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3272 次
  • 编辑次数: 5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2-06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尼克·达洛伊西奥
尼克·达洛伊西奥
Elon Musk
Elon Musk
迈克·奥尔森
迈克·奥尔森
亚历克斯·卢詹克
亚历克斯·卢詹克
布莱恩·切斯基
布莱恩·切斯基
佩里·陈
佩里·陈
珍妮弗·海曼
珍妮弗·海曼
亚当·安吉洛
亚当·安吉洛
迈克·鲁宾
迈克·鲁宾
伊恩·罗杰斯
伊恩·罗杰斯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雷德·霍夫曼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图)Reid HoffmanReid Hoffman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1967年8月5日出生。LinkedIn联合创始人,曾经担任过PayPal高级副总裁。是硅谷最有名的天使投资者之一,曾经投资过60多家创业公司,包括Facebook和 Digg。

  创立公司:LinkedIn

  投资人:Peter Theil、Keith Rabois、David Sacks

  参与投资公司:Flickr、Last.FM、Mozilla、Ning、Technorati、Kiva

霍夫曼比很多人显得“牛”的是,他就出生在斯坦福,长在伯克利,可以说每一个细胞都是硅谷基因。他曾经是PayPal公司董事会的一员,但是他现在正准备着让自己的职业化网络LinkedIn进行有可能是Web 2.0 领域迄今为止最为庞大的一次上市融资活动(除非FaceBook也打算在近期内上市融资)。

目录

[显示全部]

个人简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Hoffman was born in Stanford, California, and grew up in Berkeley, California. He attended Stanford University, where he won a Marshall Scholarship and a Dinkelspiel Award. After graduating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symbolic systems, he attended Oxford University, graduating with a master's degree in philosophy.

His first job was a summer internship with Inglenook, a Napa Valley winery. After working at Apple Computer and Fujitsu, Hoffman co-founded his first company, SocialNet.com. While at Socialnet, Hoffman was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t the founding of PayPal, an electronic money transmission service, and later joined the firm as a full-time employee. At the time of PayPal's acquisition by eBay in 2002, he wa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PayPal in charge of business and corporate development.

(图)大块头有大智慧大块头有大智慧

Reid was LinkedIn’s founding CEO for the first four years before moving to his role as Chairman and President, Products in February 2007. LinkedIn is a business-oriented Internet-based social network service. He has been called the "most connected man in all of Silicon Valley". He has personally mentored many of the Web 2.0 CEOs and has given valuable advice to many Silicon Valley VCs as well as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where he was honored with a Department of Defense coin for his valuable service to the United States. He invented the term for his people as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Web Entrepreneurs". He leads as the director of a variety of Silicon Valley businesses, most in the social network domain, including Mozilla, Vendio, Six Apart, Kiva.org, Grassroots Enterprises, and Tagged. He is an investor in Facebook, IronPort, Flickr, Digg, Technorati, Dopplr, Ping.fm, Nanosolar, Care.com, Knewton, Kongregate, and several other firms.[citation needed]

He currently lives in Silicon Valley, California with his wife.

LinkedIn申请IPO上市最高募资1.75亿美元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时间2011年1月28日早间消息,美国商业社交网站LinkedIn刚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拟出售不超过1.75亿美元股票。

在截至2010年9月30日的9个月内,LinkedIn实现净收入1.61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的8060万美元实现翻番;实现净利润1000万美元。

LinkedIn 2009年全年实现净收入1.2亿美元,2010年显然已经超出这一数据;2009年净亏损390万美元,2010年将是该公司首次实现盈利。截至 2010年9月30日,LInkedIn拥有现金8960万美元,该公司员工总数为990人,用户总量超过9000万。

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

LinkedIn还对收入来源进行了区分。根据监管文件,该公司2010年的收入有41%来自招聘解决方案(6590万美元),32%来自营销(5140 万美元),还有27%来自高端收费服务(4410万美元)。LinkedIn 2010年的招聘解决方案净收入较2009年增长4220万美元,增幅为178%。

由于投资增加,因此LinkedIn未来的收入增长有可能放缓,该公司称:“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我们预计2011年无法实现盈利。”

在谈到注册用户时,LinkedIn表示,注册用户高于实际用户,而且多数的页面浏览量都由少数用户贡献。“如果实际用户数未达预期,或者我们无法提升访问用户的广度和频率,我们的业务增速就有可能达不到预期,这将伤及我们的运营和财务业绩,并有可能导致我们的股价下滑。”该公司称。

LinkedIn还特意谈到了竞争问题,该公司表示:“Facebook、谷歌、微软和Twitter等其他企业可能开发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或者与第三方合作推出这类产品。我们在国际市场面临着许多小型企业的竞争,包括德国的Xing和法国的Viadeo,他们也都提供在线职业网络解决方案。除此之外,我们的竞争对手还包括客户关系管理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例如Salesforce.com(旗下的Chatter和Jigsaw)。”

LinkedIn在文件中透露,该公司曾经斥资56万美元收购了mSpoke,并斥资390万美元收购了ChoiceVendor。

如市场预期一样,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今日(2011年1月27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首次公开招股(IPO)的证券发行推荐书(S-1)。我们在文档共享网站Scribd贴出了推荐书的一份副本,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看并发表您的想法。

LinkedIn的增长一直令人印象深刻,该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1.61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的8,070万美元增长了一倍。LinkedIn实现了盈利,但又未达到人们设想中互联网公司应有的盈利水平,其在去年前三季度的营运利润率只有7.7%。LinkedIn现在正通过牺牲利润来保持尽可能快的增长,公司同期投在市场营销和软件开发上的资金也翻了一番甚至更多。2010年,LinkedIn注册用户人数从5,500万增长至9,000万,每月独立访问人数则从3,600万增长至6,500万。

LinkedIn证明了一家公司可以通过提供社交网络接口、职业生涯履历和潜在客户信息来赚钱。LinkedIn的这种增长是通过个人用户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其预期目标——企业招聘人员。在过去三年,LinkedIn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2007年时,招聘广告发布费占其收入的一半,而现在减少至27%;与此同时,高级用户注册费所占比例从原来的23%上升至最高时的41%。

经济衰退一点也没影响到LinkedIn,其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Jeff Weiner)曾告诉我,他确信LinkedIn是反经济周期发展的,在大规模裁员时期,人们会争相注册自己的个人资料,并加强和老同事的联系,这时候LinkedIn的收入就会增长。

