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3197 次
  • 编辑次数: 5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9-25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数学美
数学美
外星人
外星人
梅森素数
梅森素数
系统相对论
系统相对论
自制核反应堆
自制核反应堆
机器人系列组图
机器人系列组图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
《阿凡达》背后科学
《阿凡达》背后科学
爱情环
爱情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
计算所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中国首枚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所况简介

计算所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随着学科与技术发展,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中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及联想、曙光等高技术企业。

计算所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正在发展成为由本部核心所和建在上海、苏州、宁波、东莞等地的若干个分部组成的网络型研究所。

计算所本部现有三个研究部和两个研究中心。系统结构研究部主要从事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研究,如计算机体系结构、微处理器设计、网络存储、编译和空间信息处理等,主要科研成果包括曙光高性能计算机、龙芯CPU、蓝鲸网络存储等。网络科学与技术研究部研究网络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新一代网络通信/互连标准与关键技术、网络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平台、惠及大众的低成本网络服务软件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与系统。智能信息处理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前沿的探索性、创新性研究。其目标是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前瞻研究中心从事基础性、前瞻性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普适计算研究中心目标聚焦在面向低成本信息化重大需求的相关先进技术研发上,包括低成本无线接入技术、低功耗先进终端技术、易管理与使用的软件技术以及面向“龙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计算所坚持“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三性原则,坚持新时期办院方针,以“跻身国际前沿,关注国计民生,引领中国信息产业”为己任,落实“创新、求实”的理念,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学术机构。

目录

[显示全部]

中科院计算所:从“摇篮”到“先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49年以前,中国在计算技术领域基本上是一片空白。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华罗庚的领导下,1953年1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开始了计算技术的早期研究。
 
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的科学家,在原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包括计算技术。同年,科学规划委员会又提出了“四大紧急措施”,将计算技术列为其中之一。据此,中国科学院在1956年成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以中科院为主,集中了原第二机械工业部、解放军总参三部、高等教育部等几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筹建计算技术研究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此诞生。
 
历经50多年的创新求索之路,而今的计算所已经步入一个“新的辉煌时期”,承担起“创新科技,引领未来”的历史重任,不仅成为“发展信息科学的先锋”,还成为“产业先锋”,在提升我国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冲击信息科技世界前沿的战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56年4月至6月,我国制定了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了科学家并合影留念。之后,开始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2001年,江泽民参观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


    2004年12月29日,胡锦涛参观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成就展,听取李国杰所长关于计算所龙芯1号、曙光4000、IPv6网络关键技术等科技成果的情况汇报。


龙芯1号CPU芯片2002年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人不能设计通用CPU芯片的历史。

    曙光4000A超级服务器2004年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在2004年6月世界高性能计算机TOP500强中位列第十,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本报记者 计红梅
 
中国计算机的大本营
 
何绍宗曾经担任过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第一任办公室主任。对他来说,1956年6月14日是一个极其难忘的日子。在中南海怀仁堂草坪,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参加制定全国十二年科学规划工作的500多位科学家,并合影留念。就是在这次接见之后,开始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当时,国内懂计算机的专业人员很少。筹备委员会按照规划中提出的“先集中,后分散”的组建原则,以中国科学院为主,集中了原第二机械工业部、解放军总参三部等几方面的科技力量,全国大协作,共同开拓我国计算技术事业。到1956年底,在筹委会临时办公的西苑大旅社聚集了314人,组建了计算机整机、元件电路、计算数学三个研究室。1958年2月,计算所迁到了中关村新落成的科研楼。
 
据记者了解,1956年筹建计算技术研究所时,我国各大学都还没有计算机专业。为了解决研究和教学人员的来源,当时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派遣科技人员到苏联考察计算机、进修和读研究生,派遣高中毕业生去苏联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面向全国抽调高等学校在学的三、四年级学生来北京,开办为期一年到两年的计算机训练班和计算数学训练班。从1956年到1962年举办了四届,共培养出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水平的计算技术专业人员700多人。通过国内外途径培养的这批技术人才,就是我国计算机事业初创时期的基本技术队伍。
 
在计算机研究方面,筹备委员会确定了先仿制,后自行设计的原则,决定引进苏联的计算机图纸资料,邀请苏联专家来华指导和帮助,组织国内自己的力量进行生产和调试。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便仿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和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1958年8月1日,103计算机可以运行短程序,标志着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已经诞生,计算技术在我国不再是空白学科。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计算所也把这台机器称为八一型计算机。
 
之后,104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于1959年4月开始试算,国庆节时宣布研制工作完成。在这台计算机上演算过许多重大科学课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当中的计算任务,军委测绘总局的大地测量计算任务,铁路车站最优分布计算,以及5个大型水坝应力计算任务都是在这台计算机上实现的。
 
筹备期间,计算所还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107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和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率先开始了计算数学和程序设计的研究,并用其成果在电子计算机上完成了国家许多重大工程科学计算任务。
 
经过1956年到1960年约4年时间的集中,参加协作的各单位人员相继返回原单位,开展各自的计算技术研究工作,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计算机研究所;来进修的有关高等院校的同志也先后回到地方建立了计算机专业。地方科学分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上海、沈阳、武汉、西安、成都、兰州、合肥、南京、天津、太原等地先后建立起近20个计算所、计算站、计算机研究室。
 
“有人说‘中科院计算所是个大熔炉’,有人说‘是中国计算机的大本营,为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培养输送了大批计算技术骨干’。是的,的确是这样。”何绍宗说,全国有相当一些计算机研究所的所长、大学计算机系的主任是在计算所工作、学习过的。
 
经过艰苦的创业历程,计算所自身的科技力量有了很大发展。1959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务常务会议通过,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当年底,全所人员达到983人。
 
此外,计算所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分蘖”派生出新的研究实体,继专用机、固体电路和计算数学研究室分立出去先后成立了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和中科院计算中心以后,软件研究方面的三个研究室又于1985年分立出去成立了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上世纪90年代,以计算所网络研究室为基础,又组建了中科院网络中心。计算所像一只老母鸡,不断“沿途下蛋”,促进了我国信息领域学科的发展,完善了我国计算技术的科学体系。
 
“两弹一星”的功臣
 
在纪念计算所成立50周年的庆典仪式上,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曾对计算所成立之初的目标进行过这样的概括,那就是“为研制‘两弹一星’提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
 
实际上,计算所在前20多年里,发展方向和任务一直十分明确: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制计算机系统,为发展国防尖端技术服务。在这个发展阶段,计算所研制了几十台计算机,包括高性能通用计算机、各种专用计算机以及各种配套设备,提供给国防部门在研制“两弹一星”工作及其他重大任务中使用。
 
在104机仿制工作后期,于1959年夏,开始了119型通用计算机的自行设计和研制工作。这台机器立足于当时国内的技术条件,用电子管和晶体二极管构成逻辑元件,吸收国外新型计算机设计上的长处,改进了104机编程和使用上的不便之处,着眼于提高机器的实际解题效率。119机在1964年4月研制成功,经国家科委组织鉴定后交付使用。该机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和研制的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获得过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一等奖,是我国计算机领域里的一项重大创造,它标志着我国自主发展计算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119计算机上完成过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全国首次大油田实际资料动态预报的计算任务等。
 
109丙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台通用大型晶体管数字计算机,其技术指标和主要设备都具有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水平。1967年9月研制成功,经原国防科委组织鉴定后,交付二机部九院使用。这台机器为九院工作了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它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定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原国防科委领导誉为功勋计算机。
 
按照原国防科委要求,1968年又复制成功一台109丙机,交付原七机部使用,机器代号为015机。这台机器在704所运行16年,工作稳定,总共开机9万多小时,有效机时8万多小时,交机率历年平均90%。它为我国航天战略武器、运载火箭的多个型号从方案设计到定型生产多个阶段的理论计算,提供过大量的重要数据和决策依据。015机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所最早研制的专用计算机是18010车载数字计算机,用于遥测数据的自动记录与处理。1964年研制成功,鉴定后交付原七机部一院使用,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奖。
 
1966年,计算所研制出了156组件计算机,它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用于控制导弹弹体的专用机,提供原国防部五院(后改为七机部)使用。
 
除为国防部门提供整机之外,计算所还研究出了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供国防任务使用。计算所的计算数学研究室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流体力学计算队伍,承担着国防工程和尖端武器研制当中的重要计算任务,研究和应用领域包括:黏性与无黏性高速绕流、内外流场、爆炸波与低速流等。
 
他们的计算成果为增强国防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初边值问题差分方法和绕流计算”是一套有独创性的数值方法,在理论上深入研究了方法的数学基础,用此方法为导弹、卫星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计算数据。这项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计算方法的研究和首次平差计算任务的完成,对我国解放以来积累的大量天文、大地、重力等测量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和全面整理,为空间技术、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测地基础,使我国在大规模天文大地网平差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如今,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铭刻着计算所研制的四个计算机的型号名称,计算所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已永载史册。
 
世界级企业的诞生地
 
1984年10月,在北京中关村科学院南路2号计算所一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一家不起眼的公司悄然诞生了。那时,谁也没有想到,它会以“联想”这一名字享誉世界,成为中国最大的IT公司,成为国际一流企业。
 
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计算所面临着重大变革。
 
首先是研究所的科研方向由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变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向市场,为促进我国传统产业改造、促进计算机推广应用作贡献。另一方面,由国家下达科研任务、国家拨款搞科研的时代已经过去。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科院实行“一院两制”,对从事应用研究的所,要求80%的人员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对其事业费的投入逐年减少20%。
 
在这个时期,计算所在科研工作上选择了两个新的突破口。一是计算所为了能保留其国家研究所地位,为探索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课题继续作贡献。计算所争取到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的依托单位,并成立了院级CAD开放实验室,为今天计算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争取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任务以及成立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商品。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计算所成功地做成了两件具有长远影响的工作。
 
1984年,成立了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它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公司将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科研成果转化成联想汉卡,作为创业阶段的主要产品推向市场,实行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化管理体制。后来,公司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1991年,纳入中国科学院院管公司进行管理。联想集团的成功是中国科学院办企业的成功典范,是计算所对社会的重大贡献,亦是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探索出的一条成功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所陆续创办了近20家企业,中关村创业初期影响较大的“两通两海”公司(四通、信通、科海、京海)都有计算所人参与创建,为中关村今天的辉煌奏响了序曲。
 
1986年,国家启动的“863”高科技计划给计算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计算所的科研实力和努力争取,当时的国家科委经过论证,选中了计算所作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的依托单位。1990年3月智能中心成立。中心把符合国际技术主流和市场需求的高性能计算机及其应用系统作为主攻方向。
 
3年后,第一项成果——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开始走向市场。这是一台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是国内首次采用商品化微处理机芯片和UNIX操作系统,走与国际接轨道路研制并行机的一次尝试,为我国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研制高性能计算机探索了一条新路,获得了1994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中心又推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它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实际运行速度超过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的并行机,对推动我国并行计算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在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经过10多年的奋斗,中心领导和成员研制出了多种系列的高性能计算机产品,使计算所几代科技人员为之奋斗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如今的计算所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在产业化方面起着领头雁的作用。
 
除此之外,计算所围绕国民经济主战场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石油物探是计算所选择的重要方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先后研制成功150-AP高速数据处理机,KJ8920和KJ8950大型数据处理系统成功用于油田开发。此外在CAD、CAT、计算机图形学、网络工程、数字磁记录、测试与容错、机器翻译、人工智能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应用基础研究与实用性开发成果。
 
