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82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01-13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RSS永生不灭
RSS永生不灭
谷歌苹果激战犹酣
谷歌苹果激战犹酣
美国版双11
美国版双11
浏览器大战再起
浏览器大战再起
亚洲众包网站悄然崛起
亚洲众包网站悄然崛起
2012年互联网发展趋势
2012年互联网发展趋势
2012互联网年度调查报告
2012互联网年度调查报告
互联网巨头群雄争霸
互联网巨头群雄争霸
门户网站重生
门户网站重生
美国互联网趋势
美国互联网趋势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RSS永生不灭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RSS永生不灭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文是在看过《RSS之战》以及HackerNews上的一些激烈讨论之后有感而发,简而言之,RSS永生不灭。在2009年的时候, Steve GillmorTechcrunch发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RSS已死


是时候完全放弃RSS选择Twitter了,RSS已不再具有价值,新闻之河已变成了新闻East River(美国纽约州东南部的海峡,位于曼哈顿岛与长岛之间,本句话寓意RSS价值不在,不值得留恋)。

这一言论激起了广泛讨论,忽然之间似乎每个人每种动物都以为RSS已死,我们应该弃它而去,Twitter将会满足我们的要求,RSS out了。

RSS真的死了吗

在2011年初的时候,RSS并没有像他们认为的那样,完全死掉。Quora上有用户问:如果RSS死了,谁来接班?其中Robert Scoble作了一个很官方的回答(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还说我的创业想法很失败,因为一切都围绕RSS在转)。

既然说RSS死了,什么是死亡?如何定义?对于我来说,一种技术的消亡就意味着无人再有兴趣讨论这种技术,而且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也无法利用这种技术做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这么说来,Scoble认为RSS死了,因为Google Reader对他已经毫无用处,也没有人能在RSS领域进行创新了。五个月后,Bummer写了一篇关于iPad上RSS阅读器Feedly的文章,建议大家不要在iPad上安装Feedly。七个月前还发文声称为iPad开发RSS阅读器就是个愚蠢的做法。

RSS确实面临严峻考验

直到现在,RSS也没有完全消亡,《RSS之战》在黑客新闻上再一次引起了广泛讨论,有许多公司已经在产品中撤出RSS,他们更喜欢专用格式。
  • 苹果新一代Mac操作系统美洲狮似乎也不再支持RSS,并从Safari中,Mail中将RSS撤除。
  • 最新版本的Firefox也不再支持RSS,从原来的url栏消失。
  • Twitter也取消了为用户提供RSS新闻动态。
  • 据说Facebook曾支持过RSS,但很快就消失了,我甚至记不清,我是是否在Facebook见过它。
  • 在Chrome上根本就从未见过RSS。
    难道真的RSS就要死掉了么?

    其实没有那么糟糕

    一种技术,三年以来大家都认为它死了,却还能激起强烈讨论,说明有某种力量在支撑着它。

    曾经在Twitter上问过,是否还有人使用RSS,11个回答yes,一个很坚定的回答了no,其中一个不确定,为什么说RSS永生?很简单,它由用户力量的支撑。

    在在线参与中有一个90-9-1法则,也就是有90%的内容都来自于1%的顶级参与者,如果这1%的人都是你的用户,那么你的技术是否会受到欢迎就有保证了,这就是RSS为什么会存在,至少会存在更长一段时间的原因,因为那些分享最多的所有人中,有许多都还在使用RSS,这就是用户力量。

    为什么用户还要使用RSS?

    Twitter永远无法代替RSS,完全不能,Twitter太忙,我的Twitter每隔一到两分钟就会有差不读30条消息更新。如果你要关注重要消息,这不是个好的环境,不但消息短,更重要的是发出的时间太快,如果要想阅读500字以上的重要文章,更是不可能的事。

    这时,RSS的优势显现出来了,在Google Reader上,可能一个小时才更新10则消息,不会很快被湮没,我可以订阅不同网站的内容,可以再左边的订阅网站中任意选择自己关心的内容,没有压力,不会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消息,消息一直都在,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而Twitter上的消息可能存在时间不超过一个星期。

    在Google Reader里边显示的消息,虽然很长,讲的却是不同的东西,很有价值,而Twitter里边的,虽然更新速度快,但大多数消息讲的几乎都是同样的事情,围绕某件事情转发评论,一天真正发出的消息可能只有一条。