LinkedIn的IPO价格尚未确定,美国银行美林(Merrill,Bank of America)和JP摩根(J.P.摩根)将作为承销商。此刻,这些投行正为网络媒体公司迪蒙德传媒(Demand Media)上市带来的巨大收益欣喜不已——该公司在首个交易日股价上涨了33%,不过也有质疑的声音。下列表格展示了LinkedIn的主要股东,包括股份最多的公司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迈克·莫里茨(Mike Moritz)和格雷洛克合伙公司(Greylock Partners)的大卫·施(David Sze)。LinkedIn总计向投资者募集了1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在福布斯2011年度最佳科技创投人榜单上(Midas List),你将至少看到那两位风险投资人的名字,榜单将于4月份出炉。

LinkedIn创始人回顾发家史:两年内营收增9倍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读:美国媒体今天撰文称,社交网站LinkedIn的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回忆其创业历程时透露,LinkedIn曾在两年内营收增长九倍,并表示使公司上市并不符合其目标。以下为文章全文:

(图)LinkedIn的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的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

  在硅谷若是遇到合适的人,你或许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著名天使投资者霍夫曼对此应该深有体会。今年41岁的霍夫曼是为各个行业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社交网站LinkedIn的创始人。该网站如今拥有4100万会员,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还有财富500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霍夫曼于2002年创建了LinkedIn。在短短6年时间内,LinkedIn已成为硅谷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拥有350名员工和得到全美企业认可的知名度。LinkedIn从2006年起开始盈利,其管理层表示,LinkedIn去年一年筹集到近8000万美元的资金,市值达到10亿美元。毕业于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的霍夫曼从一开始就深谙构建和平衡人际网络关系的重要性。

  除了LinkedIn,霍夫曼还是硅谷60多家初创企业的投资者或顾问,其中就包括Facebook。20世纪90年代初,霍夫曼在牛津大学学习哲学,计划从此从事学术研究。但后来他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重返硅谷,为实现创建一个软件公司的梦想而奋斗。霍夫曼日前接受了采访,透露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以下内容为霍夫曼的自述。

  首次创业尝试受挫

  那是1993年,互联网革命刚刚开始,美国在线正开始向用户推销软盘,试图让每一个人获得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在牛津大学学习时,我意识到自己希望与人们的生活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因为我曾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当时我就想开一家软件公司,软件可以走进千千万万人的生活。我利用人脉关系与两个风险投资者取得了联系。

  他们一见面就问我:“你以前搞过软件吗?你要我们向你公司投资数百万美元。你以前做过这个吗?”我回答,“没做过,确实没做过。”然后他们就说:“先去找份工作干干去吧。”于是,我通过关系在苹果公司找了一份差事。我通过斯坦福大学好友的室友的确找到了不错的发展机遇。我的职业生涯就是这样起步的。我一切都是从头做起的,了解创业所需要的一切条件。

  第一步是纯粹的软件开发。离开苹果以后,我又来到富士通公司,负责管理和业务开拓。我看着互联网市场一步步走向繁荣,确实想涉足这一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1997年7月,我从富士通离职,8月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Socialnet。我创建Socialnet的想法是,既然网上有数百万人在活动,那么我们可以建立何种应用以将他们联系起来?

  Socialnet专注于网络交友,同时还从事其他一些活动,比如寻找高尔夫球友、同学等。我们从一些非常好的风险投资者那里筹集到资金。无论最开始做什么事情,你都会从中吸取很多教训。我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当你正在创建一种了不起的产品时,你必须理解产品销售策略。如何才能与数百万乃至数亿的用户建立联系?SocialNet是一个失败的例子。我们曾认为可以与报业建立合作,但是根本行不通。

  当我在SocialNet忙着焦头烂额时,我在斯坦福大学结识的好友彼得·泰尔(Peter Thiel)建立了一个规模很小的对冲基金,他还遇到了一个名叫马克斯·莱文奇恩(Max Levchin)的伙伴。(注:两人后来创建了在线支付系统PayPal。)后来,我决定离开SocialNet建立别的业务。我找到彼得,他对我说:“千万不要选择那条路,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就好比守着火药箱,而火箭即将开始发射。”(注:霍夫曼接受了彼得的邀请,加入PayPal,担任负责业务开发的执行副总裁。)

  敏锐把握重要商机

  供职PayPal期间,我逐步掌握了经营之道和问题解决之道。人们以前从未解决过PayPal的问题,所以,我开始招募一些在银行、监管部门、互联网领域以及支付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在此过程中,你可以将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这让我意识到工作模式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你在工作时无法做到对一种理念的完善,因为如果你开始与很多人交流,开始研究市场动向,从事上述各类活动时,你不可能干好手头上的工作。我有想法,但一直没有付诸实施,“这是症结所在。”在我们将PayPal卖给eBay之后,我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拥有了更多自由的空间。我决定创建LinkedIn,因为这个专门为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空间真的很有趣。

  通过在PayPal的工作,我有了一定的积蓄,我决定将其全部投到LinkedIn。大家也许都清楚,如果我们在银行没有一分钱存款,心里不免会发慌,“事情能否一切顺利?我们是否会从风险投资者那里获得足够的资金?”由于LinkedIn一开始是由我个人出资,因此不存在这样的担心。

  我坚信,经济低迷之时创建公司是绝佳时机,因为它给了你很大的空间。筹集资金虽然很困难,可一旦资金到位,你便获得了别人没有的优势。2002年,对于硅谷的很多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一个寒冬。投资消费类网站的冒险遭到嘲笑,但这也因此获得了竞争上的优势。我们可以向他们展示我们的独特魅力。

  在困境中摸索前进

  起步之初,我们的运转相当缓慢,因为我们想要确保整个体系都运转正常。我认为,与公司有联系的13个人邀请了112人加入。我们遭遇的第一个挑战是,“你如何让一百万人加入这个网站?”只有吸引到更多的会员,像搜索和信息共享这样的功能才可以体现它们的价值。2003年,公司的重点是转变发展思路和实现会员增长。

  对于吸引百万用户加入并以此建立业务模式,我还是相当有信心的。我们在2005年确定了三大收入来源。第一个是网上招聘,第二个是订阅服务,我们认为这项业务能快速促进公司利润增长,强化网友之间的沟通和搜索能力。要想完成工作,人们则必须要和陌生人交流,这也是我们公司当前业务的核心所在。我们最初并没有考虑要涉足广告行业。但有两件事说服我最终下定决心,推出这项业务,一个是公司员工素质相当不错,另外一个是我们开始意识到可以建立独特的业务产品。

  2006年夏,我意识到公司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个是必须扩大公司规模,另一个是公司应该从单一产品模式向多元化产品模式发展。行业内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一些员工做搜索,一些员工做平台,还有员工做通讯录。我们需要的是同时从事上述项目。我曾说过:“开发新产品与招募深谙管理之道的人才相比,哪个挑战更大?”