站在高技术的制高点上
 
李国杰在总结计算所50多年的发展历史时说过这样一番话:“高技术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的,不论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还是引导产业发展,都必须站在高技术的制高点上。一个研究所能不能为国家、为企业作出大的贡献,归根结底要看它的学术水平有多高,要看它有多强的知识积累和掌握多少别人没有的‘杀手锏’。”
 
1998年,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试点,率先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计算所是首批进入的试点单位之一。
 
计算所在知识创新工程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以“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要求为准则,以“着眼国际前沿领域,关注国计民生,推动中国信息产业”为己任,率先在科学院内举行战略研讨,2002年计算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计算所发展战略》,确定了计算所以“成为计算机领域国家重大科技行动计划的龙头,成为我国信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源头,成为国际上同行关注的国家研究所,在若干研究方向上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计算所通过凝练科研目标,确定了“高”(高性能计算与网格计算)、“广”(网络与数字化技术)、“深”(知识处理与智能化Internet软件)的研究方向。经过几年的努力,计算所逐步形成了一些符合“三性”要求的重要科研方向和新生长点,如高性能通用CPU及SoC、高端计算机、编译技术、网络存储、空间信息处理、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移动网络、传感器网络、智能化人机交互、普适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应用网格与知识网格、智能信息处理、生物信息学等。
 
CPU芯片是计算机的心脏、信息产业的支柱、知识经济的基石。计算所敏锐地看到研制通用高性能处理器是带动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01年开始进行龙芯CPU芯片的研制。
 
2002年9月,在“迎十六大——计算所创新成就展”上,计算所发布了龙芯1号通用CPU芯片。龙芯1号流片成功,表明计算所已开始掌握CPU设计的核心技术,结束了中国人不能设计通用CPU芯片的历史。
 
在随后的3年里,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和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计算所开展了龙芯2号CPU芯片的研制。2006年初流片成功的龙芯2E实际性能已相当于中、低档的奔腾Ⅳ,但功耗只有8瓦左右。龙芯CPU为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改变我国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2002年,以计算所的知识产权为基础,创建了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通过龙芯产业联盟共同进行龙芯的产业化工作。2006年,计算所与意法半导体公司签署了有关龙芯2E生产销售和升级开发的协议,开创了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向国外大公司实施技术许可的先河。计算所的CPU设计技术被国外大公司有偿使用,说明计算所已具备在核心技术上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曙光系列超级服务器的研制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中也取得了累累硕果。2003年通过验收的曙光4000L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百万亿字节(100TB)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该款产品被专家们誉为超级服务器中的“航空母舰”,在支持数据密集应用的技术上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2004年通过鉴定的曙光4000A实现了技术和应用的双跨越,成为国内计算能力最强的商品化超级计算机,作为中国国家网格最大的节点主机安装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曙光4000A在2004年6月世界高性能计算机TOP500中位列第十,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够制造、应用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创新能力植根于扎实的知识积累。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计算所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设立了计算所基础研究基金。目前,计算所牵头承担两项“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几十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5年来,计算所在SCI、EI、ISTP上发表的论文数在全国研究所中名列前茅;近年来被重要国际会议接收的文章明显增加。
 
计算所在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力争为产业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探索了一种开放办所的新模式。近年来,计算所的产业化模式逐渐从自办企业为主转变为以技术转移与技术辐射为主,主要模式有企业孵化、技术成果交易、与地方共建计算所分部等,范围从中关村、北京逐渐扩大到全国。现在,计算所已先后建立了苏州、上海、宁波等7个分部。计算所分部共计吸引地方政府投资1.75亿元,成为技术转移和规模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地方企业的竞争力,并为地方培养了人才。计算所通过分部的建立把产业化做到地方,把关键技术送到企业,正在探索一条技术转移、院地合作的创新模式。
 
在庆祝计算所成立50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计算所给予了很高的期许——“创新科技,引领未来”,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提升传统产业,在帮助我国传统产业提升智能化水平、冲击世界前沿的战斗中再立新功,为世界信息科技发展作出引领式的成果。宋健院士更称赞其为“发展信息科学的先锋”,胡启恒院士在题词中也赞誉其为“产业先锋”。
 
计算所成为我国信息行业若干共性关键技术的“源头”的作用已初步得到体现,更加辉煌的未来必将指日可待。 

永立潮头,破浪前进编辑本段回目录

---庆祝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四十五周年  

李国杰

45年前,年轻的共和国基础薄弱、百废待兴,但我国第一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在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将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在这一英明决策的指引下,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于1956年诞生了(以下简称计算所)。45年来,中科院计算所不负重望,在攻克计算机高技术、开拓我国计算机事业,促进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作出了令世人赞誉的优异成绩。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创建中科院计算所的英明决策和计算所在发展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道路上立下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将永载史册。

一、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

经国务院批准,1956年8月25日成立了由华罗庚担任主任委员,何津、王正、严沛霖(1957年补上)为副主任委员,赵访熊、闵乃大、蒋士騛、吴几康、周寿宪、范新弼、徐献瑜、夏培肃、张效祥、张克明为委员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计算所诞生。在筹备会领导下,经过三年艰苦创业,计算所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1959年已有职工983人),1959年5月17日经中科院第七次院常务会议通过,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严沛霖同志为首任计算所所长。

1956年成立计算所时,国内很少人懂计算机。筹委会按照十二年规划中提出的“先集中,后分散”的组建原则,以中国科学院为主,集中了当时二机部、总参三部、高教部、国防部五院等来自全国的科技力量共同筹建中科院计算所,先集中力量通过研制计算机取得经验后,再从中分出力量组织其他部门的计算机研制工作。从1956年到1962年,计算所举办了4届为期1-2年的计算技术训练班,共培养了约700名大学本科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计算机行业的骨干。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夏培肃院士从1952年起就参加我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工作,后作为计算所训练班的主要负责人,为我国最早一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计算所的筹建为我国发展计算机事业培育了第一批种子队伍,谱写了我国计算机创业的历史篇章。我国计算机界的两院院士多数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或学习过,包括(按姓氏笔划排列)冯康、石钟慈、华罗庚、李三立、李国杰、张效祥、张景中、沈绪榜、陆汝钤、金怡濂、周巢尘、林惠民、胡世华、倪光南、高庆狮、夏培肃、唐稚松、崔俊芝、董蕴美。计算界一致公认中科院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充分肯定计算所在我国计算机事业初创阶段的历史贡献。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不能不由衷地钦佩张劲夫、杜润生等我国老一代科技部门领导人的决策英明。几十年的发展使我国各部门的科研实力有了可观的进步,但面对计算机领域新的挑战,比如高性能的CPU芯片,下一代的信息网格、量子与生物计算等等,我们所处的形势其实与1956年成立计算所时差不多,全国真正内行的人很少。但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障碍。在回顾40多年前的计算机创业史时,怎能不感到"先集中后分散"的发展战略具有何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最早研制的103和104型电子计算机是根据前苏联提供的设计图纸经局部修改后试制成功的,103机从1957年11月开始研制,1958年8月1日可以运行短程序表演,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命名为八一型。新华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标题为"我国计算技术不再是空白学科,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制成"的消息。1959年八一型计算机又安装了自行研制的磁心存储器,平均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1800次以上。104机是我国研制的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958年5月开始研制,1959年4月30 日算出了“五一节天气预报”。9月15日新华社发表了“我国第一架每秒能运算一万次的快速通用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的新闻。104机在科学计算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有关科学计算就是在104机上实现的。

张劲夫同志在回忆当时国家考虑启动四项紧急措施建立中科院计算所的背景时说:“成立中科院计算所,国家的意图很明确,就是为另一项更重要的紧急措施--研制两弹一星服务。当时国家领导人已很清楚,研制两弹一星必须要有先进的计算机,而我国在计算机方面几乎是空白,缺少领军人才,所以要以紧急措施的方式建立计算所。”50-60年代我国民用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还不迫切,当时最迫切的需求是国防建设,计算所义不容辞地承担了为两弹一星服务的历史重任。计算所1964年研制成功的119机完成过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1967年计算所研制成功的109丙机是我国研制的技术上比较成熟的晶体管计算机,这台计算机为国防部门工作了15年,有效算题10万小时以上,被国防用户誉为功勋机。计算所研制的717计算机在第一颗卫星的监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看待历史应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计算所前20年为国防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应充分肯定,不能用今天的市场经济的标准苛求本意是为两弹一星服务而建立的早期计算所。

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虽然经历文革10年动乱的严重干扰,不少项目中途下马,但计算所在计算机体系结构、外部设备、软件及应用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项成果外,主要成果还有以下几项:1960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研制成功。1964年4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9电子管计算机。1965年6月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09乙机通过国家鉴定。1971年研制成功的111型数字计算机是我国第一批集成电路计算机,将我国计算机技术推向第三代。1976年在国内首次采用电流开关逻辑电路的013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在计算所研制成功。1983年通过国家鉴定的757计算机是我国第一台大型向量计算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计算所在记忆磁心、浮动磁头磁鼓、磁带机、行打印机以及计算机电源等方面当时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70年代初开始计算所开展了CAD、CAT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后来成立了中科院CAD重点实验室,在数字电路测试和图形学等方面作出了出色成果。计算所在操作系统、编译技术、网络总体设计、软件以及数值计算等各种计算机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先进的实用性强的成果。到1983年底计算所已发展成为包括22个室和2个研究组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方向从器件到理论、从系统到软件和应用,几乎覆盖了计算机学科所有领域。1985年底,全所职工达1512人。

计算所的“摇篮”作用不仅表现在初期的人才培训,而且表现在她像一只老母鸡,下了不少蛋并且孵化了几只“小鸡”。60年代中期计算所的专用机与固体电路两个室分立出来组建了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后迁到陕西临潼,划归七机部,代号为771所。70年代后期计算数学研究室独立出来成立了中科院计算中心,即现在的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的前身。后来软件研究室又独立发展为中科院软件所。90年代初以计算所网络研究室为基础又组建了中科院网络中心。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从老的综合性研究所分立出方向更明确的新的研究所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这种分立也削弱了计算所的力量。一项决策的正面效应短期内就可以看到,但其负面效应可能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落后的一个原因是系统及逻辑设计人员与微电子电路及工艺设计人员分离,近几年片上系统(SOC)技术的发展更加要求这两方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合作。目前科学院计算机与自动化领域几个研究所的体量偏小,不利于科学院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如果说当年拆分计算所促进了微电子和软件科研队伍的成长,那么现在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联合各有关研究所的力量,克服资源分割的弊病,集中力量办大事。

计算所为研制两弹一星服务的历史使命到80年代初已基本结束。1983年757向量机鉴定后不到一年,国防科大的银河一号巨型机就研制成功,其运行速度大大超过757。这一事件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它表明军口科研单位已经成长起来,可以独立承担为两弹一星等国防建设服务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所向何处去?一个拥有22个研究室、1500多人的大所面临重新定位的艰难选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观念要改变,机制要改变。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国家在"摸着石头过河",科学院也在探索改革的模式,计算所被汹涌的大潮推到科技体制改革的风口浪尖上。

二、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支持计算机产业发展。

进入80年代以后,计算所面临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研方向由面向国防建设转变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也就是面向市场,要为促进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做贡献。二是断了“皇粮”,由国家拨款下达大型计算机研制任务为专项目标服务的时代过去了,计算所必须参与同行竞争,才能获得科研经费。从80年代末开始,科学院逐年减少对计算所的事业费投入,实行“一院两制”。在这种形势下维持一个1500人的大计算所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计算所的人员分流势在必行。

