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1377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7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成为搞笑场
大学生幼童化
大学生幼童化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中国高校教师身份危机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原因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中国大学生的能力缺失症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过去教授的骨气和底气
大学官僚化
大学官僚化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显示全部]

历史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一景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周光召林宗棠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以及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等等。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一景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任,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法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做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目前,清华大学设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发散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校园环境 编辑本段回目录

清华大学
清华美景

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的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道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

2003年,第六教学楼、信息技术研究院楼、纳米科技楼、附中学生宿舍楼、紫荆学生公寓等工程项目陆续竣工,竣工总建筑面积达到21.04万平方米。2004年,原信息产业部酒仙桥医院、玉泉医院并入我校。两个医院占地总面积8.5公顷,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目前在建项目包括紫荆学生公寓区的研究生、留学生公寓和高级培训学员公寓、理化楼、公管学院大楼、老年学研究中心等,总面积达到15/4万平方米。截至2004年3月,学校建筑面积达到218.7万平方米, 学校占地总面积达到404.4公顷。校园内绿草青青,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优雅。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创造了适宜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清华校园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区、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其中心景观,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原皇家园林“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塘」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东区则以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有九十年代开始在主楼前后新建的各院系系馆及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

文化传统编辑本段回目录

清华大学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
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起源: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

关于校训的解释:
早在19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清华学堂章程》)。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莅校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清华大学在教育史科学史学术史上所创造的杰出业绩,师生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献身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取得的成绩,都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历史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光辉体现。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做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在决定民族命运的较量中,清华大学承担着不容推卸的重要任务。所有师生都必须树立一流意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奋发图强,争创一流。我们应该勇敢地抵御来自国内外腐朽思潮的侵袭,努力战胜自身的弱点,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堪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拟的业绩。我们鄙视那种畏缩不前、懦弱颓唐、耽于名利、甘居末流的猥琐品行,它们是同“清华人”的称号不相容的。

在努力自强自尊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善于审时度势,深刻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与自然和睦相处,同社会谐调发展,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扬团队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战斗。目光如豆、高傲自大、心胸狭窄、蝇蝇苟苟等卑下品格都是同“厚德载物”的要求相去甚远的。

时代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古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然以它生生不息的活力鼓舞着清华人开创新的历史,再造新的辉煌!

座右铭:行胜于言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一景

起源:该四字来源于1920级毕业纪念物——位于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的铭言。
校歌
中华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前后,学校公开徵求校歌,当 时在清华教授国文与哲学课的汪鸾翔先生(字巩安,汪健君先生的尊翁)以其佳作“西山苍苍”应征,经校外名人审定膺选,又经本校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先生的夫人张丽真女士配曲,赵元任编合唱,于是成为隽永流传,直深受历代师生欢迎的佳作,歌词共有三段,录之如:
(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二)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锺,水木清华众秀锺,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校庆日
四月最后一个星期天为清华校庆日。
校庆日活动通常为校友返校日。

校徽

(图)清华大学校徽清华大学校徽

 

 

 

 

 

 

 

 

 

 

 

校色
紫、白。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花荆花

校花
清华大学的校花是紫荆花丁香花(但通常也仅指紫荆花)。把紫荆花视为校花,是由于紫色紫荆花为校旗、校色的颜色一致,丁香花分为紫白二色;其次是由于紫荆在校庆日前后盛开。

清华优胜歌
为拉拉队歌,称为Tsinghua Fight Song,即清华战歌,或 Cheer for old Tsing Hua。歌词为:
Cheer for old Tsing Hua,
Tsing Hua must win.
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in.
You do your best, boys,
we'll do the rest, boys.
Fight for the victory, Rha, Rha, Rha!

大事年表编辑本段回目录

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28年,留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第一届本科生毕业
1931年12月31日,梅贻琦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932年,增设工学院(由土木、机械、电机三系组成) 、法律学系和农业研究所
1933年,设心理、社会、地理三个研究所
1934年,在江西南昌设立航空研究所,在湖南长沙成立无线电研究所
1935年,因不满日本于冀东成立伪政权,爆发由清华学生领导之“一二九”抗日运动
1937年,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失去正常教学及科研秩
1978年,恢复高考
1984年,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993年,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建立医学院
2002年,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年,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
2004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
2004年,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十第编辑本段回目录