  我认为是产品开发挑战更大。于是,我决定在解决产品问题的同时招募新人担任公司CEO。我齐头并进,后来请来了丹·尼耶(Dan Nye)。幸运加上努力,谷歌前高管迪普·尼沙尔(Deep Nishar)也于2008年12月加盟LinkedIn,担任负责产品开发的副总裁。(注:在霍夫曼接管产品开发之职不到两年后,尼沙尔的到来让他可以专心从事别的业务。)

  重新出山担任CEO

  创业过程中,我曾这样的问过自己:我能在哪个领域内对世界产生最大程度的个人影像?我认为LinkedIn可以实现我的抱负,这不仅仅是一项投资,还涉及别的方面的事情。我希望,通过LinkedIn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带动新一轮的创新潮流。当我和丹·尼耶谈论这件事的时候,他表示:“你就是我的后盾,我们应不断地去尝试。我们应该更有效地去完成这样的一件事。”于是,我们共同决定,由我重新担任公司CEO。

  (注:在尼耶供职LinkedIn两年间,会员人数从900万增至3500万,销售收入增加了900%。另外,公司新增数百名员工,业务拓展到了欧洲。然而,尼耶并未满足眼前的成绩,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一路走来,我们发现公司的管理结构有点错综复杂。当我们聘请尼沙尔时,我和雷德都认为,这是让尼沙尔担任CEO的良机。我们有两个CEO,他是最大的股东。公司正按他的构想运作。”2008年12月,即尼沙尔上任一周后,霍夫曼重新担任LinkedIn CEO,尼沙尔也离开了公司。)

  经营哲学一直未变

  纵然公司在银行有现金,但我们仍决定在银行存更多的现金。我们必须去寻找真正有前景的产品。虽然公司推出了一些,但我们需要拓展产品种类,向优秀的研发团队购买有前景的产品,将其投入到我们的服务中去。这就是我们在去年不断募集资金的原因。这一计划仍在筹备中,我们仍在寻找颇有前景的商机。另外,在经济困境下保持巨额银行存款有利于我们伺机出动收购新的目标。

  (注:去年晚些时候,在从风险投资者那里获得7570万美元的融资以后不久,LinkedIn便裁员10%,削减了约36个岗位。LinkedIn表示,此举旨在令公司资源重新达到平衡。)我认为,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上市所需要的资金。不过,我们的业务重点在于构建公司网络。我认为上市并不能帮我们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一个私营企业运作,投资、创新以及建立一整套服务体系,这些才有利于达到这一目标。

  LinkedIn的经营哲学一直没有改变,即便有所改变,那就是变得更加充实。我们始终在为各行业的专业人士服务,便于他们通过网络从事自己的事情。我们希望让全世界的专业人士都加入LinkedIn。我们应该同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专业人士息息相关,我认为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但是,网站仍旧需要更多人去充实,去变得更加活跃。(杨琳)

LinkedIn创始人:如果愿意随时可以IPO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时间2009年2月3日下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创始人兼CEO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LinkedIn目前资金雄厚,如果愿意,可在任何时间上市。

(图)Reid HoffmanReid Hoffman

  目前LinkedIn募集了1亿美元,其中仅去年一年就筹集了约7500万美元。雷德表示,LinkedIn过去两年保持盈利,目前银行存款有8000万美元。

  在回答LinkedIn是否会与其竞争对手Facebook合并时,雷德断然否认,并表示LinkedIn未与Facebook就该问题有过接触。因为,他一直认为个人社交网站和商务社交网站没有必要融合,并且这两类网站应有各自独立的品牌。

  雷德称,LinkedIn增长持续迅猛,每17天新增注册用户100万名,加上手握的8000万美元和两年盈利,“我们在过去两年一直盈利,因此,我们只要想上市,我们就能上市。”

    2008年10月23日消息,LinkedIn宣布,新获得2270万美元融资。2007年6月份,LinkIn获得第四轮融资5300万美元,这笔规模最大的融资使其估值达到1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仍按照上次的估值,投资方包括SAP、高盛以及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原投资方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也加入了此次融资。目前为止,LinkIn的总融资额已超过1亿美元。

  此次融资在上月金融市场进入混乱之前已经完成。对于LinkedIn而言,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更多的现金总是更为安全。LinkedIn目前有370名员工,该公司表示营收年增长率超过100%。LinkedIn CEO丹·奈伊(Dan Nye)透露:“LinkedIn自2006年就开始盈利。”但他警告称,这种状况可能在当前季度有所改变。这些现金可能帮助LinkedIn抵御目前的金融风暴,奈伊甚至可以动用部分现金进行收购。

让失败来的快些吧编辑本段回目录


LinkedIn

总收入:未公开

雇员人数:1,000

总部所在地:加利福尼亚 山景城

创办时间:2003

所有性质:私人持有

互联网创业者莱德·霍夫曼把自己创办企业的困难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好比从悬崖跳下,在降落的过程中组装一架飞机。”样做非常危险,但它让你能够对自己有没有所需技能作出判断。从他的经历来看,赫夫曼先生显然有一些这样的技能 。他曾是PayPal的一名经理(2002年电子拍卖巨头eBay以15亿美元收购了这个电子支付工具),还是专业人士社交网站linkedin的联合创办人和执行主席。

作为天使投资人,他投资了许多成功的高科技公司,还是风险投资基金Greylock的合伙人。莱德·霍夫曼是加利福尼亚当地人,在斯坦福读大学,这个大学被很多人说成是在硅谷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在学术上有更大成就 ,他去了牛津大学学习,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回顾自己的经历,我开始认识到我一直在做创立、设计、改变人类生态的工作。对于这样的目标,在商业领域内更容易有所建树。

PayPal


莱德·霍夫曼看来,对金融知之甚少反倒让PayPal比银行更有优势

赫夫曼先生是所谓的PayPal之一——那些又创办别的企业的PayPal前雇员、经理或者创办人。其他人还包括麦克斯·拉夫琴(   最近被谷歌收购社交软件公司Slide的创办人)、埃伦·  莫斯克(他创办了 太空旅游公司SpaceX和生产电动汽车的公司Tesla Motors)。 

为什么PayPal帮在以后的事业如此幸运? 赫夫曼先生相信这个和他们对风险的态度有关。金融机构认为电子支付是个有挑战性的创新领域。“银行总是回避风险。他们不愿意冒风险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而技术创业者却愿意这样做。”他说。

为互联网创建一个支付系统涉及许多新事物,没有一个银行愿意创建这样的系统 ,尽管它们传统上是这些系统的主人。它需要对金融并不了解、而愿意用新的想法来完成这个任务的企业家。寻找新的创意是硅谷创业公司的核心。

不断创新

莱德·霍夫曼,失败需要优先处理,还要快

硅谷人常说“失败要趁早”。他说:“首先面对那些生意上最困难的问题,因为你要搞明白自己是否能解决它。”

PayPal来, 欺诈和安全就是最困难的问题。公司必须不断地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执行系统来战胜挑战。