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我国计算机工业已初步形成。1973年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召开电子计算机首次专业会议,总结我国计算机研制主要为国防服务不能形成批量生产的教训,决定放弃单纯追求运算速度的技术政策,确定发展系列机的方针,提出联合研制小、中、大三个系列计算机的任务。这次会议在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工业部门的研究所和高校相继投入了系列机的研制,但计算所当时还承担一些国防科研任务,观念上也没转过来,在系列机的研制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失去了一次直接与主战场结合的机遇。80年代计算机已进入以微处理机为特征的第四代,微机已成为计算机的主流产品。计算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汉字微机系统研究,1983年鉴定的GF20/11A微机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台汉字操作系统计算机,即首先实现在操作系统层次处理汉字,获得1983年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4年完成了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机系统研制,1985年“联想式汉字微机LX-PC系统”通过科学院鉴定,这些成果后来转化为联想汉卡,成为联想集团创业时的主要产品。联想式汉字微机LX-PC系统荣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0年代初计算所开发出先进的CAS386微机工作站,使386微机具有工作站的性能,这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微机领域的科研是计算所从为国防服务转向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突破口,其出色的成果为我国微机产业的起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可惜后来这一方向没有作为计算所的重点方向继续发展,特别是没有在微机芯片与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上作出重大成果,对微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不大。

为了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始科研,计算所选择了石油物探部门为主要突破口。1981年完成的150-AP高速数据处理机明显提高了150计算机做石油地震勘探料处理的效率与精度。90年代初计算所与石油部门合作研制了一台用于石油地质勘探的大型数据处理系统KJ8920,计算所不仅提供了大型机,还与用户合作参与开发石油开采应用软件。此项成果获得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除石油部门外,计算所在80-90年代面向社会需求,开展了大量网络工程和应用系统开发工作,包括中南海办公自动化、宁波市金融网络、中关村科研网络和科学院百所连网、商业及税收系统、企业物质管理系统、电力调度系统、CAD管道布线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等等。有些应用项目完成后在科研成果基础上组建了新公司,如中科辅龙、中科同和公司等,实现了部分人员分流。

计算所不仅是我国计算机初创时期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关村创业初期计算机企业的摇篮。80年代中关村有名的两通两海(四通、信通、京海、科海)都有计算所的科技人员参与创建。计算所直接投资(包括独资与合资)办的企业近二十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些企业已经停办或合并,计算所二部管理的八家企业正在按公司法要求进行改制。技术上与计算所有密切血缘关系而且目前在市场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包括联想、神州数码、曙光、希望、华建五大集团。这些企业分别在微机、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和机器翻译等方面为促进我国计算机与软件产业的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除曙光集团外,上述企业现在都是科学院直接管理的公司,但其初创时期的核心技术都是在计算所孕育的。至今这些企业还通过计算所招收培养研究生。计算所作为一?quot;营养钵"和技术源头,为这些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联想集团已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界的龙头企业,正在向世界500强企业冲击。联想集团是科学院办企业的成功典范,也是计算所对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在联想集团的前身中科院计算所公司和联想集团初期的发展中,当时计算所领导开明的扶植政策为下海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计算所的金字招牌与计算所的人力物力支撑确实有助于联想发展。但是,坦率地讲,联想集团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主要是柳传志等联想领导与员工在市场上努力拼搏的结果,计算所与联想的纽带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为技术成果的持续转移。为了从技术上进一步支持联想发展壮大,科学院领导曾做过一次大胆的尝试,让联想集团代管计算所,试图把计算所变成联想研究院。在联想集团代管计算所期间,计算所几百名退休职工的生活福利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人员进一步分流并得到进一步发展,计算所保持了一支较精干的科研力量。后来新的计算所能够轻装前进也得益于联想代管计算所时打下的基础。科学院其他研究所都羡慕计算所设立二部、通过联想协助解决人员分流这一有利条件,联想对计算所的科技体制改革的贡献应得到充分肯定。企业目标与国家目标虽有内在联系但还有区别,中国的企业还没强大到像IBM公司一样可以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科院计算所长期以来是在国内牵头的国立研究所,一直承担着战略性的国家研究任务,如果将中科院计算所完全转变为只为一个企业服务的企业研究所,恐怕国内也难找到另一个研究所取代计算所的国立研究所地位。经过一段艰难的探索与反思,科学院终于找到了既有利于计算所又有利于联想发展的正确道路,即计算所作为国立研究所,主要承担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任务,在科学院的直接领导下,为知识创新做贡献;同时在联想设立研究院直接为联想集团服务。为了支持建立联想研究院,计算所2000年初调出30余名年青的科研人员到联想。目前联想研究院的院长、两位副院长和五位研究室主任都曾是计算所的科研人员,计算所的两位研究人员还兼任联想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计算所为建立联想研究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计算所和联想研究院正在开展实质性的合作:计算所承担联想研究院委托的一些研究开发课题;计算所与联想研究院正在磋商联合申请863课题;联想研究院也打算派一些科研人员到计算所来参加合作项目研究,通过计算所进行高级技术人员培训;联想每年还依托计算所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生。根据科学院的有关文件,联想集团每年上交给大股东科学院的分红利润的30%返回计算所支持计算所的科研工作,同时科学院也下发30%的联想分红利润给计算所二部。联想与计算所的关系已基本理顺,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支持,从不同的方面都为促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我国计算机产业做贡献。

目前计算所持有国有股权最多的公司是曙光公司。以曙光一号2000万元知识产权为基础融资成立的深圳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经过五年努力,已发展成为净资产约2亿元的高技术公司。经国家财政部和证监会批准,今年曙光公司已通过资产换股权借壳深圳科技控股公司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曙光公司已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天潮、天演、天阔三大系列30多种型号服务器,在高档服务器市场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曙光公司在全国建立了十五个销售平台,发展了500多个代理商。国家智能机中心是曙光公司的强大技术后盾,同时依托在曙光公司和计算所的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把智能中心新成果迅速地转化为市场产品,通过智能机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中心和曙光公司的密切合作,计算所在高性能计算机方面已形成了良性循环,打通了从技术到市场的各个环节。

进入知识创新试点以后,计算所尝试通过与企业办联合实验室,经过一定时间的孵化再成立计算所参股的高技术公司。按照这一思路已成立京泰公司、中科力腾公司和中科网信公司。同时计算所正在着手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筹办计算所分部。这种种努力都是为了使计算所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为促进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 老树发新芽,培育新的生长点。

“大而全”并不是计算所的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演变和人员的流动,计算所有些研究室已不再活跃甚至自然撤消。到80年代后期,如何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培育新的生长点已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1986年国家启动的863计划给计算所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当时的国家科委经过充分的论证,选择了计算所作为863计划信息领域智能计算机主题的基地,决定将智能机主题(即306主题)办公室建在计算所,并依托计算所这个养分丰富的“营养钵”建立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智能中心)。在1990年3月智能机中心的成立大会上,当时的计算所所长曾茂朝将成立智能中心与1956年的四项紧急措施相提并论,希望计算所“老树发新芽”,重铸辉煌。三年以后当智能中心的第一个成果曙光一号并行计算机开始走向市场时,当时的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视察计算所时将智能中心比喻成新时期的黄埔军校,希望智能中心形成一支“敢死队”,像刘邓大军一样,冲出重围,成为我国发展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一支生力军。经过十年努力,智能中心没有辜负老一辈计算机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的期望,计算所重新成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且在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方面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经中国工程院评选,国家智能机中心推出的曙光系列服务器与神威、银河计算机并列已作为我国20世纪的重大工程技术成就之一载入史册。

与国防科大、江南计算所相比,国家智能机中心的硬件研制生产及机房条件、人员数量和国家投入等都相差很远。智能机中心的主要贡献是在分析国际上高性能计算机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正确地把握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方向,率先在国内实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大规模并行机与超级服务器并带头开展网格技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开拓新方向的作用,从发展方向上引导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并且在围绕产业化开展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1993年10月,国家智能机中心推出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其研制经费之少(约200万元)、研制时间之短(一年左右),成果商品化程度之高等都与过去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商品化微处理机芯片和UNIX操作系统、走与国际接轨的道路研制并行计算机的可喜尝试。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顾问马宾考察智能中心后,向中央领导写报告称曙光一号研制成功的意义不亚于卫星上天。曙光一号研制成功也表明我国863计划智能机主题选择了一条不同于日本五代机的发展道路,以符合国际技术主流和市场需求的高性能计算机作为主攻方向。1995年5月智能中心又推出我国第一套大规模并行机系统曙光1000,使我国自行研制的计算机的实际运行速度迈上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的台阶。继曙光一号以后,曙光1000再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在1997年获得我国信息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和1999年智能中心相继推出曙光2000-I和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大规模的UNIX机群系统,曙光2000-II峰值速度超过1100亿次,现已成为中国科学院网络中心的主服务器。该机在机群操作系统和集成化编程环境方面已进入国际领先行列。美国计算机界的权威学者Gorden Bell、Dongarra 等参观曙光2000-II后,美国亚洲信息情报中心向美国政府写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已从落后走到非常接近西方的水平。2000年底智能中心完成第一期863计划306主题最终目标产品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峰值浮点速度达每秒4032亿次,超过863计划原订目标40倍。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是目前国内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由70个节点(280个处理机)组成,内存168GB,磁盘总容量3.6TB。与以往巨型机研制不同,此超级服务器由用户与国家共同出资研制,国家只出一半经费(3150万元)。曙光3000目前主要用于基因组测序(华大基因中心)。以曙光2000/3000技术为基础而生产的曙光天潮系列超级服务器2000年销售40多套,占当年我国销售的高端计算机台数25%以上。

除了高性能计算机以外,智能信息处理也是计算所选择的另一生长点。90年代初计算所成立了中科院CAD开放实验室,在集成电路逻辑设计与测试,计算机图形学、工程数据库和计算机协同工作等方面作出了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CAD开放实验室培养了上百名研究生,发表了大量论文。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经院领导同意,CAD开放实验室现已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陆汝钤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徐志伟研究员任主任。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以大规模知识处理为主攻方向,开展知识科学、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分布式智能处理、知识挖掘以及生物信息学算法等方面研究。计算所在分布式人工智能、中文信息处理特别是机器翻译方面有较强的基础,机器翻译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此基础上分离出中科院科建集团。在智能化大规模信息检索方面也已推出商品化的产品并承担973基础研究任务。与高性能方向一样,智能化是21世纪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智能信息处理将成为计算所新的亮点。

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网络和数字化技术是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热点,也是我国急需发展的技术,计算所在这些领域有一定的基础,科研方向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集成电路设计方面计算所的优势是熟悉当代高性能通用CPU的内部结构,在通用CPU设计方面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同时又有一支处于国际前沿的编译和操作系统设计队伍,具有与国际上大公司长期合作的经验。在内容处理软件和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数字压缩技术、面像及手语识别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计算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在上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新的生长点。