    对于我这种人来说,Twitter有时让人厌烦,都是一些我不太关心的瞎扯,闲聊,分享的很多链接还不是来自web或者博客,而RSS则展示了更多的内容。

    对一些普通用户来说,RSS可能是失败的,有点点复杂,有点点怪异,但对于一些重要用户,或者RSS粉丝来说,RSS永远不会死。

    Via Zemanta annie

  • RSS之“毒”:时间碎片化、工作效率低和强迫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杰奎伊 程(Jacqui Cheng)为ArsTechnica.com撰文称,RSS订阅内容往往数量过多且内容重复,不但浪费大量时间、影响工作效率,还会让一些订阅者产生生怕遗漏任何内容的“RSS强迫症”。作者同时指出,即使离开RSS,人们也有其他途径获得新闻,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理性思考。


    原文如下:

      从表面上看,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和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一切”(没错,我指的是“一切”)保持同步的人而言,RSS似乎棒极了。拿我自己来说,只要我还醒着,我基本上每隔5分钟就要看一下RSS。我的工作与个人生活都会用到RSS——它帮我密切注视几乎所有重要的科技网站,这样我就不会遗漏任何内容;除此之外,它还关注朋友与家人的博客,从而让我对他们的生活了如指掌。如果没有RSS,我就什么也“跟不上”。真的会这样吗?

      今年8月,在长达两周的时间内,我被迫离开我的宝贝RSS内容。具体原因无关紧要——那段时间里,我的网络连接受到一些技术上的限制——然而,这段“逃离RSS”的经历以及之后的一些体会,的确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RSS在我的生活中其实多么不必要。我不但对重大科技新闻依然了如指掌,而且在工作时速度更快、更有成效。我也可以随时去读我真正想读的那些个人随笔,提高自己的专注程度并增进对那些文章的理解,同时消除深重的内疚感,以及把“跟上一切”当成一种义务所造成的心理包袱。

      不得不说,离开RSS的时候,我的生活质量与工作质量都有所提高。我想,这或许也同样适用于大家。

      RSS内容过多、重复严重

      今年8月离开RSS之初,我只访问三五个我心目中的最佳网站,以此获取最新新闻。我将这一途径与日常电子邮件交流(用于听取读者意见、对话各公司公关人员、进行访问等等)以及对Twitter的定期查阅相结合,从而知晓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样的做法没有压力,而且我丝毫不觉得自己会漏掉什么——我心里清楚,一旦出现真正重要或有争议的话题,我会迅速从Twitter上或是我的忠实读者那里得知。

      第二天当我加载RSS内容时,那里的确堆积了数以千计的前一天的内容。(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是:“天哪,我真的能在一天之内把这么多废话梳理一遍吗?它们这样统统堆砌在一起,让RSS看起来实在不一样。”)我最终还是把它们全部筛查了一遍,然后我意识到:在我采取“过时”方法的那段时间里,我没有漏掉任何一个故事;与之相反的是,当我关注这一大堆RSS内容时,我看到的只是对相同故事的大量复述,而我浪费了一整天时间才看完它们。

      RSS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互联网用户在第一时间看到特定网站上的每一篇文章。它刚出现的时候,世界上不是每个网站的每日发文量都多达150篇,而你朋友的博客也不是每周都有60条转发自Twitter的内容——即使有一篇原创文章,也被转发内容挤掉了。

      现在,一切都变得不同。在RSS中,互联网的“回声效应”尤其显著——但凡较为有趣的内容,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朋友们的Tumblrs网站(介于Twitter和传统的全功能博客之间的服务)上复制传播,而具有争议性的内容会招来几乎每一个人(可能还包括阿猫阿狗)的评论——只要他能敲键盘,他就能键入自己的评论。当然,这也是互联网的一大好处——每个人都有话语权——但是,它对于大家的生产效率和理性思维而言,却没多大好处。

      如果你的RSS阅读器图标上有一个红色小标签,里面的数字表示你还有大量应读内容尚未阅读,情况就变得更糟糕了。你会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342条内容当中,有多少条是我可以标为‘已读’的?又有多少条是我实际上‘装模作样’读一下的?”即使是严加筛选的RSS列表,也会让你觉得有必要把所有积压的内容都读完——这种感觉甚至更加强烈,因为你已经投入时间来确保自己关注的都是“优质内容”——而这样的感觉既不能帮你把事情做完,也不能让你心情放松。