好的创业者永远不会停歇。

LinkedIn

霍夫曼先生尝试者将从PayPal学到的经验运用于以后的创业,LinkedIn 是目标在于专业人士和生意人的社交网站  。

 在寻找“对于专业人士有用的功能是什么? 什么是他们最需要的? 他们如何随时随地获得信息?他们如何随时随地与其他专业人士联系? 所有的商业活动如何展开?”做了很多尝试、有过很多失败。

他说 ,linkedin一直以最初定下的模式为目标,取得收入、 获得用户,大体上按照 2003年提交给风险投资基金的商业计划书。

他将此归因于硅谷的竞争氛围和他们自己 “说干就干”的文化。“ 你认为你跑得很快,那么向四周看看, 看看别人跑得是不是也很快,这让你就能跟上节拍 。”

投资人 vs 企业家

没有满足于只是自己的创业尽管风险基金投资失败的几率很高,但他作为天使投资人有令人羡慕的记录比如DiggFacebookFlickrLast.fm, 还有 Ning

他认为,自己创业和投资于别的创业者有很大不同,尽管它对我自己的创业还是有很大帮助 ”。

能够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和经验对企业家而言是多么有价值啊正是这个原因,他相信旧金山湾区有世界上最好的创业环境 

硅谷之所以产生了许多大公司部分原因在于围绕公司构建了非常高效的网络—— 正是围绕公司的这个网络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他解释说。

霍夫曼先生 说我得到的最好的投资机会是那些带来了连锁反应的、那些打破了现有的模式的。他称之为“改变游戏规则者”。

互联网是不就是这个样子了 没什么能做的了 ?

“在我看来, 一切还只是开始。 他说 每隔几年 就想 ,互联网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了,能做的都做完了。但我以为我们只是站在起点上 。”

目标远大 行动迅速


莱德·霍夫曼认为,旧金山湾区是最佳创业地点

从创业者角色转向天使投资人角色,  霍夫曼先生建议那些创业公司把目标定的高一点儿。 一个大目标吧! 因为不论是一个大目标还是小目标花费的汗水和心血差不了多少。

哪儿听到过很多糟糕的创意 ,包括硅谷, 我也听到过很好的创意 ,他解释说 关键是找到宏大的创意。

有一个专家团队做后援 能让创意变为现实 建议公司尽其所能周围建起一个网络,他说“要依靠团队,以及如何运用资源来解决关键问题。 

进一步认为,在你开发互联网产品的时候,时间是关键。如果你没有匆忙的搞成第一个产品那你就是发布的太慢了。  

和大家一块儿干搞清楚哪些情最重要是核心。 然后尽可能快搞出一个能用的产品 

乐观

莱德·霍夫曼说,对失败抱有正确的态度不应该消极或者悲观的眼光来看待失败,而应该是让人获得进步的经历

莱德·霍夫曼看来, 成功的企业家通常都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

LinkedIn模式与投资人思维编辑本段回目录

LinkedIn创始人:坚持人脉投资理念
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

  导读:国外媒体1月21日刊登分析文章指出,美国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德·霍夫曼是互联网业界的另类成功典范,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善于将人际关系转化为合理投资,并从中获得回报。

  坚持人脉投资理念

  LinkedIn联合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是互联网业界的另类成功典范,极少有人象他那样善于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来创造财富。40岁的霍夫曼坚信,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创造财富,他把这一理念深深地融入了他的事业中。

  大学时代的友谊让霍夫曼成功地发现了PayPal,当2002年eBay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PayPal时,霍夫曼赚到了他第一笔横财。自那以样,霍夫曼不断投资其它互联网新创立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通过他的朋友和以前的同事发掘出来的。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霍夫曼把他在PayPal上赚到的钱拿出了一部分,投资到商业网络服务商LinkedIn,LinkedIn的理念与霍夫曼不谋而合,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商业社交网络的建设,目的是帮助人们很好地利用过去和现在的人际关系,实现自身的价值。

  目前,LinkedIn每月新增用户高达100万人,预计2008年该公司的营收将达7500万美元~1亿美元,LinkedIn正在成为霍夫曼的又一棵摇钱树。

  火狐浏览器开发商Mozilla公司的CEO约翰·莉莉(John Lilly)表示,“LinkedIn很好地传递了霍夫曼的理念,这正是霍夫曼希望互联网能做到的。”霍夫曼目前是Mozilla的董事之一。

  LinkedIn努力帮助人们相互了解,相互结识,使人们更有机会在事业当中相互协助。举个例子,如果玛莉和鲍勃都是弗雷德个人社交网络的联系人,玛莉可以通过弗雷德寻求与鲍勃结识,如果鲍勃同意,那么玛莉就获得了一个新的联系人。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LinkedIn的优劣

  LinkedIn与Facebook、MySpace等其它在线社交网络的不同之处在于,LinkedIn专注于职业社交网络,该网站的用户们大都将他们的职业相关信息放在网站上,网站鼓励用户通过张贴聚会照片和添加喜爱的品牌分享他们的个人生活。尽管这听上去并不是很有趣,但LinkedIn却越来越受到网友们的欢迎,目前该网站的用户档案已经有1800万个,是一年前的两倍。

  霍夫曼五年前投资创立了LinkedIn,目前仍是该公司最大的股东和董事长。霍夫曼表示,LinkedIn有可能在2010年以前上市,并称目前已有多家投资商表示有意购买LinkedIn股权,霍夫曼没有透露这些潜在的买家是谁,“我知道公司的价值在未来一到两年将有很大提升,我们已经与很多投资商进行过股权收购谈判,但我认为,公开上市仍是最有可能的选择。”

  不过,LinkedIn也有不利之处。有分析人士认为,LinkedIn基本上是一个求职招聘工具而已,它与Monster.com、HotJobs等招聘网站的区别并不大。除了广告营收外,LinkedIn的收入来源还包括收费招聘服务。LinkedIn前CEO凯思·拉布伊斯(Keith Rabois)认为,霍夫曼应尽快让LinkedIn上市,扩大公司经营规模,“目前LinkedIn似乎并不是处于互联网世界的中心区域,公开上市将使LinkedIn获得更多的关注,为LinkedIn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拉布伊斯去年离开了LinkedIn,跳槽到了另外一家新创立企业Slide。

  到目前为止,LinkedIn并未获得Facebook那样的成功,Facebook目前拥有6000万用户,该公司的估值已高达150亿美元,Facebook已表示将会在2009年或2010年上市。有趣的是,霍夫曼也持有Facebook的一部分股权,其把握互联网商机的能力可见一斑。红杉资本的合伙人马克·凯瓦米(Mark Kvamme)表示,“霍夫曼好象有能力洞察互联网,并掌握其中的商机。”凯瓦米目前是LinkedIn的董事之一。