一流的研究所需要一流的人才来建设,一流的研究所也必然培育一流人才。计算所从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2001年计算所已招收硕士生924人,博士生452人,已授予博士200人,硕士683人,目前在学硕士与博士生422人。计算所还为外单位培养硕士生131人。计算所是计算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2000年招收博士生90名,已成为全国招收计算机博士生最多的单位。计算所一直是全国各重点大学毕业生向往的地方,硕士生录取率保持在10-15%,博士生录取率约30%,高于其他单位。良好的生源保证了良好的学生素质,研究生中不断涌现出拔尖的人才。全国首届评选百篇优秀博士生论文,计算机专业只评上两篇,计算所胡伟武博士的论文就是其中一篇。计算所培养的博士硕士不但已成为本所各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而且在其他单位的科研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良禽择木而栖,计算所对于海内外优秀学者已有相当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近两年内计算所已从国外吸引三名"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好几位在国外已卓有成就的计算机科学家与计算所的相关学者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出国多年的高庆狮院士已回到计算所工作,最近张景中院士也已在计算所兼职工作。人才凝聚预示着事业发展,计算所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

四、 知识创新工程为计算所创造美好的明天

1998年计算所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最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知识创新工程给计算所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计算所在知识创新过程中也面临更多的挑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计算所已从一个1500多人的庞大研究机构精简为科研人员固定编制为200人的新型研究所,原来22个研究室已浓缩为6个研究室。经过慎重论证,计算所的科研目标凝练为高端计算、4C融合网络和智能化软件三个主要方向,从事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攀登计算机科学技术高峰。计算所的奋斗目标不仅是成为在国内起领头雁作用的国立研究所,而且要成为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著名研究所,在国际计算机学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通过技术转移,为计算机产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以自主知识产权促进我国计算机产业蓬勃发展。

三年以来,计算所按照科学院知识创新的要求,在机制创新改革、凝练科研目标、吸收培养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获得了以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成果。在国家尚没有重大项目经费投入的情况下,计算所的年青科研人员再次发扬“人生能有几回博”的奋斗精神,经过半年多夜以继日的拼搏,研制出与MIPS完全兼容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Godson,可运行Linux2.4、X-Window,并通过了SPEC CPU2000测试,该芯片含600多万晶体管,可执行250多条指令,几乎全部采用了当代先进CPU用到的技术。目前的芯片以FPGA实现,验证了十分复杂的逻辑设计的正确性与芯片兼容性,通过自行研制的二进制编译可运行PC机上的程序。明年将投片加工,获得商品化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Godson CPU芯片研制成功是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的重大成果,它又一次向社会证明:计算所说到做到,有一支敢于并善于啃硬骨头的队伍,值得信赖。为了尽快缩小我国在CPU核心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计算所计划2003年研制出1000M奔腾III水平的通用CPU,2005年在高性能通用CPU设计方面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几代计算机工作者和各行各业计算机用户一直在盼望有一颗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中国“芯”,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将在5年内向全国人民奉献出令人满意的成果。除了高性能通用CPU芯片外,计算所在信息网格、大规模知识处理等方面也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全国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的大学与科研单位很多,中科院计算所要勇立潮头并在国际同行中有一席之地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安于现状或凭惯性向前挪达不到目的,必须从机制上、文化上彻底更新。最大的挑战是人才,必须不断地培养与引进尖子人才,后浪推前浪,在竞争中造就一支既有开拓创新精神又有真才实学并且踏实肯干的科研队伍,计算所才能再创辉煌。

让我们发扬“创新、求实”的光荣传统,以加倍的努力创造计算所更美好的明天。

现任领导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李国杰
李国杰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1943年5月生于湖南邵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85~1986年间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CSL实验室工作。1987年回国工作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89年被聘为研究员。1990年被国家科委选聘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几年来,李国杰院士主持研制成功了曙光1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领导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高性能通用CPU、曙光4000超级服务器,并主持科学院重大项目IPv6网络研究。其中,曙光1号获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曙光1000获得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曙光2000和曙光3000分别获得2001年和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国杰院士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现担任《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李国杰院士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获王丹萍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年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5周年突出贡献奖,同年还获得美国普渡大学杰出校友奖。

李国杰院士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95年至今任曙光公司董事长,2000年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李锦涛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李锦涛
男,博士,研究员,1962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前瞻研究中心主任。李锦涛研究员于1986年考入计算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于1989年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并于1989-199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做访问学者。李锦涛研究员在工作期间,先后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会长等。李锦涛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数字媒体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普适计算技术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等项目,已申请40余项专利,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他主持的智能化网络访问终端系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全国10多个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应用,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孟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孟丹
男,博士,研究员,1965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计算所纪委书记。孟丹研究员198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获计算机体系结构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进入中科院计算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1999年先后在香港大学和美国USC大学做访问学者,1999年底回国后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并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主席、中国科学院青联委员。孟丹研究员10多年来先后参与领导了国产高性能计算机曙光2000、3000和4000的研制,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军口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隋雪青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隋雪青
男,研究员级高工,1964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1990年在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工作,参加曙光1号的应用开发,1995年进入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从事国产曙光服务器的产业化推广工作。2001年调回计算所工作,历任技术发展处处长、所长助理,主要从事技术转移工作。先后以成立合资企业、建立孵化器进行技术入资,以成立计算所分部进行技术辐射,以技术拆分专利许可进行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进行技术转移与辐射。

 

徐志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徐志伟

男,博士,研究员,1956年出生,1987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工作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6年被聘为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JournalofGridComputing、IEEETransactionsonComputers等国际期刊编委。徐志伟研究员近年来从事由国家科技部863项目、973项目、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欧盟支持的网格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的研究。


 
王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王凡

男,1970年出生,现任所长助理兼综合处处长、所职代会和工会主席。1995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哲学学士后即加入计算所,历任所团委副书记、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任;2000年8月当选所职代会和工会主席;2001年10月任所长助理兼综合处处长。

 


 

领导机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所务会

计算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所务会是计算所的最高行政管理组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成员:

李国杰(中科院计算所所长)

李锦涛(中科院计算所副书记、副所长)

孟丹(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

隋雪青(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

徐志伟(中科院计算所总工)

王凡(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助理)

学术委员会

计算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是计算所的最高学术管理组织。

名誉主任:夏培肃、汪成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主任委员:李国杰

副主任委员:徐志伟

委员:方滨兴 王贞松 白硕 史忠植 孙凝晖 李忠诚 李锦涛 李晓明 许鲁 陆汝钤

孟丹 吴建平 张晓东 胡伟武 倪光南 高文 高庆狮 樊建平 诸葛海 曹存根

程学旗 韩燕波 韩承德

秘书:洪学海

研究实体编辑本段回目录

系统结构研究部

部门介绍

系统结构研究部成立于2005年11月,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相关领域的研究。
系统结构部下设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处理器技术研究中心、先进编译技术实验室、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中科院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究机构。

主任:孙凝晖

副主任:胡伟武许鲁

研究方向:

●计算机体系结构

●高性能计算机

服务器技术

处理器技术

●编译技术

●并行算法和应用

●存储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操作系统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空间信息服务支撑技术

网络科学与技术研究部

信息科学技术正面临着系统化、跨越式发展新的临界点。网络科学所关注基本问题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网络科学与技术研究部针对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平台、网络服务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等多层次实际需求,研究网络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新一代网络通信互连标准与关键技术、网络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平台、惠及大众的低成本网络服务软件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与系统。

研究部下设科研实体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中心、信息智能与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网格与服务计算研究中心、传感器网络实验室与网络管理技术课题组。

研究部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面向下一代网络通信、接入、互联研究。包括核心关键技术与标准的研究以及相应的实验网建设;2、面向服务和计算共享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共享基础理论、系统软件平台与行业应用软件;3、新型网络环境下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包括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管理、可控可管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4、网络科学基础理论及新一代网络服务基础理论与系统研究。

研究部的主要目标包括:1、面向科学问题,形成网络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国际著名团队,在网络科学的基础理论、网络系统的专利标准等方面有一定的国际话语权;2、面向国家需求,承担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以及国家级网格平台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建设完成一系列重大系统;3、面向广大的社会信息网络终端用户需求,研制惠及亿万网络群体的网络服务软件,提供低成本、社会化、智能化的网络信息服务。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

智能信息处理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前沿的探索性、创新性研究。其目标是在计算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信息技术的长期发展积累知识、创新技术和培养人才。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知识网格,涉及Internet上实现分布知识的共享、集成、运用和知识管理的模型、理论、方法体系以及平台和机制;海量知识库,涉及大规模知识获取与组织、基于知识的计算机艺术和自然语言处理、并行地理图象知识处理系统、NKI支撑下的应用研究;图像理解与识别,涉及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以及人体行为分析技术;可视化与复杂数据展示,涉及大规模虚拟人与环境的建模与合成技术;多媒体分析与处理,涉及音视频数据的编码、分析理论与应用;多语言与多模态人机交互,涉及自然语言处理、评测与交互技术以及手语识别与合成等技术。

前瞻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前瞻研究中心
创立于2005年11月,其目标聚焦在基础性、前瞻性和交叉学科研究,与国内外研究团队的合作研究,推动计算所在信息技术领域和交叉学科研究的持续发展;为计算所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前瞻研究中心实行“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公平竞争、择优支持、鼓励创新”的运行机制,旨在营造一个“创新、求实、高效、和谐”的研究氛围,倡导敢为天下先、勇于开拓、容忍失败的创新理念,努力把中心建成知识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基础性、前瞻性计算技术研究的乐园。

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工作。

科研实体

首批进入前瞻研究中心的研究实体包括信息检索课题组和影视动漫关键技术课题组等。

普适计算研究中心

普适计算研究中心创立于2007年3月,其目标聚焦在面向低成本信息化重大需求的相关先进技术研发上,包括低成本无线接入技术、低功耗先进终端技术、易管理与使用的软件技术以及面向“龙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普适计算研究中心为所直属研究中心,由普适研究中心所级领导小组具体指导中心的工作。中心坚持“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原则,协调并集中网络终端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紧密结合应用需求,努力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争取成为国家级先进普适终端方向的工程技术中心。

首批进入普适计算研究中心的科研实体包括媒体计算课题组、网络终端课题组以及实时信号处理课题组。


职能部门编辑本段回目录

综合处

综合处是计算所的中心枢纽,它对外代表计算所的形象,对内是联系工作的窗口,肩负着综合、协调、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职能。

行政工作:主要负责代表法人单位的印章使用、文件的收发、文书处理、综合情况、办公用房的管理、职工、学生宿舍的安排、房产的管理、住房补贴的发放、员工宿舍的管理、会议室的调配和管理,献血和体检工作以及安全保卫、科研环境改造、绿化、保洁后勤支撑保障等工作。

党务工作:主要负责组织、宣传、统战、工会、团委、青联、妇女、纪委监察审计等工作。

基建园区建设:主要负责计算所新科研楼一期、二期项目。

人事教育处

人事教育处是计算所负责人事管理和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它为计算所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及加强科技创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新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组织保证。

人事教育处现在包括:人力资源部和研究生部两个部门。

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人才的引进和员工的招聘、岗位聘任工作,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以及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与工资管理、职工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研究生部: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及管理工作。包括:招生及录取工作,学生的学籍及人事档案管理,同等学力及面向社会的教育培训以及其他教务工作。

科研处

科研处是所务会领导下的一个执行机构,是所务会有关科研工作决议的执行者和推动者,代表所务会对计算所与科研相关的重大活动进行必要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管理,为科研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所需的服务和支撑,规范计算所的科研工作。