清华大学
第一、清华是中国综合实力最顶尖的大学
一部清华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的自强史,就是一部爱国奉献的历史。清华,自它诞生起,就担负起民族的兴旺,中国的崛起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九十余年来,清华为中国培养出了最多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材、治国栋梁,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最多的贡献,为国家和民族奠造了最宝贵的人文传统。

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在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现代大学教育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奠定了“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制度架构,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所大学,开创了现代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史。在历史长河的每个阶段,清华都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从媒体报道和社会认可度来看,清华是国内外公认的最优秀的,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是获得最多的“第一”的中国大学,在多个大学评价体系中均名列榜首,是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中的领军者。

第二、清华是最具有高等学府精神的大学
梁启超先生曾引用《周易》里的话来勉励清华学子要做君子,要树立“完整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生所言,影响深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即成为清华永远的校训。清华以紫荆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

为紫白两色。紫色由红、蓝两色混合而成,红色是火焰,是中国的国色,蓝色是海水,是西土的象征,红蓝相融亦蕴含着中西文化的会通,亦是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的特征。清华园大礼堂的草坪前日晷上在风雨中挺立数十载,上面刻着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
淡泊风骨、质朴坦诚,读书不为稻梁谋,但开风气不为师,清华人用自己的人生去阐述清华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早已超出清华一校的意义,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发展,清华的力量,正在于此。

第三、清华具有第一流的人文、社会学科
清华从建立初期就是中国的人文重镇,清华九十多年的历史中,既有“老文科”,也有“新文科”。历史上,清华园里大师云集,贤人辈出。文科学者中以“古今融会、中西贯通”为指导思想,创造了一个影响整个时代的“清华学派”。今日清华,已经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界的脊梁,也是中国文科从复兴到走向世界所依靠的重要力量。点数清华文科,涵盖文、史、哲、法、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汇聚了国内一大批知名学者和青年才俊,并以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跻身国内文科前列,多个学科跻身国内顶尖,且与国际教育培养模式相接轨。

第四、清华是中国理、工科最好的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清华在理工学科方面是国内高校当之无愧的第一。多年来,清华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国家科技创新体制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教育部的权威统计资料显示(同一统计口径),目前清华大学本部共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中心5个,在国内高校中均位居首位。在国家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建设的5个国家实验室中,清华以其在信息科技的雄厚实力,独力承担“清华信息科技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多年以来,清华在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索引)发表的重要科技论文均位居全国高校首位,专利授予数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学校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均具有很强的优势。

近年来,清华的科研经费一直名列全国高校之首,为学校的学科建议和科研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本部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在包括“理工农医”4个学科门类的“大理科”共有62个学科获选,名列全国高校之首;其中理工科共有47个学科获选,在高校中遥遥领先。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在“理工农医”4个学科门类内,清华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 “建筑学”、“力学”等11个一级学科获得第一名,总数在全国高校中以较大优势领先。
在现代科技发展向着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清华利用其综合性的学科优势,构建了信息学科群、建筑学科群、能源学科群、环境学科群、航空航天学科群、材料学科群、理学学科群、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群等大的学科平台。这些学科群中存在着大量有待探索和求证的领域,并在整个科技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占据主导位置。这为有志于求知探索科学真理、成为科技改变社会的实践者的理工科考生提供了最广泛的选择。

第五、清华拥有最出色的经济、管理学科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举办的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一。清华经济管理学科还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被世界著名的《财富》杂志称为“中国最好的商学院”。“高起点、国际化”是清华经管学科的重要特色。

清华经济管理学科拥有超豪华的顾问委员会阵容,由前院长朱镕基建立的这一顾问委员会,汇集了国内外最知名的企业家、政府管理者和国外著名商学院的院长,为学院的国际化指引方向,因此,清华的经济管理学院不仅是国际定位,而且是国际的高层次定位,在国内的高校中是首屈一指的。除了具有世界顶尖豪华阵容的“顾问委员会”和真正实际给本科生授课的“海外特聘教授”之外,在培养方案上也与国际接轨,是国内教育培养理念最先进的。

对于发展前景和各种机会方面,经管学院无疑也是国内同类学科中遥遥领先的。在校期间,经管学院的学生拥有充分的海外交流机会,另外几乎每周都有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国内外著名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等的讲座和面对面的交流。清华经管学院的另一大优势除了我们的教育国际化之外就是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极其光明。清华经管学院毕业生可以有一部分选择直接出国,有40%在过去的几年中是选择国内的推研,有相当多的是在清华继续念研究生,还有一半的学生是选择直接就业。直接就业学生的去向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国内一些大型的金融和非金融的企业,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咨询公司,保险公司,会计事务所等等都活跃着清华经管学子的身影。