  可观的投资回报

  对于霍夫曼来说,Facebook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可能给霍夫曼带来巨额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威胁到LinkedIn的成长,从而使霍夫曼受损。为了应对Facebook的挑战,LinkedIn最近几个月已经对网站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一些与Facebook类似的功能。不过,霍夫曼强调,他并不担心Facebook,他认为Facebook过于随意,无法与LinkedIn的专业性相提并论。

  霍夫曼表示,他自己就是合理利用人际资源,从而获得成功的例子,“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真正好的人投身到一些真正好的产品中,我认为,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至少应该投一些钱给这些人和这些产品。”不过,霍夫曼的投资并非都是借助人际关系,而且事实上他也错过了一些好的投资机会。比如,霍夫曼本有机会投资YouTube,但他没有。2006年,谷歌以17.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如果当初霍夫曼投资了YouTube,这无疑又会给他带来巨额回报。

  幸好,这样的错误他并不是经常犯。霍夫曼曾对三家新创立企业进行投资,自2005年来,这三家企业已先后出售,累计的出售总额超过11亿美元,霍夫曼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三家企业分别是照片共享网站Flickr、音乐网站Last.fm和计算机安全服务商IronPort系统公司,它们分别被雅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思科收购。

  目前除了Facebook外,霍夫曼的投资组合还包括博客软件开发商Six Apart Ltd.、博客搜索引擎Technorati、在线内容排行网站Digg和另外一家在线社交服务网站Ning。此外,他还投资了多家知名度不太高的新创立企业。

  霍夫曼的很多人脉和投资都与PayPal与关,最初他曾是PayPal的董事,后来成为PayPal的高管。霍夫曼在PayPal遇到了他在斯坦福的校友皮特·泰尔(Peter Thiel),泰尔当时是PayPal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后来,泰尔也投资了LinkedIn,目前泰尔是一家风险投资商,同时还是Facebook的董事,他也是霍夫曼1500多个联系人之一。(刘继中)

“人传人”的创业群体

 

  2003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毕业后,林文文开始了在加州联合银行的工作。今年7月,她决定转行做市场营销,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她在几大求职网站上投的简历最终都石沉大海。

  后来,林发现了LinkedIn,她在网站上填好了自己的简历,并邀请了一些熟人加入到了其中,其中包括她的叔叔Peter。

  在自己的LinkedIn联系人名单上,林发现Peter认识一位叫Rifkin的人,而Rifkin则和LinkedIn的招聘人员认识,此时LinkedIn正在招聘市场营销人员。于是,林让Peter通过Rifkin把自己的简历送到了LinkedIn招聘人员的手上。两星期后,林被邀请参加面试,8月份,林成为了LinkedIn的员工。

  给林文文带来好运的LinkedIn是硅谷一家专注于商务交友和商务关系开发的网站,两年半前成立,先后融资1470万美金,公司目前有员工45人。在过去的三个月中,LinkedIn的注册用户以每月3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如今有来自130个不同行业的420万注册用户在LinkedIn上找工作、找联系人、找资金、找商业机会。

  11月22日,记者来到了LinkedIn位于加州Palo Alto的办公室,Palo Alto紧靠斯坦福大学,66年前,惠普公司便是在这里的一间车库中成立。

  LinkedIn本身像个无国界公司,在它的5位创始人中,有位两美国人,一位美籍华人,一位法国人,另外一位是德国人。他们5人和其他40位员工共用一个大房间,显示了硅谷新兴企业中最基本的平等。

  CEO和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坐在大房间的一边,华裔创始人李锡恩与他的工程师开发团队坐在一起。刚到公司3个月的林文文则坐在创始人Konstantin Guericke的不远处,享受与Guericke一样大小的办公空间。

  “熟人的推荐是我找到这个工作的很大一个原因。”林告诉记者。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投递简历,然而招聘者根本无法一一筛选,你的简历再好,都可能被淹没在无数简历中,这时,有个可靠的推荐者变得非常关键。”Guericke告诉记者。

  不过,LinkedIn的用处远远不止找工作这么简单。“在商业领域,有时候重要的并不是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认识什么人。”Guericke说,“LinkedIn可以让你找到不错的中间人。”

  风险投资公司Infobase Venture的合伙人Paul Allen就对来向他寻找投资的人说过,“如果你没能在LinkedIn上认识10个以上的人,并且没有得到两个人以上的推荐,就不要来找我。”

  盈利秘密:“商务账户”和广告

  LinkedIn为用户提供的商务联络服务大部分是免费,不过它现在正在尝试多种形式的收费模式。

  11月22日,记者来到LinkedIn的时候,其刚发布了一项名为Personal Plus的新服务。

  为了保护用户隐私,LinkedIn只对每位用户开放三层以内的联系人资料。比如A认识B,B认识C,C又认识D,这四个人就构成了三层关系网。尽管A不认识C或者D,但是他可以通过LinkedIn查到这两个人的经历和联系方式,随时与C和D直接联系。但是A无法找到在三层以外的人,比如D认识E, LinkedIn则不对A开放E以及更外层人的资料。

  然而有些用户希望自己的资料被所有人知道,Personal Plus就是为这些人所设计。每月支付60美元,LinkedIn就可以把该用户的个人资料对所有420万注册用户开放,即使是很多层关系之外的人,也可以直接找到该人的联系方式。

  这项服务只是LinkedIn的盈利方式之一,其目前的主要盈利方式是今年8月份推出的商务账户服务。

  在LinkedIn的网络体系中,获取三层以内联系人的资料是免费的,如果有人想联系三层关系以外的人,就需要使用商务账户。如果A想联系第六层的G,他就得申请商务账户,通过LinkedIn内部的Inmail发送邮件给G,另外也可以联系其他人,请求他们向G介绍自己。

  尽管使用Inmail并不能保证G一定会回复,但是通过Inmail发送的邮件,回复可能性更大,加之其他人的介绍,虽然G没有和A有过任何接触,但是会觉得A比较可信。

  据介绍,LinkedIn最基本的商务账户每月收费15美元,可以发送3封Inmail,最多可以一次性申请15个人的介绍。此外,LinkedIn还设置了每月收费50美元的Plus账户、每月收费200美元的Pro 账户,Plus账户和Pro账户分别允许用户发送10封和50封Inmail,一次性可以申请的介绍人分别是25个和40个。对于那些不想申请商务账户的用户,LinkedIn设置了10美元的一次性Inmail费。

  为了保证关系网的良性发展,LinkedIn设计了“Inmail反馈得分”。用户每次通过Inmail发送邮件,都将被记入数据库,是否得到回复也被记录,Inmail反馈得分则是得到回复的邮件数量与发送的邮件总量之比,Inmail的接收者可以直接看到发送者的得分。