      一心多用,有害无益

      每小时都要有意(或无意)地把20来条RSS内容查阅几遍——这意味着你得经常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做另一件事。即使这件事很简单,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也会影响我们的专注力和持续性,从而影响到被我们暂时抛在一边的事情,所以你查完RSS之后得花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本来在进行的工作。

      大家难道不相信我的说法吗?很多项研究都表明,人类极其不擅长这种多任务的工作方式。2007年,研究学者埃里克 霍尔维茨(Eric Horvitz)发现,微软公司的员工们被电话、电子邮件或即时消息打断后,平均需耗时15分钟才能继续之前的工作。2009年,一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报告称,与精神较集中者相比,高度多任务者更易受到外部信息的烦扰。2010年,一篇刊登于《科学》的报告证实:单任务者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双重任务者的大脑需要对任务分开处理、分别监控;而同时执行三个或更多任务的话,想保持精准简直难于上青天。

      当然,有人一定也会争辩道:保持电子邮件或Twitter帐户的开启状态,其用脑方式类似于定期查阅RSS帐户。但是就像我刚才所指出的,RSS内容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读者的重复内容,花很多时间阅读它们实在得不偿失。(合作者出于困惑而发来的邮件,至少还有可能带有一丝新意、让人会心一笑。)

      从大众当中汲取教训

      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向Ars透露,根据其对RSS使用量的最新研究,北美互联网用户当中,只有6%的人对RSS内容每周使用一次以上——这低于苹果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低于2011年美国人使用Twitter的比例,低于2007年美国公司中所有者为黑人的比例,也低于美国人每年因食物受污染而生病者的比例。

      根据以上数据,94%的北美互联网用户过着不知RSS为何物的幸福生活。(当然,他们之中也有一些穿着袜子穿凉鞋、依然使用Windows 98的土老帽;而另一方面,很多RSS用户也会无视RSS的内容。)事实上,RSS在大众当中不是不是很流行,而这也是合情合理的。甚至一些曾属于“极客”(geek)群体的人,也从一开始就避开了RSS,或是对目前的RSS彻底失望。

      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于一名Ars的读者,他/她是一家知名企业的程序员,但不愿透露姓名。 “大约一两年前,我放弃了RSS。有些好博客一个月左右才发文一篇,而RSS随后就被垃圾博客的成堆废话所占据,”他/她对Ars说,“有时也有一些有趣的东西,但总体而言,RSS所做的,不过是不断向收件箱塞满垃圾。我意识到,我打开NetNewsWire(一款RSS订阅工具)时,只是为了将所有内容标为‘已读’。我的内心深感空虚。”

      网络应用公司37signals的程序员萨姆 斯蒂芬森(Sam Stephenson)表示赞同。“我几年前就放弃了RSS,我发现它只不过是又一个工具栏中的‘未读’指示器,又一个等待清零的数字,”斯蒂芬森对Ars坦言,“重要的文章或链接几乎都会出现在我的Twitter信息流中,或者出现在我整天查看的一些网站上。”

      Ars的创意总监奥利奇 罗森(Aurich Lawson)说:“我甚至连RSS都没有!”

      需要说明的是,RSS也有其他特定用途。比如一个朋友周五早上告诉我,他准备编写一款能够检查安全更新、为公司客户发送警告的RSS阅读器——这一RSS用途显然很有价值,而且无需终端用户仔细查看其内容。另一个对用户很有帮助的用途,是利用RSS向Apple TV、机顶盒或LCD电子相框发送新照片。用户可以方便地得到照片。

      其他人也许会说,他们可以避免整天挂在RSS上消耗时间,办法是每天只登陆一次帐户。但我认为:即使这样做,大量内容还是会积压起来,要想一次查看完毕就势必浪费大把时间。

      当然,人们对特定科技的采用与否,总有其各自的理由。我不去评判那些对于RSS内容订阅十分“依赖”或“享受”的人。但是,如果你面对有待筛选的未读内容,再次感到喘不过气并且想骂人时,我强烈建议你离开RSS几天,采用“过时”的方式来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你或许会发现:RSS的一条条内容,一次次地切削着你的宝贵时间,让它变得支离破碎。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RSS永生不灭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