对那些有志做大事业,有志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学子,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六、清华拥有最好的生命学科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是国内声誉最好,影响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医学院,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

为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培养医学精英人才,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旨在打造迈向国际一流水准的医学院。通过强强合作,清华大学雄厚的基础学科综合优势和优良的学术氛围,与协和在医学领域中强大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实力,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部协和发展史,被称为半部中国医学发展史,协和最早开启了我国八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和高等护理学教育的先河,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社会影响力。协和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教学上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以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教研复合型人才而闻名。八十余年来,协和以培养研究生为重点,以培养八年制医学博士为特色,创造和凝聚了现代科学思想,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家,可谓人才济济,硕果累累,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协和拥有闻名国内外的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附属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协和还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其中1人为两院院士),为国内医学学科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是我国培养医学博士的摇篮,也是优秀学子施展才华的向往之地, 是广大有志于投身医学事业的莘莘学子的第一选择。

第七、清华拥有国内大学中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经过多年努力,清华已经形成了一支国际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清华现任全职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1人,两院院士总数65人,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此外,清华延聘的讲席教授中有两院院士5人,双聘教授中有两院院士26人,兼职教授中有两院院士57人,各类在任教师中两院院士总人数达153人,在国内高校中遥遥领先。与清华大学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有两院院士26人,以较大优势在全国各医科大学(医学院、医学部)中列第一。

863计划973计划攀登计划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科研计划。目前清华现任教授中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含聘任首席科学家后调入清华的)23人,国家863计划各领域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多年来,清华大学的教师以其学术上的卓越成就,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他们中有50多位当选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学术权威机构院士,其中有美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11人,俄罗斯国家院士11人,法兰西学院院士2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墨西哥工程院院士、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院士、瑞士技术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共9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13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7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2人,以及国际科学院院士和国际能源科学院院士各1人,在全国高校中以较大优势领先。

第八、清华拥有国内最好的教育培养和人才成长环境
清华,有着国内最好的教育培养和人才学习成长的环境。在国内的高校中,“学在清华”的赞誉广泛流传。“名师上讲堂”,知名教授活跃在教学一线,是清华人才培养的重要传统。在教育部评选的百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清华大学共有7名教师入选,居全国高校之首。在已经进行的4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评选中,清华共有18位教师当选,是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在教学上,清华大学广泛吸收世界著名大学的经验,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清华多个院系均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在多门课程上采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与世界名校共同组织课程、联合培养等重要措施, 都旨在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视野

清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全面而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每学期,清华大学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近两千门课程,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学科领域。这两千多门课程,除个别专业很强的课程以外,都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同学们可以在培养计划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兴趣,各取所需。这一在国内领先的选课制度,打破了国内传统的各院系之间层层封闭、学生选课自由度小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综合性大学的魅力

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是清华的重要特色。艺术教育帮助人去体验自然和生活的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华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生艺术团(800名成员中大部分都是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这里更有全国综合性大学最丰富的艺术课程,涵艺术史论、美学赏析艺术表演艺术创作等,年均选修学生达7000人以上。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清华大学体育教育提出的口号,而强健的体魄、良好的锻炼习惯,是清华给学生相伴一生的重要财富。目前清华开设有全国综合性大学中最丰富的体育课程,年均选修学生超过25000人次,其中定向越野、射击、跳水、艺术体操等都是深受同学欢迎的特色课程。在体育运动中,清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比如合作中的竞争精神,朝气蓬勃的体魄和工作动力,都蕴育在其中了。

第九、清华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源,半国英才聚清华
多年以来,各省理科前10名70%以上选择进入清华深造,从1999到2006年8年间录取的各省状元分别为38、39、39、28、28、33、32、32人,总计268人(全国75%的理科状元进了清华)。随着清华文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文科考生把清华作为第一报考志向,清华各省市的文科录取分数线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在文科招生的绝大多数省份分数线均是第一或者第二。历年国家理科实验班学生,国际数、理、化、生和信息等国际竞赛奖牌得主也多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在课程上、在实验室、在宿舍,在校园的走廊、草地、树下,到处都可以看到清华学子的身影,这就是一群天才聚在一起慢慢成长的地方。在无数学子、家长和老师眼中,清华就是“优秀”的代名词,进入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人生的高起点,选择了成为清华人的毕生荣誉,也选择了成为清华人所意味着的毕生责任。