  “这个分数设计是为了防止随意发送邮件,鼓励发送者认真考虑每一封邮件。对于那些收到邮件的人来说,他们也会更愿意给反馈得分比较高的人回邮件,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Guericke说,“我们不能因为收取了用户的订阅费,就允许他们随意骚扰别人。”

  除了商务账户,LinkedIn也紧盯招聘广告市场。

  从今年3月开始,在LinkedIn上张贴招聘广告的用户每月要支付每条95美元的费用。除此之外,LinkedIn还与公司客户签订年度招聘广告合同,Google就与LinkedIn签有每月100条左右(LinkedIn拒绝透露具体数字)的合同,其它企业客户包括赛门铁克、Expedia.com等。Guericke认为,招聘广告收入将成为LinkedIn除商务账户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此外,LinkedIn也做其他广告,现在登录网页,已经可以看到CNN、BusinessWeek等的广告。

  创业者正是“关系”样板

  “按照目前的收入增长水平,LinkedIn将在明年第一季度盈利。”Guericke说,“我们已经不需要更多的风险投资。”

  对于风险投资商和LinkedIn的5位创始人来说,盈利无疑是他们最大的期待,而其中最兴奋的无疑是CEO Reid Hoffman,因为在引入风险投资以前,LinkedIn花的一直是Hoffman的钱。

  在投身创业以前,Hoffman是在线支付公司PayPal的执行副总裁,Guericke是另一家网站Presenter的副总裁,两人常在各种会议上见面,然而在业务上却是互为对手。

  但当Hoffman找到Guericke提议建网站时,两人很快“化敌为友”,因为两人的看法不谋而合--“人际关系管理将在商业社会发挥巨大作用,而互联网能为其提供最好的工具。”Hoffman随后又找来斯坦福的同学李锡恩,以前的客户Allen Blue,以及在Fujitsu Software共事过的法国人Jean-Luc Vaillant加盟。

  李锡恩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学院,1996年,他曾创立了Netmosphere,这是一家专为财富

> 500强企业搭建客户关系的网站。2000年,Netmosphere被卖给了纳斯达克的一家上市公司。

  2002年12月,LinkedIn开始筹建,由Hoffman投钱,李锡恩和Jean-Luc Vaillant负责技术开发。

  2003年5月,网站正式发布,5个创始人是最早的用户,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扩大用户量。

  当时5个人都被分派了任务,每人必须找到100个用户,因为李锡恩和Jean-Luc Vaillant是工程师,人际关系不如其他三人广,他们得到特许,只需要每人找50个用户。

  Guericke在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了深厚人脉,3天之内他就找到了100人,“我们需要找的,是商务人士,相对比较偏向中上阶层。”Guericke说。

  用户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连硅谷最为有名的风险投资商Sequoia也被网罗到了LinkedIn之中,Sequoia曾先后投资过Yahoo?、Google、Cisco、Apple、Oracle等公司,在目前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Sequoia投资过的企业占了近10%。

  2003年11月,Sequoia决定对LinkedIn投资470万美元。当时,加上5名创始人,LinkedIn的员工只有8人。

  2004年10月,以Greylock牵头的风险投资商又对LinkedIn注入了1000万美元的投资。这时,LinkedIn的注册用户数量是120万。

  一年以后的今天,LinkedIn的注册用户增至420万,其中210万在美国,140万在欧洲,50万在亚洲。

  社会关系网是否已成主流?

  在实现了用户数量的积累后,不断开发新功能成了LinkedIn的下一个重点。李锡恩的主要工作也从当初的构架网络平台转向了Desktop(桌面)的构建,“用户可以把Desktop下载到桌面上,这样用户每天都会用到LinkedIn。”

  Desktop将于今年12月发布,上面增添了很多新功能,比如可以与微软的Outlook进行结合。

  “商务人士每天都会收到无数邮件,Desktop可以帮他们区分邮件的重要性。”李介绍,Desktop可以让用户按自己选择的筛选模式,把邮件按重要性排列。

  Desktop准备和Monster、Hotjob等美国几大招聘网站合作,应聘人在这几大网站找到想应聘的职位后,可以利用Desktop搜索出招聘者与本人之间的关系网,然后能通过LinkedIn的Inmail等功能找到合适的推荐人介绍,甚至可能与招聘者取得直接联系。据Guericke介绍,LinkedIn计划不久后向不同的机构和公司出售该服务。

  此外,LinkedIn准备在明年把业务扩展到黄页服务领域,比如帮助寻找律师等,类似的职业搜索目录。LinkedIn已经建立了40个。

  销售人员也可以通过LinkedIn找到目标公司中的员工,目前LinkedIn已经与salesforce.com和beforethecall.com两家销售网络合作。

  与之类似,LinkedIn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络为会议主办方找到有相同兴趣的人,找到更多的参与者,LinkedIn从中获得收入。

  虽然有各种盈利方式,但是Guericke清楚,社会关系网络(social-networking)并不是互联网上的新概念,早在2001年,此类的网站就已出现,Ryze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社会关系网站,Ryze目前的会员有来自200个国家的25万人。此外,还有2002年成立的Friendster。

  Facebook是LinkedIn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2004年2月成立的Facebook总部也在Palo Alto,根据网络调查机构comScore Media Metrix的数据,Facebook目前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830万。今年5月份,Facebook从硅谷的风险投资商Accel那里融到了1220万美元。不过,Facebook的用户以大学生为主,LinkedIn则专注于做商业客户。

  Web2.0大潮下,硅谷正有越来越多的新公司投身于社会关系网站,其模式能否成为互联网上的主流商业模式,还是最终变为新一轮的泡沫?也许目前还言之过早。

  

Reid Hoffman: 我的三条投资原则编辑本段回目录

  上周TechCrunch和创始人基金刚刚宣布了第一届TechFellow Awards。这是一个刺激投资、嘉奖和鼓励技术创业者的好时候 - 创业的成本更低了,人才流动性加强了,人们更愿意冒一些险。如果我们可以找到更多刺激投资的方式,这对于目前的创业者和未来的社会都将是好事。

(图)Reid HoffmanReid Hoffman

作为一个项目众多的投资人,我一直很喜欢支持一些Web 2.0公司,而且这帮助我发展了几条标准来去芜存菁。听了5分钟的推介宣讲,我就已经知道这个项目我不会投资;30分钟到一小时以后,我会投资的项目也知道了。很多创业者过分聚焦于产品,这时候他们通常会热衷宣讲产品的优越之处;另外一些人对钱很敏感,所以他们常常会过度考虑商业计划书。但这些都不能回答我作为一个投资者最关注的几个最初的问题:

1. How will you reach a massive audience?

    你如何达到一个相当规模的用户数量级?