科研处现在包括:科研规划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和科研支撑办公室。

科研规划办公室:工作重点在于策划、组织、协调计算所对于国家重大项目和科研计划项目的申请及相关工作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开展。围绕计算所的近期、中期、长远三个阶段做科学发展战略及科研规划研究,军口和民口项目、资源的策划与争取,国际合作,学术管理,所内基金管理,CRM系统建设

科研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对立项课题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质量控制、组织国家常规科研项目的申请、科研课题从立项到结题的过程管理、除知识产权以外的科技成果管理、科研机构的管理、研究所评估、课题考核、综合统计、财务管理、采购与外包的管理与控制等。

科研支撑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档案、资产、大型公共设备,及网络的日常服务及管理工作。同时还负有对所内有需求用户提出的有共性的科研支撑流程和科研平台进行建设的责任。

技术发展处

技术发展处是计算所为实现技术转移和孵化所设立的专门机构,是技术转移工作的规划者、监督者、协调者和服务者。技术发展处下设知识产权办、技术转移办和宣传外联办公室,分别担负计算所技术转移工作中涉及到的不同职责,以及所对外宣传工作。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技术发展处通过产业关键技术、技术入股、专利许可、技术孵化和院地合作等不同方式与社会各界进行了泛合作。在技术发展处的推动下,计算所在科研成果孵化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例如:通过大力开展院地合作,从2002年开始,先后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苏州分部、上海分部、肇庆分部、宁波分部、台州分部和东莞等分部,共计吸引当地政府与企业资金2.2亿元,这些分部不仅推动了计算所的成果辐射面,也成为当地科技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参股创立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北京神州天脉网络计算机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科技公司,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贡献力量;同时,在对外合作中还承担了Intel、Nokia、联想等知名企业委托的许多高科技研究开发课题。

技术发展处各办公室主要职能设置介绍如下:

技术转移办:技术转移办主要负责计算所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执行层面的工作,兼有管理和拓展业务两方面的职能,负责包括融资与企业孵化、技术许可与转让、分部管理、参股公司管理和企业联合实验室管理、企业合作的横向实验室管理等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各项工作。计算所分部的管理和计算所科研成果在分部所在区域的成果辐射与转化。

知识产权办:主要负责工作包括专利分析与专利策略、知识产权管理、专利技术许可政策、标准策略与推进及与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合同审查和法律事务等工作,其职能贯穿科研选题立项-研发中期-形成科研成果-技术转移全过程。

宣传外联办:宣传外联办是计算所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主要负责工作:在宣传领导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围绕计算所科研及产业工作重点,协助所领导完成对计算所新闻宣传与联络、成果发布、政务信息收集与管理、所网站建设与管理、参观接待、展览展示,以及科普教育的综合、协调与督办工作。承担计算所所刊《创新、求实》、计算所网站的建设工作。是计算所对外宣传的唯一出口。

科研支撑处

科研支撑处是在所务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全所的科研支撑环境建设、运维服务和管理工作,包括设备采购、资产管理、网络环境、信息系统,共享EDA平台,图书文献、学报和所内学术出版、研究所评估等工作。
科研支撑处包括:图书馆、网络管理办、设备与资产管理办、EDA中心、《计算机学报》编辑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辑部、《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编辑部。

图书馆:为全所员工学生提供图书、期刊借阅的服务;提供电子化图书、期刊数据资源;提供文献全文传递服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等;负责《信息技术快报》的出版工作,《信息技术快报》是我所于2003年创办的内部刊物,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赠送会员刊物。

网络管理办公室:全所网络资源的规划、建设;网络日常维护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等;

设备与资产管理办公室:资产管理、采购与进口管理、所级公共设备管理、公共计算平台计算资源的管理与协调;

EDA中心:以“共享、中立、开放”为出发点,联合EDA行业资源和所内EDA应用单位,建立所级EDA共性业务支撑平台、产业资源的汇聚平台、创新技术传播平台、EDA方面领导决策的信息辅助平台;为全所搭建EDA设计的软硬件环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并逐步形成规范的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板级设计、流程咨询培训等能力;

《计算机学报》编辑部:负责《计算机学报》的出版工作,《计算机学报》是我国计算机领域的权威性学术期刊之一;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部:负责《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出版工作,《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创刊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个计算机领域学术期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辑部:负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的出版工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是我国CAD&CG领域第一个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

《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编辑部:负责《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的出版工作,《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是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惟一的英文学术性期刊。

计算所分部编辑本段回目录

上海中科计算技术研究所

上海中科计算技术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合作成立的非赢利型的科技和产业推进机构,从事面向浦东地区产业需求的自主创新技术研发、中科院技术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等工作。上海中科充分发挥中科院计算所本部在IT领域的系统性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成为浦东新区政府中科院计算所和当地企业三者之间的中间件和产业推进器。上海中科通过技术转移和集成创新,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基础技术的辐射,发起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通过知识转移和能力转移,提升浦东地区IT企业的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三年来,上海中科聚焦移动数字媒体产业,发起和组织产业联盟,成为国家AVS工作组和国家AVS产业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中科负责的AVS移动多媒体实验室,在AVS移动视频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中发挥主要作用;上海中科还是浦东移动通信协会和移动视音频产业联盟的依托单位,以浦东在移动通信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一条“微笑型产业链”正在形成。上海中科负责的“随身看”手机电视、“龙眼移动监控,是这条产业链的两个示范工程,它们不仅是AVS核心技术的示范,还是“示范工程带动产业”的体制创新示范。

另外,上海中科通过对数字娱乐和多媒体杂志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不断丰富和扩大数字媒体产业的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其中人脸动画和手语动画核心技术,用于移动数字娱乐的卡通动漫平台,衍生出手机彩信、动画生成动漫制作、游戏等多种增值服务。

随着中科院计算所和浦东新区政府在人员、技术、资金方面投入力度的加大,上海中科将在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服务产业、以网格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扩大技术辐射的范围,为张江、浦东、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做贡献。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成立于2003年8月8日,是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在苏州市新加坡工业园区成立的非赢利性机构。股东单位为苏州市科技局苏州市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中心办公面积4600平方米,员工100余人,其中70%以上的员工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多数高层具备丰富的企业或产业化经验,重要骨干力量来自北京或海外。中心拥有先进齐全的集成电路设计软、硬件平台;配备了Cadence、Synopsys、Mentor等著名的EDA设计软件、可以满足0.13um,0.18um,0.25um,0.35um等工艺的全流程设计需求,此外中心还提供基于RISC核的SOC开发验证平台。

此外,中心还拥有一支具备丰富设计经验的技术队伍;可以向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先进的设施和优秀的技术团队是中心向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技术支持的有力保障。

中心坚信人才是企业发展生存的根本,所以中心始终把为苏州和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培养输送人才作为中心的重要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会议室
任务之一,和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密切合作,开展IC设计企业研究生学位培养、IC设计人才岗位培养、企业定向人才培养、人才专项技能培养工作,为苏州和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做出贡献。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参考国际流行模式所创立的非赢利性机构,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为江苏省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技术和平台服务。二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苏州中科向苏州市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平台、技术、信息、人才、创业等全方位的服务。

作为院地企合作的代表,自成立以来,苏州中科一直得到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陈至立国务委员、中科院路甬祥院长先后视察了中心,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院地合作”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视与肯定。


光辉历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在计算所,诞生了中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中国首枚高性能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

计算所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员工合影
员工合影
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从计算所分离出来的企业累计有30家以上,诞生了诸如联想、希望、曙光华建等高技术企业,中关村的许多IT企业都和计算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计算所现有六个研究室和一个工程中心,并孵化了若干家高科技公司,形成了科研、产业一条龙的良好态势。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有:CPU和SoC设计、高性能计算与网格计算、网络化与数字化技术、知识处理与智能化Internet软件等。

1998年,计算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几年来,计算所坚持江泽民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三性原则,坚持新时期办院方针,以“着眼国际前沿领域,关注国计民生,推动中国信息产业”为己任,本着“创新、求实”的理念,正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学术机构。

科研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的12个研究所之一,致力于信息领域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产品
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通过转移自主技术、培养优秀人才和传播先进文化为社会服务,努力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网络与普适计算、智能软件,围绕三大研究方向设置了三“部”一“中心”,分别是:系统结构研究部、网络与普适计算研究部、智能软件研究部和前瞻性研究中心,研究部下设中心或实验室等研究实体。

通过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计算所不但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继续占有优势地位外,而且在高性能CPU/SoC设计、IPv6及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关防、AVS编码等数字化技术、信息服务网格和知识网格、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积极进展,呈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到2005年底,计算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1人,其中有五位院士、正研级人员39名、副研级人员83人;在读研究生逾900人。2005年度在研的各类科研课题286项,合同额约4.5亿元。截止2006年底,全所共取得科技成果593项,共获国家、院、市、部级科技奖励:20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院、部级科技奖励145项。


成果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到2006年底,全所共取得科技成果593项,共获国家、院、市、部级科技奖励:20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院、部级科技奖励145项。

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和信息主动推送的集成系统

基于龙芯CPU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龙芯的SMP芯片组及其相关系统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虚拟计算环境的关键技术研究

动态容灾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语义与知识网格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蛋白质质谱鉴定中的优化问题

支持移动、漫游的多媒体会晤业务系统

基于三维人体运动仿真与视频分析的计算机辅助运动系统及示范应用

基于IPv6移动话音业务关键技术试验

新一代机群关键技术研究

中科SoC芯片系列化关键技术研究

可互操作空间数据引擎的高速通道研究

能力服务器——低成本信息化技术

网络化内存关键技术及原型系统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级关键技术研究及两个典型示范应用

新型结构龙芯CPU研究

蓝鲸网络存储技术成果转化

生物运行机制的形式化描述探索

车载综合信息处理与红外安全系统的研制和智能交通信息交互的研究


认证证书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认证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认证
认证

科技奖励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6年底,全所共取得科技成果593项,共获国家、院、市、部级科技奖励:20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院、部级科技奖励145项。

高效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及其在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中的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龙芯2号增强型高性能通用处理器     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一等奖奖

质量认证编辑本段回目录

计算所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8月6日,计算所为期三天半的质量体系认证现场审核落下帷幕。受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委托,三位审核老师通过对我所质量手册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的现场审核,认为我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GB/T19001-2000GJB9001A-2001标准,运作基本有效,本次现场审核中共发现9个一般不符合项,没有严重不符合项,在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经验证符合要求后,一次推荐注册。

审核老师通过认真、仔细地审核工作后,认为计算所所领导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体现了领导的作用。全员重视满足客户要求,参与体系运行较充分。质量管理体系已形成文件,产品范围基本适宜,识别和确定了质量管理所需要的过程,明确了监视和测量这些过程的准则和方法,职责进行了分配,体系文件基本满足标准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要求。所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宜,建立了个部门的质量目标,对质量目标实施情况进行了监视和测量。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和外包加工过程基本受控,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和有关标准要求。进行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采取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产品质量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能实施持续改进,具有基本的自我完善能力。对全员进行了标准知识培训和质量知识竞赛,设计开发实力强,人力资源充足,工作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目前产品符合性要求。对顾客满意信息进行了收集、统计分析和利用,顾客满意。计算所的组织结构、方针和程序能满足认证范围的要求,程序已得到实施,体系运行正常,能满足标准4.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同时,审核老师认为计算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产品接收准则严密性不够,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对标准的学习和理解。