第十、清华学子拥有最好的毕业发展前景
清华大学学生拥有国内最好的毕业前景。清华“通识教育”与“专业训练”并重的培养特点,使清华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对用人单位连续几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清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数理基础、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自学能力、实践动力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看重清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潜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目前清华本科毕业生约有70%选择在国内国外名校中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大部分是免试推荐),其余的选择高质量就业或者自主创业

近年来,清华的本科生培养越来越被世界一流大学所广泛认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两所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名校,近年来招收的中国学生半数以上来自清华。

对于选择就业的同学来说,录取清华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不仅数量多,而且层次高。名列世界500强的惠普、微软、IBM、壳牌、通用电气、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企业,联想、华为等国内高科技企业,汇丰银行、摩根斯坦利、高盛投资银行、工商银行等国内外金融单位,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广州报业集团为代表的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在内的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清华毕业生都活跃在其中。

清华的学习生活的主旋律不是自由和安逸,而是奋斗挑战。因而清华的生活也决不是学生一生的顶峰,而是莘莘学子起跑,加速,奔向更高远人生目标的关键一程。朱镕基学长以“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来表达自己的母校的感情,许多清华校友在取得事业的成功后,回味清华时光时,都衷心的感谢在清华得到的高质量的教育。清华是莘莘学子腾飞的起点,精神的家园。

第十一、清华拥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校友群体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博士生实践服务团

清华的声誉,是与清华校友对社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5位是清华学子。在清华近百年的历史中,59位清华学子当选为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500多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8名校友当选美国国家院士。约有1/3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清华校友,500多名毕业生就任国内兄弟院校校长、党委书记。以上数据在国内均位居首位。

清华是享有盛誉的人文社科重镇,滋养了一代代思想先驱、文学巨匠、史学大家、经济学者和法学巨擘,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如费孝通钱钟书许国璋杨绛梁实秋闻一多曹禺吴晗季羡林陈岱荪夏鼐李健吾高士其金岳霖李济潘光旦王铁崖英若诚端木蕻良胡乔木于光远等开创并发扬了清华的人文传统,为清华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清华培养了一大批治国才俊,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曾培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国务院前任总理朱镕基等均为清华毕业生,三百多位省部级干部毕业于清华。

第十二、清华园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清华大学
清华毕业生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清华大学主体校园面积近六千亩,其中林木俊秀,草依依,道路宽阔,气势磅礴。这里曾经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一部分,皇家建筑的尊贵气度,西洋建筑的诗情画意,苏式建筑的雄伟庄重,现代建筑的简洁典雅,融会在清华的校园中。

山水花木衬托着各式建筑是风景秀丽的清华园的特色,形成了优美安静宜人的育人环境。清华目前已建成了环保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大学。绿化覆盖率超过50%,园内树木近20万株。目前清华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在北京市仅次于北京植物园,连年被北京市评为“花园式单位”,是北京最重要的“绿肺”之一。工字厅、水木清华、大礼堂、图书 馆、近春园、理学院、主楼前、北院等新老景观,处处宜人。参访者赞誉道“清华总是大手笔!”清华还拥有国内最好的住宿、教学环境,最先进的校园设施系统和最完善的体育锻炼设施,清华的校园建设水平已经成为国内大学共同学习的典范。

清华,在她成长的早年,是国运衰败中的一个希望,一个梦想!

清华,在她辉煌的今天,是莘莘学子希望与梦想的摇篮!

清华,在她九十多年的生命里,经历了多少风雨和荣耀!