在房地产投资中,人们常说“地段、地段、地段”。在消费类互联网中,我们要想“渠道、渠道、渠道”。每个月有上千个产品在成千上万个网站上发布。任何一个网站,如何有机会超越者这所有噪音而被大规模的用户发现和使用起来呢?YouTube是通过已经有数百万用户的现成渠道如MySpace。Yelp通过超强的SEO让大量搜索饭馆和夜生活场所的人们搜到它。Facebook聚焦于大学这一做法使他们在发布60天内覆盖到80%的(美国)校园。每一个互联网的创业者都应该问这些问题:我怎样达到100万用户?然后我怎样达到1000万用户?之后是如何让你的用户在网站上的参与不断深入。

2. What is your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

你的独特价值什么?

互联网是一个拥挤的空间。一个产品要足够与众不同,但不能超前到让用户感到间离感。很多创业者是在一些现有的产品上做一些改进深化。这个想法有可能做大 - 例如Google在AOL和雅虎看起来已经坐稳江山的时候将搜索革了命。但更经常的情况是,公司的推广点为:"这是一个交友网站,但是是给老年人的..."  我希望看到的是与现有的各种提议在根本类别上的不同。Digg让用户决定哪一条新闻是值得关注的,last.fm用一个iTunes的插件跟踪都有哪些音乐被倾听从而提供优秀的音乐发掘能力,而Flickr让用户用全新的方式是分享和标记照片。

3. Will your business be capital efficient?

你的业务会很耗资本吗?

这可能是上述三个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即使你有大规模的用户和独特的价值定位,一个企业挣不到钱就是要失败关门。最初的一轮投资是重要的,但后期的投资是不是可靠?投资者会在你的下一个成长阶段中看到该看到的元素吗?你的产品必须要能够聪明地扩展规模 - 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喜欢软件。一个程序写的很好的网站,可以很好地适应更大规模的需求,而同时又不使资本花销完全失控。一个TypePad那样的产品可以支持到1000万用户,而不承担像WebVan那样的公司一半的成长之痛 - 后者是一个Web1.0的创业公司,本来要尝试将蔬菜水果等生活品递送到用户门口的。你想想,这样的公司做到Facebook那样的规模,将需要什么样的资本。

有了这三样 - 大规模用户、独特价值、稳定的投资 - 一个创业公司就有时间去发现它将怎样挣到钱。没有几个商业计划后来呈现出当初作者最早的意愿。PayPal的开始是为了在Palm Pilots无线发送付款,Google融资的时候是为了做企业级搜索但最后成了一个广告业务。(他们的)公式就是用一个很棒的产品吸引用户,然后吸引到足够的投资来支持到公司摸索出怎么赚钱。

因为我在做LinkedLin, 我现在并没有在投资新项目。但我坚信,现在正是创业者和投资者冒聪明的风险的时候。我希望这些标准帮助创业公司在融资过程中更好地推销自己。好的想法需要好的策略来帮助它实现潜能,如果这些标准可以帮助一些公司成功融资,这对大家都是好事。(译者Celia Pan)

财富杂志:LinkedIn受益经济衰退访问量翻番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读:《财富》杂志网络版3月撰文称:随着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为前途在职业市场门口徘徊,职业社交网站Linkedln的访问量翻了一番,多元化发展更是实现了盈利,拥有了像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互联网新贵所不具备的优势。

  访问量翻了一番

(图)关系就是金钱关系就是金钱

  网上从哪儿可以找到反映美国经济衰退的证据?不妨去Linkedln看一看。去年8月到9月,在雷曼兄弟经历破产程序时,该公司雇员和前雇员在Linkedln上的活动量增加了315%。Linkedln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又是哪里?答案是底特律。

  与求职者以及担心失业的人的情况不同,LinkedIn越是在经济萧条期,生意越是兴旺:该网站的访问量总体上增长了一倍多——今年2月份访问量已达690万人次,而去年同期是330万人次,

  一段时间以来,Linkedln一度陷入沉寂。虽然它曾凭借面向职场人士的市场定位而声名鹊起,但之后便湮没于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新贵的鼓噪声中。这些网站受到了“婴儿潮”一代人的追捧。今天,Facebook的用户数量已超过了1.75亿。然而,LinkedIn却拥有Facebooks和Twitters所不具备的优势:盈利。

  LinkedIn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今年1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过去两年间,LinkedIn一直处于盈利状态。LinkedIn的估价在10亿美元左右,现已完成了近1亿美元的融资。霍夫曼告诉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的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其中大部分还没有花掉。他说:“我们随时可以挂牌上市。”

  最大的“职业介绍所”

  LinkedIn的价值正源于它的网络。现在,求职者的数量远远超过绝大多数行业所能提供的职位数量,求职者绝不能把简历投给某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就认为万事大吉了,若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他们可能还应该更积极主动。

  研究公司Altimeter Group创始人查伦·李(Charlene Li)表示:“我们找工作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是要有人介绍,而Linkedln堪称当下最大的‘职业介绍所’。”这个网络的确让希玛·库玛尔(Seema Kumar)受益匪浅。31岁的库玛尔去年夏天在软件公司VMWare担任产品经理时,便开始在Linkedln这个平台上找工作。

  通过这个网站,库玛尔与本已不再往来的同事重新取得了联系。她说:“我原本在Craigslist寻找职位,但是,Linkedln具有不同的服务和职位质量。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更为全面地寻找就业机会。”去年11月,库玛尔成了社交应用软件开发网站Slide的产品经理,这份工作便是她在Linkedln上找到的。

  雇主也越来越多地依靠LinkedIn招聘员工和审核其潜在的雇员。2008年,Kayak.com营销部副总裁德鲁·帕特森(Drew Patterson)共招募了5名新雇员,其中有两人是通过LinkedIn这个平台,帕特森刊登60天招聘广告的费用为195美元。除了他的哈佛大学校友以及哥伦比亚商学院的同学外,帕特森将LinkedIn视为其最得力的招聘平台之一。他说:“LinkedIn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因为你能够了解某个人的所在位置以及他/她是否适合你提供的职位。”

  组建新的管理团队

  为了善加利用人们的热情,LinkedIn最近又组建了一直新的管理团队。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担任CEO兼董事会主席。2008年离开雅虎的杰夫·维纳(Jeff Weiner)出任代理总裁。前谷歌高层迪普·尼沙尔(Deep Nishar)于2008年12月加盟LinkedIn,负责产品管理。

  这支新团队将尝试一系列新举措,力图让LinkedIn更具关联性和盈利性。与很多传统意义上的招聘平台——利用招聘广告获取收益,如果企业雇用更少的人,便要面临损失——有所不同的是,LinkedIn拥有很多获利渠道。除了招聘启事和传统广告外,LinkedIn打造了一个健康的业务,通过授权允许企业使用其软件,以便进行内部聘用。此外,个人也可以付费方式使用优先订阅服务。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认为,LinkedIn能够随时间推移将自己与其它社交网站区分开来。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雷·瓦尔德斯(Ray Valdes)便提出质疑:“Facebook的很多用途都与求职和招聘有关,LinkedIn如何能够维系下去?”