自去年下半年我所开展质量认证工作以来,在所长李国杰、副所长樊建平的领导下,计算所的质量管理办公室投入大量的精力、人力与物力展开了积极有效工作,主要工作人员几乎每天加班加点,不仅制定了我所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对我所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编写了详尽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并具体指导我所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量认证工作。而参加认证工作的研究室和机关工作人员大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从学习质量认证的基本知识入手,边学习,边实践,认真做好每一项与质量认证有关的组织与实施工作,真正体现了全员参与。

李国杰所长在总结中说,通过本次质量认证工作,从所务会领导到全体员工都学到了很多知识,人员的质量意识普遍有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质量认证工作不是一项突击工作,需要加强日常管理并持之以衡,既使是本次没有检查出不合格项的产品,也要进一步严格要求,继续加强管理。计算所今后还要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意识、产品意识和顾客意识,把贯彻9001和科学管理和“创新求实”结合在一起。主管质量认证的樊建平副所长表示,计算所几年来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很多工作从以前的“说到做到”发展到“写到做到”,尤其是开展质量认证工作后,现在有很多工作从“被动”到“主动”,从“指令”到“指导”,正逐步走向正轨,迈向新的台阶。

现场审核结束后,管理者代表王玉杰老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观察项布置了具体的整改工作,要求各室8月27日整改完毕

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为我所颁发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在所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8月我所顺利通过了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现场审核。经过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委员会为期10个月左右的审批,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6月为我所颁发了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编号为05JA1364,有效期4年。

我所顺利通过了2005年度民品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次监督审核:

2005年6月20日至22日,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对计算所进行了民品质量管理体系取证后的第一次监督审核。主要审核了所务会、科研处、质量管理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系统结构室、智能中心等部门,发现三个一般不合格项,没有严重不合格,审核组认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质量管理体系能正常运行,保持了认证要求,待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经验证满足要求后,审核组推荐保持认证注册资格。这标志着计算所顺利通过了2005年度民品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审核。

2005年12月我所再次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现场监督审核

为期二天半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落下帷幕。

高级审核员马燕玲老师和黄川南老师受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委托,2005年12月12日-14日,到我所进行了军品质量管理体系第一次监督审核和民品质量管理体系第二次监督审核。

通过现场监督审核,验证获证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运行,同时考虑组织运作方面的变化是否对其质量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理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并确定对认证要求的持续符合性。

审核组以抽查的方式,依据GJB9001A-2001及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法律法规要求,审核了所管理层、质量管理办公室、人教处、技术发展处、网络室和数字化室的质量活动。

在12月14日末次会议上,马燕玲老师代表审核组对我所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如下:

通过与军代表座谈及现场审核获取的客观证据表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认证注册以来,领导仍然重视质量体系建设和持续改进,全员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方针得到贯彻落实,资源配置管理符合需求,软件开发过程基本受控,产品质量稳定满足顾客要求,服务及时顾客满意,按计划开展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了纠正措施,同时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利用,自我完善能力得到提高。证书和标志的使用也符合规定要求。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正常,保持了认证要求,待对本次审核中开出的不符合项采取有效纠正措施,经审核组验证合格后,推荐继续保持认证注册资格。”

研究生教育编辑本段回目录

计算所自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2008年春,已为国家培养博士582人,硕士1125人。现在,在读研究生人数达988人。其中,博士生458人,硕士生530人,另有在站博士后29人。计算所已成为中国计算机学科在读博士生最多的培养单位之一。

“德才兼备、务实创新”是计算所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贯方针和目标。计算所注重研究生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一级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二级学科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计算所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学生,85%以上来自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为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计算所设立了“所长奖学金”、“联想”、“诺基亚”等多项奖学金,建立了“青年创新基金”、研究助理、研究生辅导员等制度,使同学们都能够有机会亲身参与计算机前沿领域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等实践工作。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计算所已形成了雄厚的人才培养力量,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现在,计算所是:

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重点基地

国家首批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首批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9年,计算所研究生部被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7年底,我所先后有三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蓝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

张 效 祥

四十五年前,根据周总理亲自领导的"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所制定的方针原则,作为四项紧急措施之一,肩负着创立我国计算技术学科的光荣使命,在规划后不久,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就迅速地建立起来了。在我国计算机事业初创的岁月里,初建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遵循十二年规划的指导方针,组织全国有关方面力量,制造出了祖国大地上第一台计算机,积极开展自主的计算机科研工作,培养了我国计算机早期的基本队伍,开始了我国应用计算机的新纪元,使它成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发韧之地。它是名符其实的摇蓝,当时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尚是一片空白,是在国家意志的号召和策划下,我国关注这一举世属目新技术的部门和科技工作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合力建立这个重要的计算机研发基地。组织和培养了第一支人才队伍,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技术,然后又从这里散发到全国,由此开始了我国计算机事业四十多年发展的历程。因此几十年来,我从不把它看成只是中国科学院一家的研究所,而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共同历史财富,它的发展和成就牵动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心绪,同时也理所当然对它产生很高的要求和企望。在计算所成立之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件事。

一、国家派出参加计算机国际会议的第一个代表团

1956年3月10日至22日,苏联在莫斯科召开题为"计算技术发展之道路"的国际会议。我国应邀参加,组成的代表团共六人,闵乃大任团长,胡世华为副团长,团员有徐献瑜、吴几康、林建祥和我。我们于3月8日乘苏联民航伊尔-14去莫斯科,3月28日返回北京。参加会议的除我国外,还有罗马尼亚、捷克、东德、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等。当时参加会议的,除苏联外,其余各国都还没有计算机,只捷克科学院有一位教授斯伏波达说他们正在搞一个有电子管和继电器相结合的计算机。罗马尼亚参加会议的是一位年轻工程师,也说他们正在搞一个计算机的试验,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参加会议的都是数学家,没有听说在做计算机。所以,会议上的论文基本上是苏联的,主要是关于БЭСМ、СТРЕЛА、М-2等计算机的文章,还有一些关于电动式高级分类统计机系统的文章。会议期间,我们参观了БЭСМ、СТРЕЛА和M-2等计算机。当时苏联计算机方面的重要人物有列别捷夫院士、勃鲁克院士、道洛得尼钦院士、巴席列夫斯基工程师等人,我们都会见了。我们这个代表团是有收获的,它增加了我们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开始了我国计算机工作者的国际交往。代表团的另一项任务是为我国十二年科学规划中计算技术的建立作些准备工作。行前华罗庚先生曾和我们座谈,说已邀请列别捷夫院士来中国参加计算技术规划问题的研究,并建议我们多学习苏联计算技术在研究、制造、干部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和经验。 为此,我们在会议期间除了零星求教外,还在会议结束前专门约请列别捷夫院士,潘诺夫和慕亨(均为列别捷夫研究所副所长)举行了一次会谈。当时苏联科学院己准备组织代表团帮助我国十二年规划的制定,并己决定由潘诺夫代替列别捷夫来中国。这次会谈主要讨论了在我国创建计算技术的人才准备问题,他们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如建议让当时己在莫斯科大学的学力学数学的中国研究生熟悉计算技术,派出约15名工程师和约20名数学研究人员改行分别到列别捷夫研究所和计算中心作为期一年的进修。派出两组中学毕业生各约30名,分别入莫斯科动力学院和莫斯科大学本科学习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数学。在中国国内聘请苏联专家授课,组织40-100名科学家改行学计算机。在中国大学里组织100-150名高年级学生开设计算技术专业教育等等。列别捷夫院士还谈了在中国发展计算技术可分三步走,即第一步把苏联造好的计算机拿到中国去;第二步用苏联的零部件由中国自己造机器;第三步用中国自己的零部件造机器的设想。有关这次会议和会谈的情况与意见,我后来参加科学十二年规划计算技术规划组时,都和闵、胡二位教授一起在会上作了全面汇报,并在规划中得到体现、充实和完善。所以参加这次国际会议实际上也为十二年规划中计算技术的建立,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二、计算机发展十二年规划是我国计算机事业初创时期的指导纲领

计算机发展十二年规划体现了国家对创建我国计算机科技事业的坚定明确战略意志,对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规划执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成立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十二年计算机规划,是在边学习边研究的情况下制定的。参加制定的主要是我国有名望的数学家和回国不久的电子学专家。虽然当时大家对计算机这门新的学科还不够熟悉,但规划中体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都是非常正确、有力并切实可行的。最重要的有下列三个方面:

1、全国大协作的原则

大家认识到分散单干是办不成的,必须全国同心合力。参加单位都以干练人员派往中国科学院,先集中力量建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造出我国自己的计算机,初步掌握计算机技术,然后再分散建立自己的计算技术研究单位,开展自己的科研与生产。这个"先集中攻坚,后分散展开"的原则及其组织实施,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不但迅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并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一104机和第一台小型计算机一103机,而且成为六十年代初期计算机工作在我国许多单位和地区迅速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为我国计算机厂与所合作,所与所合作和从业人员相互间的团结合作,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全国大协作的原则精神是我国计算技术得以迅速建立的重要条件。

2、大力培养人才的原则

计算机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当时能认识到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是难能可贵的。规划采取了国内国外双管齐下的办法十分有效。在国外方面:一是派遣考察团,成员主要是年龄在35岁左右,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一定实际经验,五十年代初期返国的科学工作者,考察期约二~三个月;二是派遣进修队(当时称实习队)全队共20人,成员多为25至30来岁大学毕业并工作了若干年的科研工作者,进修期为一年多至一年半;三是派遣出国研究生;四是派遣高中毕业生30人出国上大学。那时,这些人唯一能派往的国家是苏联。在国内方面,则抽调在校的大学三、四年级学生来北京,开办为期一年的训练班,从1957年到1962年,开办了四期,共培养了500多名大学生。以上人员再加上从各协作单位派来参加上述培训班的人员,总共约七百人。这就是我国计算机事业创建初期的基本技术队伍。虽然当时我国计算机的技术力量还十分单薄,对计算机的知识也比较贫乏,但我们不怕困难,知难而进,虚心刻苦学习,下决心要自己掌握技术,研制出我国自己的计算机,而不是企图避重就轻,想躺在别人身上坐享其成。这种大力培养人才,从人才基础抓起,艰苦创业,填补我国计算机学科空白的精神,也是非常值得回顾和思考的。

3、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别人的基础上起步是我国计算机初创时期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规划一结束,就努力吸收苏联的已有技术和经验,其后又决定直接引进苏联图纸,在我国制造出自己的计算机。通过制造,就在较短时期内培养出了人才,建立起了工业生产初步能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能力,并开始了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赏试。当时已很明确,引进只是一个跳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归根结蒂是要创立我国自己的计算机事业。因此,计算所在103机、104机制造的同时,就不失时机地展开了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进行的电子管和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这种作法,并没有花多少外汇,但我们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迅速做出了成果,成效十分明显。这也是当时技术引进的一项成功经验。

计算机十二年规划是正确的,它所体现的原则和精神在历史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是成功可贵的。

计算所初创时期的几点回忆

阎 沛 霖

 

计算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阎沛霖

1957年中央下了一个决定,调一批干部到中国科学院各个所从事领导工作,我是年底调到计算所的,任计算所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当时华罗庚教授任主任,负责总的筹备工作,我主持日常工作。后来被任命为计算所第一届所长,那时的中科院副秘书长杜润生分管计算所。今天回忆计算所建所45周年,有很多事至今记忆犹新,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点:

一、“先集中,后分散”的决策永放光辉

当时计算所的组建原则是“先集中,后分散”,即以中科院为主,集中了当时的二机部十局(后来的四机部)、总参三部、国防五院(后来的七机部)和大学等几个方面干练的科技力量共同筹建我国的第一个计算机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那时,国内计算机方面的科技力量非常薄弱,只有几个单位做了些工作,但科技人员很少。若各自分散研制计算机,都是非常困难的,固大家都真心愿意先集中起来,共同创建我国计算机事业。大家来到中科院计算所,工作不分彼此,拧成一股劲,同心协力,为开创我国计算机事业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在通过共同研制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取得经验后,大家各自返回原单位,组建他们自己的部门,开展计算机研制和教学工作。这是开创中国计算机事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并对后来全国计算机科研、教学、生产及应用大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先仿制,后自行设计”是一条正确的技术路线

在当时国内外的形势下,我们只能向苏联学习,别无他路可走。苏联对于我们国家计算机事业的开创是有着很大帮助的:他们热情友好地接待中国的考察团、实习生、进修人员、留学生;派遣多位很有水平的专家来我所帮助工作;提供БЭСМ、M-3计算机整套图纸资料;向我们提出了详细的建所意见书等。但是关于在哪里制造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问题上,曾出现过不同意见,苏联建议我们派一些人去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在那里制造计算机。待计算机造出后,再连同机器一起带回中国来。我找了几个人进行了研究,明确表示不同意苏联的看法,因为那样做最多能培养20-30人,不利于培养更多的人才,也不利于创建自己的科研生产基地。所以坚持请苏联提供技术资料,派遣专家,在国内仿制生产计算机。就此问题,我向杜润生副秘书长做了汇报,他同意我们的意见。实践证明,经过两台计算机仿制的全过程,不但是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科技人员,而且试验研究基地、生产制造基地,以及配套部门全部带动起来了。特殊制造技术也一次搞起来了,像磁芯、磁头、磁鼓等技术,如果不亲自去搞,去摸索,根本搞不起来。后来我们开始设计了自己的计算机,并完成了几台很先进的大型计算机的研制。“先仿制,后自行设计”这条路现在看来仍然是正确的。不难想象,若是在苏联制造一台计算机,我们所能得到的仅仅是一台计算机和20-30位训练有素的科技人员。可能就不会有后来国内的大发展局面。1958年,103机试制成功后,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的张劲夫在会议上兴奋地说,“有了”,她成了103机的誉称。 可以说,“先仿制,后自己独立”这一共性的发展原则对于我国早期的计算机发展意义非常巨大。

三、举办计算机训练班,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计算机专业队伍

当时国内的大学里没有计算机系或专业,几年之内都不会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为了适应国家的急需,计算所把培养人才列为所的重要任务。计算所与有关大学合作,共主办了四届计算机和计算数学训练班,共培养出700余名计算技术专业人才。第一届、第二届训练班的毕业生大部分留在计算所工作,很多人参加了第一台小型计算机和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试制、调试及维护工作,对于创建我国计算机事业做出了贡献。后来,按“分散”的原则,很多人被分配到其他单位,第三、第四届训练班的毕业生,除留所人员外,大部分分到全国各地。这四届毕业生多数都成了那里的创始人、奠基人、学科带头人、业务负责人等。

第一届训练班的老师一些是国内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的成员,一些是从北大、清华请来的,一些是到计算所合作的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员,可以说,他们是国内最高水平的老师。因为老师紧缺,他们又要教学,又要搞科研,还要主持或参加103机和104机的试制和调试工作,从第二届训练班起,第一届训练班毕业生就当了辅导老师,到第三届、第四届,有些第一、二届的毕业生,就当上主讲老师。

【编者按】:阎老已是90岁的高龄了,但在回忆起计算所初创时期的事情来时依然思路清晰,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此前几天阎老甚至亲自坐车环视了计算所的面貌。在此,我们再次向阎老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计算所大事记编辑本段回目录

