,电梯间挂上一个屏幕就变成一个媒体,手机也变成了媒体。未来更大的变化是媒体互动,真正做到分时、分段、分众。在过去30年里,IT、互联网行业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30年前我们不知道有一家公司叫微软,10年前不知道有一家公司叫Google,如今它们都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企业。

如今,电信、媒体、IT和互联网这四大行业呈现出融合的趋势,而这种融合的基础就是宽带。这就是我们取名“宽带产业基金”的原因。

在过去的行业变迁中,涌现出一大批伟大的企业,例如微软、英特尔等等。中国的企业没有赶上那一波浪潮。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出现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盛大网络,其中不乏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继续思考下去,在未来宽带的时代还会发生什么?

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宽带就是这个时代的“蒸汽机”。人们对带宽的追求就像对速度的追求,是永远无止境的。中华民族的经济要真正实现跳跃式发展,就需要突破性的技术——就像荷兰人发明大肚船、英国人发明蒸汽机、美国人发明电和汽车一样。中国在民族复兴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根本的、创造性的发展,使发展速度可以大大超越传统商业模式。中国的“瓦特”、“爱迪生”将会在什么领域出现?我认为,他们将在宽带领域出现,在四个产业的融合中出现。

整合者,而非“野蛮人”

要实现这样的梦想,中国的创业者需要什么?首先,需要让创业者充分了解行业融合的趋向,要对电信、互联网、IT等行业都非常熟悉;其次还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中国社会分为很多“圈子”。当年在亚信,虽然也免不了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但对于他们的圈子,我不理解。到网通工作之后,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多了,我发现政府完全是另一个体系。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有自己的做事方法,自己的语言和价值观。而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有各自的圈子。由于我的经历,对于这几个圈子我都不陌生。与投资人在一起,我可以谈投资;与创业者在一起,我可以谈创业经历;和政府领导在一起,我也能和他们找到共同语言,找到他们的诉求;和民营企业家在一起,交流也没有问题。所以我在想,需要找到一个最好的方式,把这几个圈子联在一起,互通有无,这个方法可能就是做产业投资基金。

宽带产业基金的使命,就是在四个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成为推动者、沟通者和协调者。在投资互联网和媒体的时候,带入我们对电信的理解;在投资电信公司的时候,带入我们对媒体和互联网的理解;在投资受监管行业的时候,带入我们与政府交流的经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数字生态系统。

在我们所说的数字生态系统中,打个比方,电信公司是分发渠道,相当于是输油管道,媒体提供的内容相当于原油,炼油厂就是新一代基于网络的软件。例如今天人们看“手机报”,其实就是把每天在报纸上能看到的内容,通过网络传输、计费认证等一系列功能发送到手机上,形成一个价值链。在产业的早期,上下游的整合是必需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的信息产业脱颖而出,三星、LG都成为了全球行业的领导者,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韩国的大企业以家族为核心,与政府合在一起,在价值链上进行了明确的整合;资本主义早期,美国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也都进行过行业上下游的整合,形成了19世纪初期的形态;在日本经济发展中,银行起了很大的作用,与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可以扮演“融合者”的角色,通过对上游、中游、下游进行战略性投资,使被投资的企业互相支持和了解,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PE扮演的角色与在西方通常扮演恶意收购的角色不同——它不是门口的“野蛮人”,而是带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建设数字生态系统,让每个物种在这样的系统中都能够互相支持,共同繁荣。

田溯宁:我坚信冒险和创新精神编辑本段回目录

田溯宁 宽带资本董事长
田溯宁 宽带资本董事长

  不提微观经验,你在网通的经历对你认识中国的政经环境有什么帮助?

  田溯宁:我认为现实中中国的进一步的改革,包括国企改革,会比很多经济学家设计的复杂得多。中国长期形成固定的格局,有很多大企业被政府所管理、所拥有,是各方面能够被接受的。你想象过没有?如果中国运营商是被几个人所拥有的,老百姓感情上可能不会接受,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很深的理解。改革跟中国传统,不仅仅是60年的传统,可能跟几千年的传统都有关系。

  第二,我觉得国有企业也不是像外面简单讲的没有竞争力,国有企业有一些非常优秀的领导,非常优秀的一群同事,兢兢业业的工作。

  你说体制好的话我能管好那个企业(网通)吗,未必。我觉得那段时间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有些事我做不好,得认输。也不是你学习就能学到的,很多东西我自己想那段时间我在德克萨斯除草呢,人家已经开始从基层干起了,很多东西是没法重复的。

  因为深入了一家大型国企,了解到许多外面看不到的情况,你对于中国能成长起什么样的健康市场经济会感到悲观吗?

  田溯宁:要十年前我肯定会很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田溯宁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