  33岁的求职者谢丽尔·道林(Cheryl Dowling)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求职之旅一度受挫。道林表示,她更多地将LiveJournal和Facebook作为求职平台而不是LinkedIn。她解释说:“我在LJ和Facebook上结识了很多人,他们都是真正的朋友,更愿意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在听到消息时,他们更有可能多花几分钟时间将消息传递下去。”但LinkedIn从未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好友间的联系纽带,而是一个职场引荐平台。目前,每一秒钟都有网民注册成为新会员,LinkedIn对雇员和雇主的作用和吸引力正一点点加大。

LinkedIn管理层洗牌 创始人复出CEO换人编辑本段回目录

    商务网站LinkedIn 2008年12月19日证实,其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将复出并取代丹·纳耶(Dan Nye)担任公司CEO一职。

(图)还是干CEO好还是干CEO好

  据国外媒体报道,霍夫曼于2006年辞去了CEO一职,但仍担任公司董事长,并活跃在产品开发部门。本月,LinkedIn聘请尼斯尔(Dipchand Nishar)担任产品部门的副主席,目的是接管之前霍夫曼负责的事务。同时,雅虎前高管杰夫韦纳(Jeff Weiner)将担任LinkedIn交接时期的过渡总裁,他目前是两家风险投资公司Greylock和Accel的主管。

  LinkedIn现任CEO丹纳耶将于2009年1月正式离职,公司没有透露他离开的原因。

  霍夫曼在一份声明中称,丹加入LinkedIn的任务是帮助其建立一个强有力和具有持续发展力的公司。两年来,他已经成功达到了这一目标,LinkedIn在他的管理下已经从起步期的小公司过渡到发展力强劲的企业。

  虽然LinkedIn没有完全公开财务状况,但有消息称该公司从2007年就已开始盈利。

  霍夫曼还表示,丹对LinkedIn功不可没,他的热情和决心将继续在他组建的团队中发挥功用。

  目前,LinkedIn大概有3300万员工,还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 (作者:李远)

钱多也有惹病:硅谷的“忽然暴富并发症” 编辑本段回目录

    放在别处,Reid Hoffman都应该算作相当的成功。作为前PayPal的官员,公司在2002年以15亿美元卖给eBay后,他简直泡在了钱堆里面了。

    目前,他开办了一家新公司,同时还投资了别的事业。

    但是,当更大财富降临,就象最近YouTube 被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他还是免不了对此羡慕一番。

    39岁的Hoffman 开办的新公司叫做LinkedIn,他说:“这种事情令人尴尬,你比他们早开办公司一两年,他们落后于你,但收购使得他们超过你,掘到了真金。”

    嫉妒和羡慕在别的地方可能是一种原罪,但嫉妒却是推动硅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儿,技术性的成就令人敬佩,但金钱上的收获更令人心动。

(图)Reid HoffmanReid Hoffman

    现在,YouTube 被收购让人们燃起了对第二次互联网泡沫的大谈论,许多高科技公司的企业家们,无论成功的还是不那么成功的,都在和那些掘到真金的后起之秀们做着对比。

    出售PayPal获得钱已经足够让Hoffman 可以退休,去过中上阶层的舒服日子了,他对后来这些获得巨额财富的人没有敌意,但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嫉妒。

    这种妒忌的程度因为某些人一夜暴富而被加重了。风险资本对新公司的投资更加的谨慎了,今年,硅谷的风险资本数量比去年有所提高,但仍然距离2000年时的400亿万美元少70%。

    7 到8 年前,只要你有一个可能会致富的商业计划,那么财富之手就向你慷慨的伸来。当时,很多一夜暴富的才被人嫉妒,即使那只是纸上富贵。到最后,硅谷“忽然暴富并发症”这一名词甚至都进了医学词典。

    当然,后来的结果大家看到了,纸上富贵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但现在,随着YouTube 和MySpace 等公司的成功,一些人相信,更坚实的成功基础已经确立了下来,比如,象已被Google证明可行的网络广告。

    YouTube 的成功不仅会招人妒忌,它也会带来很大的动力。

    康奈尔大学一名计算机教授Bart Selman 说:“我认为,象YouTube 这样成功的事例将让人们重新去考虑可能性。”1999年,在互联网泡沫的最后阶段,Selma 教授创办了一家名为Expertology 法律顾问网络公司。这次创业后来失败了。他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人们开始认为,或许互联网全是吹牛皮。”

    Selman说,他现在看到不少公司都在走Expertology 的路子,他认为,天时很重要。

    他感觉YouTube 收购有些疯狂,Selman的一些同事在加入了Google以后成了富翁,他自己也正在考虑重新创业。

    虽然获得财富的希望很大,但由此带来的压力也同样的巨大,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应对之道。一些人从别人的成功故事里面获得灵感,而另外一些人则花大量的心思去揣测他们的朋友有多富有。

    嫉妒甚至能够影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图)办公室够乱!办公室够乱!

    马萨诸塞的Peter Pezaris 在年轻时曾经告诉他的朋友和家人,他计划在30岁时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到40岁时成为一名亿万富翁。

    Pezaris 的哥哥John是哈佛大学的计算机神经学家,当时他对弟弟的话并不以为然。

    但Pezaris 的话成真了,1999年,Peter Pezaris 将他创办两年的Commissioner.com网站以4600万美元卖给了哥伦比亚公司,那天,他的30岁生日刚刚过去3 天。(这笔钱被5 个合作伙伴分享,但他的哥哥不在其中。)

    37岁的Peter Pezaris 认为,在40岁之前,他还有充裕的时间成为亿富翁,目前,他经营着一家社交网站Multiply。

    这次,他的哥哥相当的重视了。John Pezaris为Multiply提供技术顾问支持,他不想犯上次的错误了。

    在第二次互联网淘金潮中获得成功仍然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因为高科技行业本身就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性。Hoffman 至今仍然在后悔,他错过了投资YouTube 的大好机会。

    当YouTube 成立之时,Hoffman 本想投钱进去的,但一家名为Sequoia Capital 的风险公司开出了比他更好的价格,从而让他错过了机会。而Sequoia 公司从Google收购YouTube 获利5 亿美元。

    Hoffman 说:“我唯一的遗憾就是,当时我没有回去给他们说,嘿,至少让我投一点钱嘛。”

    当然,事后诸葛总是对的,这可以缓解嫉妒发作的程度。Hoffman 就是如此。(2006年11月22日国际报道/CNET科技资讯网)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Reid Hoffman 雷德·霍夫曼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Reid Hoffman,里德·霍夫曼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