在清华的天空上,有太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才和治国之俊。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将中华大地映照的熠熠生辉。从1909年深秋越洋留美的47位少年,到如今的10万学子,清华是一部动人的长篇故事,清华是一首写不完的长诗。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园,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清澈蜿蜒的万泉河,贵族气息的工字厅,洁白神圣的二校门,高雅华贵的大礼堂,繁茂如茵的大草坪,古朴精致的清华学堂,宁静清灵的荷塘月色,让多少学子为之终生无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勤奋而又睿智的清华学子,在这里度过他们一生中最美丽的金色年华。
一个名字
让你憧憬
你遐想
让你过目不忘
这就是会让你一生骄傲的
清华大学

著名校友编辑本段回目录

梅贻琦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梁实秋叶企孙吴有训吴宓朱自清曹禺钱钟书茅以升闻一多穆旦胡风端木蕻良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孙立人胡乔木乔冠华吴国桢俞国华赵元任金岳霖汤用彤贺麟张岱年冯友兰梁思成周培源林家翘周光召张民觉李济夏鼐吴晗季羡林于光远李健吾张骏祥洪深杨联升何炳棣殷海光王浩许国璋王佐良李赋宁英若诚钱端升萧公权罗隆基王铁崖潘光旦费孝通李方桂王力陈鹤琴陈岱孙高士其钱三强钱伟长王淦昌王大珩赵九章邓稼先朱光亚叶笃正杨石先钱思亮邹承鲁吴征镒陈克恢杨廷宝侯德榜吴仲华郑哲敏顾毓琇萨本栋朱镕基胡锦涛等。

台湾清华大学
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地区复校,由梅贻琦校长主持,并沿用原校名, 先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1957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梅贻琦既担任过北京清华大学的校长,也是台湾的清华大学的创校校长。如今台湾的清华大学也已发展成理、工、文等科的综合性大学。 从1980年代开始,两岸清华各项交往日渐频繁。

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编辑本段回目录

胡和平 党委书记 2008.12-至今

顾秉林  校长  2003.4 - 至今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陈希     党委书记  2002.2 - 2008.12 
王大中  校长  1994.1 - 2003.4 
陈 希  党委书记  2002.2 - 至今 
贺美英  党委书记  1995.9 - 2002.2 
方惠坚  党委书记  1988.9 - 1995.9 
张孝文  校长  1988.10- 1994.1 
李传信  党委书记  1984.2 - 1988.9 
高景德  校长  1983.5 - 1988.10 
林 克    党委书记  1982.7 - 1984.2 
刘达     党委书记  1977.4 - 1982.7 
校长  1978.6 - 1983.5 
蒋南翔  校长  1952.11- 1966.6 
党委书记  1956.5 - 1966.6 
袁永熙  党委书记  1950.3 - 1956.5 
刘仙洲  院系调整
筹委会主任  1952.6 - 1952.9 
何东昌  党委书记  1950.3 - 1953.9 
叶企孙  校务委员会
主任委员  1949.5 - 1952.6 
彭佩云  党总支书记  1949.3 - 1950.3 
冯友兰 校务会议
临时主席  1948.12- 1949.5 
梅贻琦  校长  1946.10- 1948.12 
梅贻琦  常务会主席  1938.5 - 1946.5
梅贻琦   清华校长    1938.5 - 1946.5
梅贻琦  校长  1931.12- 1937.8 
吴南轩  校长  1931.4 - 1931.6 
罗家伦  校长  1928.8 - 1930.5 
温应星  校长  1928.4 - 1928.6 
曹云祥  校长  1922.4 - 1927.12 
金邦正  校长  1920.9 - 1921.10 
张煜全  校长  1918.7 - 1920.1 
周诒春  校长  1913.10- 1918.1 
唐国安  校长  1912.10- 1913.8 
唐国安  监督  1912.4 - 1912.10 
周自齐  监督  1911.2 - 1912.4

学生社团编辑本段回目录

清华大学有着悠久的学生自治传统,各种学生社团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清华大学的学生社团至今已逾百家,涉及公益、人文、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最新评出的20家五星级学生协会包括:

绿色协会、山野协会、手语社、职业发展协会、国际象棋协会、跆拳道协会、心理协会、爱心公益协会、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对外交流协会、马拉松爱好者协会、汽车爱好者协会、京剧昆曲爱好者协会、理财协会、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摄影协会、越剧协会、文学社、求是学会、TMS协会

清华学生社团协会在水木清华BBS的版面是:http://www.smth.edu.cn/bbsdoc.php?board=THA
清华大学学生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在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地址为:http://baike.baidu.com/view/1417043.htm