  • 2006.01.06 计算所聘任徐志伟等13位同志为第四届“所长奖学金、奖教金”评审小组成员。
  • 2006.01.06 计算所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获DoSTOR 颁发的“2005年中国存储创新奖”。
  • 2006.01.11 我所承担的863项目成果“面向智能主体的软件工程研究——主体网格智能平台AGrIP” 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 2006.01.13 计算所召开了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上,代表们听取了李国杰所长关于《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二期总结及三期规划方案》的报告以及邓燕书记所作的《发挥职代会作用,推进计算所改革发展》的总结报告;听取了计算财务工作报告和关于新科研楼基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审议并通过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管理试行办法》,以及对本次大会提案收集和反馈情况进行的相关说明;大会对2005年度优秀团队、先进个人等进行了表彰。
  • 2006.01.16 “路明杯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64位‘龙芯2号’问世,龙芯产业链初步形成”入选。这是计算所科技成果连续五年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2006.01 我所数字媒体研究中心参加了由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年会(ICB)组织、英国Surrey大学承办的人脸确认竞赛ICB FVC2006,荣获所有单项第一名。
  • 2006.02.22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出通知:《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2部分:视频》已经批准,国家标准号GB/T 20090.2-2006,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至此,数字电视乃至数字化音视频产业共性最强的基础标准一锤定音,“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产业已经有标可循。
  • 2006.02.24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同志考察了计算所东莞分部,并参观了分部的信息科技成果展厅。
  • 2006.02.27 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一行莅临计算所苏州分部视察指导。
  • 2006.02 计算所在新科研楼四层组织召开了“2006年计算所规划会”,第一阶段是“务虚会”,主要讨论如何选定计算所主攻科研方向,以及各实体在2006年的工作规划与计划。第二阶段是“推进会”,各科研实体形成本部门规划文件;各职能处形成计算所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和措施文件。
  • 2006.03 我所荣获“2005年度北京市专利试点先进单位”称号。
  • 2006.03.31 我所以北京市上百家企事业单位排名第二的高分顺利通过国家二级保密资格现场审查。
  • 2006.05.09 计算所“智能化网络访问终端系统研究及其应用”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06.05.2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率执法检查组来计算所开展《专利法》执法检查,调查了解计算所的知识产权工作及贯彻落实《专利法》的情况。
  • 2006.06.02 由参与筹建计算所的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何绍宗提出倡议,30多位1956年入所的老同志齐聚计算所,共庆入所工作50年的活动在计算所新科研楼举行。
  • 2006.06.09 我所承担的科技奥运项目“数字化三维人体运动的计算机仿真研究”通过了中国科学院会同科技部组织的联合验收。
  • 2006.06.27 中科院综合计划局会同高技术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计算所牵头、微电子所和自动化所共同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验收会。
  • 2006.06 计算所新科研楼正式入住投入使用。
  • 2006.07.18 科发人教字[2006]203、204号文,韩银和等同学荣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李晓维荣获中科院院长奖教金。马思伟等同学入选2006年度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高文等同志荣获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 2006.07.20 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同志参观中科院计算所东莞分部。
  • 2006.07.21 计算所党委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龙芯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 2006.08 我所数字媒体研究中心组队参加了ACM KDD cup2006,在全球共64个参赛队伍中,在两个单项竞赛中分别荣获第二名和第七名,这是我所第二次在该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 2006.09.05 我所新版网站正式上线。全新改版的网站着重于重组结构、强化功能、丰富内容,并以此作为计算所在网络上的宣传窗口。
  • 2006.09.07 我所顺理通过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民品第三次监督审核和军品第二次监督审核,继续保持认证注册资格,并推荐给予扩大“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和程序的设计开发”的认证范围。
  • 2006.09.13 由计算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芯片设计”(龙芯2E)通过科技部验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参加了验收会。
  • 2006.09.12 计算所举办了庆祝计算所成立50周年的座谈会,15位曾经在计算所工作过的老领导与4位现任所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 2006.10.18 IBM全球知识产权副总裁Kevin Rivette一行访问计算所,并作了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精彩报告。
  • 2006.10.24 计算所50周年所庆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来所视察,发表了“科技引领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讲话,并祝贺计算所50华诞。
  • 2006.10.25 计算所在新科研楼一层大厅隆重举行“庆祝建所50周年”庆典活动,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军队、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新闻界的600余名嘉宾共庆这一历史时刻。并现场展示了与我国计算机事业共成长的50年发展史;开放展示了所内龙芯、曙光、下一代互联网等科研成果,与业内人士饮水思源,共励共勉。下午1000多名新老员工和研究生代表在海淀剧院共同观看了所庆文艺演出。
  • 2006.11.01 北京市武器装备科研审查单位保密资格委员会以京密认委[2006]批字034号文下发《关于批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为二级保密资格单位的通知》,同时国家保密局向我所正式下发了国家武器装备保密二级资格证书和铜牌。
  • 2006.11.04 我所通过国防科工委、北京市国防工办联合组织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查。
  • 2006.11.13 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来到计算所视察知识创新工程进展情况。李静海副院长陪同考察并致欢迎词。
  • 2006.11.21 我所承担863 项目“高速32位嵌入式CPU开发”产生的成果“聚芯SoC1000片上系统” 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 2006.11.28 东莞分部举行“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周年座谈会暨院士专题报告会”并在研究院展厅开放式展示一年来的研发成果,庆祝分部开业挂牌一周年。
  • 2006.12.10 孙凝晖研究员获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 2006.12.18 我所正式通过北京市国家保密局的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乙级集成资质审批,并获得国家保密局颁发的资质证书。
  • 2006.12.23 李国杰院士荣获中华十大财智人物“勇于创新奖”。
  • 2006.12.25 计算所龙芯2E获科技日报评选的“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殊荣。
  • 2006.12 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 2006.12 我所科技成果“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效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及其在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中的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05.01.31 我所承担的院创新重大项目、863重点项目“龙芯2号高性能通用处理器”项目通过中科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龙芯2号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的总体性能已经达到2000年左右的国际先进水平,居国内通用CPU研制领先水平。”
  • 2005.01.31 计所字〔2005〕8号文,我所对科研管理部门进行改革、调整。设立处、办两级结构,加强处的监控能力,加强办的执行能力。
  • 2005.02.25 我所2005年度战略规划研讨会召开,所领导、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和科研骨干,以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 2005.02 我所荣获“2004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 2005.02 我所荣获“中国科学院(京区)2004年度党务工作创新二等奖”。
  • 2005.02 我所荣获“2004年度中国科学院(京区)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 2005.03.17 科发党字〔2005〕26号文,授予我所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组 “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荣誉称号。
  • 2005.03.18 科发产字〔2005〕87号文,授予我所李锦涛同志2003-2004年度“中国科学院与省市、企业合作先进个人奖”。
  • 2005.03.23 科发政字〔2005〕102号文,我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计算机学报》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 2005.03 我所负责的国家体育总局项目“跳水训练图像分析软件系统研制”获得第二十八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技术服务奖一等奖。
  • 2005.04.15 我所“同学会”筹备组成立,李国杰等3名老师担任顾问,徐志伟任组长,韩承德、樊建平任副组长。
  • 2005.04.18 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信息产业部共同主办的主题为“龙跃神州,‘芯’动中国”的龙芯2号成果发布及产业化基地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我所正式对外发布自主研发的龙芯系列CPU最新研究成果——“龙芯2号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简称龙芯2号),并与江苏梦兰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设立龙芯产业化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
  • 2005.04.22 我所承担的863重点项目“面向网格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在上海通过了863专家组的项目验收。
  • 2005.04.30 计算所与东莞市政府签订成立了“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计算所东莞分部)”的协议。
  • 2005.05.14 我所“先进计算机体系结构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通过了科学院高技术局和人事教育局共同组织的评审论证。
  • 2005.05.14 我所举办了2005年科学日活动,活动主题为“走进科学”,共有千余名学生及社会公众来所参观。
  • 2005.05 我所孙凝晖研究员、胡伟武研究员荣获2004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奖。
  • 2005.06.15 计算所和曙光公司与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BGP)签定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启动曙光计算机与石油行业科技合作计划。
  • 2005.06.20 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通过了对计算所进行了民品质量管理体系取证后的第一次监督审核,并于2005年7月21日颁发了年度监审确认合格标志。
  • 2005.06.24 京党字〔2005〕16号文,授予我所邓燕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胡伟武同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 2005.06.24 我所数字化室向国家体育总局赠送自行研制的“运动训练视频反馈与分析软件系统”,供多个项目的国家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使用。
  • 2005.07.08 路甬祥院长发来贺信,祝贺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
  • 2005.07.14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路甬祥在中科院有关领导陪同下,对我所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进展情况和三期规划进行了调研。
  • 2005.08.29 由荷兰科技协会和西荷兰外国投资局组织的IT产业及生命科学家代表团一行13人专访我所,就与我所共同在IT领域展开合作事宜进行协商。
  • 2005.08.30 计所字〔2005〕41号文,我所对原有的研究室进行调整,设立3个研究部和1个前瞻研究中心。
  • 2005.09.06 由我所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生物信息处理专用计算机与算法研究”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项目验收。
  • 2005.09.18 我所携龙芯CPU、曙光高性能服务器等科技成果参加由科技部主办的主题为“新世纪?新科技?新成就”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
  • 2005.10.13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参观考察我所东莞分部,对东莞分部研究项目的中心,以及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目的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 2005.10.19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视察我所苏州分部,充分肯定了我所苏州分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移和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的积极尝试和取得的有益经验。
  • 2005.10.26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江苏省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苏州市市委书记王荣、市委副书记王金华、市长阎立的陪同下视察我所苏州分部。
  • 2005.10.30 中国科学院曹健林副院长率院考核评估组一行,对我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进行现场评估。
  • 2005.11.03 我所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签署了《中科院计算所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发展战略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
  • 2005.11.22 我所东莞分部(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在庆典上,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局长赵勤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委托,向东莞分部赠送了“立足东莞、服务粤港”的亲笔题字,祝贺分部宏图大展、事业辉煌。
  • 2005.11 我所举办“2005年开放日”活动,对外展示最新低成本信息化系列项目成果,包括“龙芯”CPU、网络存储、能力服务器、网格、AVS及相关、传感器等。
  • 2005.11 我所“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研究集体”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孙凝晖、孟丹、张佩珩荣获突出贡献者称号。
  • 2005.11 我所龙芯2号成果发布的新闻获科技日报评选的“2005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人民日报社评选的“2005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两院院士所评的“路明杯全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殊荣。
  • 2005.11 我所被评为中科院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 2005.12.22 京党字〔2005〕33号文,授予我所系统结构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 2005.12 我所科技成果“人脸识别、技术、系统及其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5.12 我所成果“智能化网络访问终端系统研究及其应用”荣获
  • 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5.12 “大规模机群管理系统”获浪潮高性能计算创新集体二等奖。
  • 2005.12 我所荣获中国科学院(京区)“我为创新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 2005.12 本年度我所共有40项科研课题通过验收。
  • 2004.1.05 曙光4000L入选“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是我所第三次获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2004.2.20 我所承担研究的“曙光3000和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我所“龙芯CPU研制组”荣获2003年度首届“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2004.5.03 国家主席胡锦涛一行参观视察计算所苏州分部龙芯系列CPU,并听取了所长李国杰关于龙芯产业化模式的介绍。
  • 2004.6.29 863计划重点项目-曙光4000A通过国家鉴定,曙光4000A实现了每秒10万亿次运算速度的技术和应用的双跨越,成为国内计算能力最强的商业化超级计算机。
  • 2004.9.21 全国人大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视察计算机宁波分部,并听取了关于凤芯一号的研制报告。
  • 2004.9.28 中科院计算所三项成果入选科技日报“国庆特别策划——科技中国55个新第一,这三个第一分别是:第一套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曙光1000,第一台跻身世界十强的民用超级计算机,第一款龙芯一号制成。
  • 2004.11.15 中科院计算所国家“863”计划重大成果曙光4000A 作为中国国家网格最大主节点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正式启动。
  • 2004.11.2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计算所联合中国科技馆共同举办的主题为“沟通科技,畅想未来”的“计算所开放日大型成果展”在中国科技馆展出。
  • 2004.12.29 国家主席胡锦涛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期间认真听取了我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关于计算所科研成果的汇报。
  • 2003.08.08我所与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成立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中科院副院长杨柏龄和苏州市委书记王珉共同为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揭牌。
  • 2003.09.08由我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面向4C融合的宽带网络交互多媒体系统”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项目验收。
  • 2003.10.24我所软件室承担的国家973项目“基于Internet超大规模知识检索的算法及应用”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 2003.11.我所织女星虚拟空间数据库系统(VegaSDB)软件在国产软件测评中表现优秀,被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颁发证书,特予表彰。
  • 2003.11.我所“曙光3000和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3.12.20为了向社会各界汇报我所在中科院重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促进我所在科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和新技术推广,我所在长城饭店举办年度“计算所开放日”。
  • 2003.12.我所“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3.12.鉴于龙芯CPU研究集体作出的贡献,特授予200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 2003.12.曙光4000L入选两院院士评选振邦杯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2003.12.我所被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评为二○○三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并获荣誉证书。
  • 2002.1.04在科技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活动中,经过公众推荐、投票及专家评定,我所研制的高性能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面世,被选为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 2002.02.04我所与英特尔公司宣布共同合作研究的"IA-64开放源码编译系统"日前正式通过鉴定,向全世界公开源代码,此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我院首次在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大公司合作并取得重要成果。
  • 2002.02.26—03.06我所承担的曙光3000、视频点播以及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等项目参加了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八六三计划15周年成果展览。江主席亲自参观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并听取了李国杰所长的简要介绍。
  • 2002.05.26由科技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发布了五年来科技的“十大瞬间”评选结果,其中我所研制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榜上有名。
  • 2002.09.22由我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创新重大项目“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1号”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 2002.09.28中科院计算所与苏州市科技局、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共同签署了《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苏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合作协议》
  • 2002.10.12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下发学位中心[2002]51号文通知,计算所在全国一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整体水平排名第4。
  • 2002.12.09由我所、海尔、长城软件、中软、中科红旗、曙光、神州龙芯等7家科研机构和公司共同组建的龙芯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IT领域的以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大型产业链联盟。
  • 2002所“个人计算与通讯相结合的算通机技术”荣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1.01.17由我所研制的国家863计划“九五”重大项目:高性能计算机及应用系统——曙光3000系统通过科技部主持的项目验收。
  • 2001.04.26我所与英特尔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合作研究高级软件编译器的协议。
  • 2001.05.20中科院(2001)科发人教字202号文通知,我所李国杰院士任200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技术科学学科组组长。
  • 2001.10.10我所重大知识创新项目“龙芯(Godson)CPU设计与验证系统”通过中科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 2001.10.13-17在天鸿科园大酒店隆重举办45周年庆典活动暨成果交流展示会。同时举办了45周年学术讲座。
  • 2001.10.30中科院(2001)科发计字425号文通知,我所研制的“曙光系列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个人计算与通讯相结合的算通机技术”两项科技成果分别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1.11.01我所与德国Fraunhofer软件研究所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并成立了中德软件集成技术联合实验室。
  • 2001.11.09中科院计算所(ICT)、中科院网络中心和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TAMU)在京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德计宽带网络技术联合实验室”同时宣告成立。
  • 2001.12.19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1.12.26我所系统结构室承担的国际合作项目—IA64开放源码编译系统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 2000.1.7 由我所承担的国家"863"重点项目"计算机通信与家电结合的算通机研究开发(二)--后PC时代的终端系统及协议的关键技术"通过中科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 2000.1.28 由我所承担的国家"863"重大项目、中科院创新重大项目"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于6月15日通过中科院组织的项目验收。
  • 2000.3. 李国杰同志荣获200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2000.5.14-17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我所承办、(IEEE-CS)协办的第四届亚太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暨展览(HPC-Asia)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会议中Gordon Bell等几国际上权威的计算专家参观了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会后美国亚洲技术情报中心(ITIP)给美国政府写报告,高度评价曙光超级服务器,认为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水平已非常接近西方。
  • 2000.5.17 中科院人教字(2000)286号文通知,我所被评为2000年至2003年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 2000.6.15 我所研制成功的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正式落户于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 2000.8.18 与Nokia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合作进行 IPV6协议测试。
  • 2000.8.29 中科院人教字(2000)426号文通知,我所夏培肃同志获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宝洁科教奖励基金。
  • 2000.8.31 计算所北楼完成全部装修,科研环境大为改善。
  • 2000.11.1 高庆狮院士回计算所工作,任软件室首席科学家。
  • 2000.11.27 由我所承担的国家攻关重大项目"曙光系列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中科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 2000.12.6 我所CAD实验室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研究实验室。徐志伟任开放实验室主任,陆汝钤院士任开放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 2000.12.28 信息网络研究室正式成立。
  • 2000.12 我所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学报获2000年院优秀期刊二等奖;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获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TOP

  • 1991年11月,KJ8920石油地质油田开发大型数据处理系统研制成功。是我国一项重大科研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1年12月,中科院将从原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发展壮大起来的联想集团划为院管公司。
  • 1995年2月,中国科学院委托北京联想集团公司对计算所实施企业化管理。
  • 1995年3月,计算所十室部分人员分离出去,成立了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1996年9月,被评为中科院首批入选的博士生培养基地。
  • 1997年4月,曙光1000A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出口喀麦隆,是我国首次出口并行大规模计算机系统。
  • 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所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点单位。
  • 1998年9月,计算所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正式开始启动改革试点工作。
  • 1998年10月,受中国科学院委托,与联想集团共同建立联想研究院。
  • 1999年9月,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作为我国九十年代突出科研成果参加国庆50周年成就展。
  • 1999年12月,李国杰同志出任计算所所长。
  • 1956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
  • 1958年8月,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 1959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
  • 1959年9月,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
  • 1962年6月,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计算机专业委员会成立。
  • 1964年4月,119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交付使用,并获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一等奖。
  • 1964年5月,在国内首先研制完成60MC电子管宽带示波器,获全国科技成果展览三等奖。
  • 1966年2月,与微电子技术有关的研究室从计算所中分离出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1965年6月,109乙大型通用数字晶体管计算机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鉴定。
  • 1968年7月,第一台717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 1968年12月,109丙计算机研制成功。
  • 1975年6月,计算所回归中国科学院。
  • 1976年11月,013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 1978年3月,从事计算数学的研究室从计算所中独立,组建了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
  • 1978年7月,《计算机学报》创刊。
  • 1981年7月,计算所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立。
  • 1981年11月,计算所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
  • 1983年11月, “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研制成功,并达到国内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85年2月,为加速发展我国的软件事业,三个从事软件研究的研究室从计算所独立出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1985年11月,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站单位。
  • 1988年7月,计算所公司开发的“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LX-PC”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www.ict.ac.cn
http://www.ict.ac.cn/anniversary/main1.ht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所,计算技术研究所,科学院计算所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