清华大学紫苑志愿者小组的网站是:紫苑网 http://www.ziyuanv.cn

2007各省录取分数线编辑本段回目录

录取分数线 江苏:理科683分;文科643分
江苏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83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43分。江苏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文科总分第一名均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共12人)中有10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内蒙古:理科682分;文科647分
内蒙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82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47分。内蒙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9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陕西:理科663分;文科643分
陕西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63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43分。一批次定向录取最低分660分。陕西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文科实考分第一名均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6人、文科前十名中有4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安徽:理科670分;文科613分
安徽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70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13分。一批次定向录取最低分661分。安徽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共13人)中有10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青海:理科660分
青海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60分。青海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9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福建:理科666分;文科578分
福建录取分数线666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578分。福建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6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重庆:理科665分
重庆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65分。重庆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理科总分第一名均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8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广西:理科667分
广西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67分。广西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14人)中有12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云南:理科686分
云南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86分。云南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2人、总分第一名1人,均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8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辽宁:理科662分
辽宁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62分。一批次定向录取最低分650分。辽宁省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报考我校。
 
录取分数线 浙江:理科676分;文科625分
浙江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76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25分。浙江省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文科总分第一名均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宁夏:理科661分
宁夏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61分。宁夏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8名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河南:理科670分
河南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70分。一批次定向录取最低分668分。河南省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被我校录取;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7人报考我校。
 
录取分数线 甘肃:理科673分
甘肃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73分。一批次定向录取最低分655分。甘肃高考理科实考分前10名全部被我校录取;该省理科前20名中的18人报考我校。
 
录取分数线 湖北:理科658分;文科605分
湖北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58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05分。一批次定向录取最低分655分。湖北省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报考我校。
 
录取分数线 四川:理科660分;文科641分
四川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60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41分。四川省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文科实考分第一名均被我校录取;该省文科高考实考前十名中有6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山西:理科654分;文科616分
山西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54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16分。一批次定向录取最低分650分。山西省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山东:理科670分;文科660分
山东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70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60分。山东省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文科实考分第一名均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7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湖南:理科651分;文科628分
湖南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51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28分。湖南省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7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海南:理科850分
海南理工类录取分数线850分。海南省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9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河北:理科681分;文科622分
河北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81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22分。河北省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理科高考总分第一名均报考我校;该省理科前十名(共12人)中有9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天津:理科647分
天津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47分。天津市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被我校录取,该市理科前十名中至少有7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吉林:理科683分
吉林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83分。吉林一批次定向最低录取分674分。吉林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黑龙江:理科687分;文科630分
黑龙江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87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30分。黑龙江省理科高考实考分第一名、理科总分第一名均被我校录取,该省理科前十名中有6人报考我校。
 
录取分数线 新疆:理科671分
新疆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71分。新疆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总分第一名、民考汉第一名均报考我校。新疆前8名中有7人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西藏:理科666分
西藏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66分。西藏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总分第一名均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贵州:理科661分
贵州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61分。贵州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江西:理科670分;文科632分
江西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70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32分。江西省理科高考实考分第一名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北京:理科652分;文科624分
北京理工类录取分数线652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624分。
 
录取分数线 广东:理科653分
广东理工类录取分数线为653分。广东省高考理科第一名被我校录取。
 
录取分数线 上海:理科564分;文科540分
上海理工类录取分数线564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为540分。

提前批录取最低分
录取最低分 云南:国防生682分
录取最低分 湖南:定向649分;国防(指挥类)633分;国防(非指挥类)646分
录取最低分 湖北:国防生651分
录取最低分 安徽:国防生657分
录取最低分 新疆:理科671分
录取最低分 贵州:提前批定向675分
录取最低分 辽宁:国防生656分
录取最低分 重庆:提前批定向658分
录取最低分 内蒙:国防生665分
录取最低分 福建:国防生654分
录取最低分 陕西:国防生659分;工物定向683分
录取最低分 四川:提前批定向657分
录取最低分 河北:国防生665分
录取最低分 河南:国防生671分;工物定向682分
录取最低分 黑龙江:国防生680分
录取最低分 甘肃:国防生665分
录取最低分 广西:国防生652分;定向生661分
录取最低分 山西:国防生650分
录取最低分 山东:国防生664分
录取最低分 吉林:国防生683分
录取最低分 贵州:国防生663分
录取最低分 江西:国防生661分;定向666分

清华美景 编辑本段回目录

清华大学
美景一览

清华大学
美景一览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1] 清华网址:http://www.tsinghua.edu.cn/
[2] 清华校园三维地图:http://tsinghua.6dxy.com/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五。
北京清华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已被schoolbest.com.cn收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清华大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